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收集的西南地区1950年以来301个典型破坏性地震震例数据为基础,选择关联规则和决策树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地震经济损失当地经济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关规则,并对关联规则和决策树两种不同的挖掘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 标签: 经济损失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决策树
  • 简介:本文收集了青藏高原区7级以上以走滑为主的30个地震的地表破裂参数资料,拟合出了青藏高原区新的震级破裂带长度统计关系式,并结合前人的统计关系式,分别通过破裂带长度估算震级,求出了估算震级仪器震级的差值。同时将差值为正值(即估算震级偏大)的归为一类,差值为负值(估算震级偏小)的归为另一类,做了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差值为正值的地震所处的走滑断裂带一般位于一级块体或次级块体的边界断裂带上;差值为负值的地震所处的走滑断裂带大多位于一级块体或次级块体内部断裂带或断裂带的交汇处。基于上述分类的差异,作者对不同回归关系计算的差值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给出了修正计算结果不确定性的参考值,为降低估算震级的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青藏高原 震级 破裂带长度 不确定性分析
  • 简介:地下流体尤其是地壳深部的地下水,当它们形成具有一定封闭条件的承压系统时,能灵敏地反映地壳的应力应变状态,这种深部承压系统近似一“天然应变仪”,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地壳应力应变的关系,利用相关斜率分析法,探讨相关斜率K值时空演变序列地震间的关系,得出相关斜率具有较好的映震能力,且有短期预报效应

  • 标签: 地下流体 地壳 应力 应变 相关斜率
  • 简介:本文利用福州电磁波观测资料,对给定时段内、范围内的闽台地区地震进行相关分析,找出福州电磁波异常地震的相关系数,探讨福州电磁波异常信息的映震效能,为今后利用电磁波观测资料异常信息进行临震预报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电磁波观测 震前电磁波异常信息 临震预报
  • 简介:本文根据1971-1998年福建台网地震资料,分析了台湾海峡南部台湾东部区城中、强地震活动在时、空、强方面分布的相关性。

  • 标签: 相关性 地震活动
  • 简介:运用地震拟合优度的计算公式,首先确定了对异常反映最为明显的计算参数,接着对2008年11月10日大柴旦6.6级地震震中(37.55°N,95.80°E)附近3°×3°范围内的地震拟合相关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周边300km范围内的ML≥.5级地震前一段时间内,该区域的地震拟合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都有明显的下降异常反映,特别是大柴旦6.6级地震前的异常反应幅度明显,形态清晰。因此,该区域的地震拟合相关系数可以作为周边ML≥5.5级地震中期预报的依据之一。

  • 标签: 地震拟合优度 青海省 大柴旦地震 地震预报
  • 简介:根据全国强地震目录,选取1900年至2010年发生在内蒙古、甘肃、宁夏和青海交界地区的历史及现代中强地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空分布特点,试图论证上述地区中强地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蒙甘宁青地区中强地震之间整体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在划定的不同时空范围内,这种相关性表现不一。

  • 标签: 蒙甘宁青地区 历史及现代中强地震 地震关联
  • 简介:本文是根据大量的工程桩基检测实践,分别对桩头缺陷-—松散、浮浆、夹泥、空洞等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给出桩头缺陷对应的时域频域特征。文中并给出在桩基检测过程对桩头处理应注意的事项。

  • 标签: 桩头缺陷 应力反射波法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桩头处理
  • 简介:选取龙岩台的地磁资料,总结漳华龙地区震例,用压磁效应、感应磁效应等理论解释、分析地震地磁异常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地震,在孕育地震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地质构造运动,产生的地磁异常也是不尽相同的。地磁异常的显著程度不仅地震的应力降、震级、以及岩石的磁性有关,还和震源机制关系很大。

  • 标签: 地磁 幅度比 压磁效应 感应磁效应 震源机制
  • 简介:本文结合四川省域内的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3方面因素把四川省划分为东部盆地及盆缘地区、西部高山高原和川西南山地3个地震应急分区,分析各区域地震应急准备处置的主要背景要素,总结并给出了四川各区域地震应急准备处置要点。依据各区域地震应急准备处置要点开展地震应急准备处置相关工作,可使其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增强四川地区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 标签: 四川省 地震应急分区 应急准备 处置要点
  • 简介:通过对陕西韩城台倾斜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指出了存在的干扰源;并在排除干扰的基础上采用21点斯宾塞平滑滤波方法探讨该台资料变化周边地震活动的关系。

  • 标签: 倾斜 干扰 韩城地震台
  • 简介:根据1950~2002年青海省遭受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统计数字分析了各类灾害的时空分布、频度等特点,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并对导致青海省各类自然灾害的主要成因机制、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历史演变及地理分布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为青海省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青海省 自然灾害 灾情与特征
  • 简介:2007年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MS6.4级地震,在震区内各类建筑物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地震破坏。本文结合地震灾害调查结果,对几种典型建筑物的震害现象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震害现象和产生的原因,并总结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 标签: 宁洱地震 震害调查 震害现象
  • 简介:本文在研究我国西部各垂直形变监测区形变特征及其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垂直形变趋势面的概念。据此对我国西部七十年代以来垂直形变进行了阶段划分,并讨论了其构造应力场变化及地震大形势的关系。进而结合青藏块体近年地震群体特征,对我国西部近期震情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监测区 垂直形变 趋势面 形变阶段 地震活动的扩展迁移
  • 简介:本文从6个方面详细分析探讨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以行业专项课题“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工作指南和发布方案”执行过程中专门设计的“重防区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南调查问卷”为基础,针对被访者对重防区信息公开的态度、信息公开途径、发布形式、发布内容、防震减灾工作应当加强的环节以及采取的强化措施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地震重防区信息应当采取逐级公开、逐步公开的方式进行,建议由国务院颁布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南,同时以政府文件下发重防区县级行政单元名单,不加密级。本文最后提出了为减轻信息公开后引起的负面影响所应实行的一些配套措施。

  • 标签: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调查问卷 信息公开 相关措施
  • 简介:本文采用基于波形互相关算法的双差定位方法对三峡水库地震进行精定位和地震活动性分析。首先使用双谱互相关方法分析了三峡库区加密台网于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观测到的地震波形数据,并对波形互相关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评价。基于结合获得的波形互相关数据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地震事件进行精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双谱法验证的波形互相关数据的定位精度要高于其他数据的结果,其东西向震源位置平均误差为3.2m、南北向为3.9m、垂直向为6.2m。重定位震中结果显示巴东神龙溪两岸微震分布明显呈现出3条近东西向的线性条带状,地表小规模断裂和碳酸盐岩地层走向一致,揭示了库水主要沿着溶洞或者地下暗河渗透进而诱发地震活动,较强地震可能是微小地震贯穿活动面的结果。

  • 标签: 双谱验证 波形互相关 双差定位 三峡水库
  • 简介:根据整理泉州白水营地磁台历史资料时发现数据不正常情况,摘例分析99年日均值差值曲线异常突跳的问题,查找环境变化干拢影响因素;再溯1988年至1989年初鱼池铁丝影响磁变仪基线值突变及相关试验分析研究、剔除影响工作,强调地磁观测环境净化保护。

  • 标签: 地磁观测环境 干扰影响 剔除异常量 净化保护
  • 简介:利用固体潮调和分析和分量应变自检公式,对榆树沟地震台分量钻孔应变观测资料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榆树沟分量应变仪两组互相正交的分量应变之和S1+S3、S2+S4的自检相关性达到0.9991;(2)各分量(除东西向)观测精度均小于0.05,达到中国地震局形变I类台的标准。分析认为,除春季融雪对观测精度有影响外,该台分量钻孔应变资料有较高的可靠性。

  • 标签: 钻孔应变 调和分析 固体潮 可靠性
  • 简介:作者于2013年6月底,前往芦山、雅安和成都等在“4·20”芦山地震中震感强烈的村镇,对地震前宏观异常信息开展了采集调研.通过设计宏观异常调研问卷,当地居民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共收集134份问卷,其中含有地震前宏观异常信息88条,包括动物、气象、地声、地磁、地下流体、地雾、人体7种类型.通过调研以及对调研问卷的分析表明,芦山地震前确实存在着一定数量和范围的宏观异常现象,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前宏观异常特征具有较大相似性.调研中还发现城市相比,农村因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自然现象相对少受人为干扰,是地震前宏观异常的主要发生地,因此,应该加强广大农村地区地震的认知培训和宏观异常上报信息平台建设,发挥专群结合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作用.

  • 标签: 芦山地震 宏观异常 地震预测 专群结合
  • 简介:为监测北东和北西向断裂带的活动性以及水口库区因蓄水所诱发的地壳形变,而在福建沿海建立的由12个测点组成的GPS监测网,迄今为止,进行了2次联测,一次在1995年,一次在1997年。本文对这2次的观测概况、数据处理以及精度分析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福建沿海地壳水平位移场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地壳运动 GPS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