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详细介绍了陕西地震编目工作中所使用的地震走时表、地震定位精确度及地震编目分析处理软件。结合当前的地震编目工作,展望了陕西地震编目未来的发展。

  • 标签: 陕西省 地震编目 地震数据处理
  • 简介:相比技术较成熟的测震编目工作,我国强震动记录编目工作技术亟待完善,缺乏规范化的编目流程及方便实用的编目软件,处理数据经验不足。本文以汶川余震流动观测中获取的强震动记录编目为例,阐述了合理的强震动记录编目方法,通过对万余条强震动数据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强震动记录编目的效率及可靠性。同时本文对强震动记录编目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可为今后强震动记录编目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汶川余震 流动观测 强震动记录 编目 标准化
  • 简介:本文对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试运行期间在测定地震参数、编辑地震目录和台网观测报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作简短回顾。

  • 标签: 编目 问题
  • 简介:档案达标检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专业性很强的地震档案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档案管理 检查 作用
  • 简介:地震应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地震应急工作具有时间紧迫、事关重大的特点。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发生后,为快速、准确地提供地震引发的滑坡灾害分布,本研究基于震后第一天获取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高分二号卫星影像、北京二号卫星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四川九寨沟地震滑坡编目。结果表明,该地震至少触发了622处同震滑坡,分布在沿使用影像边界框定的面积为3919km2的区域内。本研究还利用这个地震滑坡编目,统计了九寨沟地震滑坡数量和滑坡点密度(LND)与地形(坡度、坡向)、地震(地震烈度、震中距)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九寨沟地震滑坡多发生在坡度为20°-50°的区域内,滑坡的易发性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受地震波传播方向的影响,E、SE向是地震滑坡较易发生的坡向。滑坡的易发程度和地震烈度呈正相关,即随着烈度的增大,滑坡易发性增大。滑坡易发性还随着震中距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地震波能量随震中距的增加而衰减导致的。

  • 标签: 四川九寨沟地震 地震应急 同震滑坡分布
  • 简介:地震科技档案鉴定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地震科技档案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定期对地震科技档案鉴定有利于优化馆藏、对重点地震科技档案的保管;并对提高档案工作服务水平和档案人员业务素质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地震科技档案 鉴定 档案管理
  • 简介:为适应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对《地震档案分类表》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 标签: 完善 地震档案 分类表
  • 简介:结合本单位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和工程建设项目,详细阐述了项目档案的收集管理及规范组卷工作以及在档案整理过程中要遵守的档案规范、完善管理等相关制度。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介入、全面收集、合理组卷,进一步实现项目档案管理标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 标签: 项目档案 档案整理 档案管理
  • 简介:通过分析地震重点项目专题档案的特性,阐述了它在新时期地震工作中的重要性。

  • 标签: 新时期 地震档案 项目
  • 简介:本文对“九五”重点项目的科技档案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并就进一步搞好科技资料保存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科技档案 资料保存 建议
  • 简介:在阐述青海省地震台站资料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目的与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台站工作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台站资料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 标签: 地震数据 档案管理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