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武都殿沟泉是甘肃陇南地震台的流体综合测点,主要观测项目有模拟水氡、数字化气氡和数字化气汞。模拟水氡资料始于1987年,数字化气氡观测始于2001年1月,数字化气汞观测始于2007年6月。本文分析了该测点的水氡、气氡、气汞等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水氡资料连续可靠,在一些地震前记录到明显的震前异常,特别是一些大震前与其他水氡测点的异常同步。气氡资料波动较大,部分时段与水氡资料变化一致,但动态稳定性明显不如水氡。数字化气汞资料开始观测至2009年7月比较正常,从2010年以来资料基本无法使用。

  • 标签: 水氡异常 水氡观测 气氡观测 气汞观测
  • 简介:依据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制定的《地下流体观测站(点)质量与效能评估方案》,从5个方面对海南省地下流体3个固定观测网三大测项的监测效能进行了评估,较全面地分析了海南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性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地下流体 监测预报 效能评估
  • 简介:在对福建地区前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收集上世纪九十年代闽台地区若干次中强地震的前兆异常资料,并对异常的形态、时间及空间分布与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后认为这些异常反映了地震前局部应力场的变化和台湾强震前大范围内的地壳活动增强。

  • 标签: 地下流体 前兆异常 地震
  • 简介:福建地下流体工作主要存在观测水点监测能力退化、监测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科管理相对滞后三方面问题。“十五”期间福建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1井网布局以优化为主,注意控制台网的整体规模;2提高现有骨干台站的综合观测能力;3加强流体“气”、“热”及物理意义较明确的测项方面的实验研究观测。

  • 标签: 地下流体 现状 展望
  • 简介: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瑞昌发生5.7级地震。本文以九江—瑞昌为中心,向外扩展至500km搜集了11个台站共计26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与该地震有关的地下流体前兆特征,以借鉴于监测我省的地震。然而所获取的有限资料,经处理分析后认定这些资料均不足以作为前兆特征,无法从中提取具有借鉴意义的前兆信息。但从调研中亦获得了启发性的教训,它对我省的地震监测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前兆信息 地下流体 地震异常 资料分析报告 震前的 中亦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水氡共7个台项观测资料及4个前兆数字化观测点的12个测项(水氡、水位、水温或地热)观测资料的分析,初步2001年11月14日青海省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存在部分异常,但异常的比例不高,未见明显趋势性异常。格尔木新建数字化地热仪观测到了较突出的同震效应。

  • 标签: 昆仑山口西地震 地下流体 特征
  • 简介:本文收集、整理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8.7级地震和2005年印尼的8.5级和巴基斯坦的7.8级地震,我省地下流体数字化监测台网观测到的震时和震后效应。测点以永安-晋江断裂为界线,北边多数表现为水位上升,南边多数为下降。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有关。

  • 标签: 印尼87级地震 震后效应 构造应力场
  • 简介:本文记叙了2005年10月02日福州洪水对流体的干扰及其分析。

  • 标签: 洪水 流体 干扰 分析
  • 简介:本文介绍利用多层次跟踪预报方法之短期预测法在多次福建地下流体资料会商中的应用。水化多层次跟踪预报方法以“水化的多层次跟踪加速前兆图象”为依据进行分析,主要对地震的发震时间进行预测。该图象说明了水化的异常群体随时间的演变趋势与地震活动有关;异常群体的演变与地震之间具有“增长———地震”或“加速———地震”的关系。这种关系,同彭德银等指出的地震总是处于接近或偏离临界状态的演化进程中的理论相适应。

  • 标签: 多层次跟踪 短期预测 地下流体
  • 简介:通过对发生于1999~2000年间库玛中东段地区3次5级以上地震前地下流体短临异常的分析对比,得出了该地区地下流体短临异常的时空强演化特征。

  • 标签: 地下流体 短临异常 时空强演化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我省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网的现状,并对已完成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十五”数字化改造的台站和测项进行分析,阐述了地下流体数字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地震地下流体 前兆观测 数字化 进展
  • 简介:量取脉冲标定波形的幅度与周期是数字地震台网的一项日常工作。采用人机结合方式量取脉冲标定波形不仅每天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而量取的过程中会引入较大的人为误差。为此,我们开发脉冲标定波形处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脉冲标定波形的计算机自动量取、脉冲变化曲线的自动绘制等功能

  • 标签: 脉冲波形 自动量取 变化曲线
  • 简介:数字化形变台站日常下载、处理直至管理数据,都应用《数字化通讯控制软件》、《形变前兆台站(网)数据处理系统》及《形变前兆数据库服务软件(台站版)》等三个软件交互进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台的观测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以供台站同行共享。

  • 标签: 数字化形变资料 曲线畸变 台阶 突跳 数据管理
  • 简介:数字化形变台站日常下载、处理直至管理数据,都应用《数字化通讯控制软件》、《形变前兆台站(网)数据处理系统》及《形变前兆数据库服务软件(台站版)》等三个软件交互进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台的观测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以供台站同行共享。

  • 标签: 数字化形变资料 曲线畸变 台阶 突跳 数据管理
  • 简介:地电阻率观测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多数中强地震前地电阻率出现了异常变化,而快速地发现、甄别地电阻率的变化是地震前兆信息还是干扰,高效率地做好地电阻率资料日常处理工作是前提。由此,依据地电阻率理论和有关规定,基于VisualC++6.0平台,开发了一款关于ZDSB或ZD8BI地电仪产出的地电阻率资料日常处理软件,旨在介绍本软件算法的理论原理、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并结合陇南中心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资料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应用表明,研发的该软件可以将地电阻率资料日常处理工作系统化,将日常处理工作中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自动化,能及时地对资料的异常变化做出初步判定,快速地为地震预测部门提供依据。

  • 标签: 地电阻率 前兆异常 地电仪 软件
  • 简介:宁夏地震局短信息统计及守护处理软件是基于本局原有短信息平台,利用VisualBasic作为开发工具、采用ADO作为数据库访问接口、结合结构化查询语言及VB的TIMER控件,实现了地震短信息发送、接收情况的统计、打印以及对接收到的地震短信息进行自动检索和分类处理等功能。

  • 标签: 地震 短信息 ADO SQL 自动分类处理
  • 简介:本文就目前地震台站普遍使用的小规模CMOS电路构成的数字钟元件多、可靠性不高等缺点,提出以INTEL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具有自动校对功能的数字钟,本系统硬件结构简单,系统可靠性强,并可自动根据BMP信号校时,操作简便且精度高。

  • 标签: 单片机 钟差 自动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