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整理了26个渤海海域场地土动力学测试报告,并按埋深分段统计了0至115m深度范围内粉粘土的动力学参数,即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然后,将本文统计值与袁晓铭推荐值和施春花统计过的北京地区粉粘土的动力学参数值进行了比较,发现海域场地土与陆地场地土的动力学参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之后,选择渤海海域的两个场地,建立了相应的土动力学模型,分别选取实测值、本文统计值、施春花统计值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发现本文统计值与实测值的结果符合的较好.在渤海海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工作中,某些粉粘土层难以获得动力学参数时,可以参考本文的统计值.

  • 标签: 渤海 粉质粘土 土动力学参数 土层地震反应
  • 简介:通过对白银地震台洞应变观测资料趋势变化的分析,发现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和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前均出现了趋势变化异常,认为该地震台洞应变观测能够很好地记录到当地的地壳变化信息。

  • 标签: 洞体应变 趋势变化 岷县-漳县6.6级地震 门源6.4级地震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地区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认为复合地基试验中堆载反力梁装置及正确布设基准梁对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裹体碎石桩 复合地基 压重平台 基准梁
  • 简介:总结提出了提高黔江地震台VS垂直摆观测资料分析预报可靠性的工作方法与步骤,旨在为今后地震前及时发现前兆异常提供参考。运用调和分析法、差分法分析了2016年至2017年观测数据,认为武隆5.0级地震前出现了地震前兆异常。同时,认为对黔江地震台VS垂直摆原始观测资料按30天的步长进行计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固体潮 地倾斜 调和分析 差分分析
  • 简介:PHSJ-4PH计是我局第一台高精确度的PH计,应用到实际观测过程中,遇到许多影响观测质量的具体问题。本文针对PHSJ-4PH计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乱码、测值突跳、电极老化快、合理分辨率的确定、温度干扰因素的控制等问题展开分析,做了大量的条件实验,结合该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PH值所遵循的化学原理,指出要提高和保障观测质量,观测时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调节观测参数时用指腹轻按,出现局部黑屏、乱码现象可采用关机后重新开机解决;电极一定要浸泡在KCL保护液中,观测完毕清洗电极后一定要用滤纸把残余的蒸馏水擦干后再授泡在KCL保护液中以免降低电极保护液的保护功效,延长电极的寿命;水样要达到室温时才能进行观测;合理分辨率应设置在0.01PH档。

  • 标签: PF PH值观测 观测质量
  • 简介:在我国各地区承灾特征差异性明显,且西南地区经历多次灾后重建,承灾种类及其脆弱性呈多元化趋势的情况下,传统的通用数据标准已不再适用。此外,传统手工填写的数据采集方式导致数据汇总耗时耗力,且无法保障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严重影响了震害预测和灾后应急响应等工作的开展。本文以城镇规划数据为基础,依托智能移动终端,构建数据采集与动态更新一化系统。系统通过对数据采集条目与流程进行定制优化,使其适应西南地区县城情境,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采集和实时录入。同时系统与城镇规划数据有机结合,利用实时采集的承灾数据对城镇规划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其次引入智能化的承灾数据交叉自动检验模块,确保数据准确。四川省丹棱县的应用示范表明,本系统显著改进了承灾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一致性与更新速度,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为灾情获取和评估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了西南县市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

  • 标签: 承灾体数据采集 采集规范 数据校验 动态更新
  • 简介:本文根据工作经济和体会对水氡HW-3203自动定标器工作原理以及维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 标签: 电路原理 故障检修
  • 简介:建筑结构层间位移是抗震设计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广义层间位移谱,分析高阶振对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以及对结构层间位移沿无量纲高度分布的影响,并通过调整结构侧向刚度比,分析高阶振对结构层间位移变形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构固有周期的增加,仅取一阶振进行分析将会显著低估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高阶振的影响决不能忽视;从结构层间位移沿无量纲高度分布的角度分析,高阶振将会显著增加结构中上部位的层间位移需要;高阶振将增加长周期结构的剪切变形和中上部位的弯曲变形需求,但对中下部位弯曲变形的影响并不明显;针对长周期结构的设计和分析,除计算最大层间位移角外,建议考虑层间位移沿结构高度的分布情况.

  • 标签: 层间位移谱 高阶振型 层间位移分布 高层建筑 抗震设计
  • 简介: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处于地震灾害高风险区域的城镇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城镇防震减灾工作管理体系中,市县地震部门的防震减灾工作是关键。然而,这些基层部门在推进防震减灾工作中面临着公共服务科技含量不高、工作手段缺乏、基础数据缺乏等难题。本文针对城镇地震防灾与应急处置的关键环节和薄弱部位,研究针对性强、操作简便的城镇地震防灾与应急处置一化服务系统,为市县地震部门平时的震害防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应急准备以及震时应急响应和震后应急处置提供重要依据、工具和手段,全面提高市县防震减灾能力。从而提高为城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能力,为城镇化建设营造安全的抗震环境。

  • 标签: 城镇 地震 防灾 应急处置
  • 简介:本文在研究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地方地震工作部门日常地震防灾与震后应急处置过程中对地震相关业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架构、业务功能、业务流程等设计,完成了城镇地震防灾与应急处置一化综合查询系统的设计研究。

  • 标签: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一体化综合查询系统
  • 简介:根据倾斜固体潮波记录曲线的特性及多年工作的经验,对现行观测中,调仪器时间较长或停记时间较长情况下进行校正值的计算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校正值计算的精度,使校正值更为合理。

  • 标签: 固体潮 校正值 SQ-70型倾斜仪 改进方法
  • 简介:利用攀枝花南山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检测了2011年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的0S0~0S39之间基频球自由振荡,其中有0S0、0S11、0S13、0S22、0S23、0S30、0S35等7个振观测频率与理论值偏差近似为0,0S2、0S32、0S38、0S39振频谱不突出,观测效果不明显。观测值与理论值整体平均偏差约为0.10%,观测效果较好,说明了PREM模型理论的正确性,肯定了南山地震台重力资料质量的优良。

  • 标签: 南山地震台 日本9.0级地震 重力资料 地球自由振荡
  • 简介: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7个台站记录的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的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方法测定相继时间间隔内较清楚地球自由振荡频谱峰的能量,并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确定了相应振的Q值。结果表明不同振的Q值明显不同,同一振在不同台站计算得到的Q值也有略微差异。分析认为,前者可能源于地球自由振荡振频率和探测深度不同所致,而后者可能与地壳的横向不均匀特性有关。

  • 标签: 玉树地震 功率谱 球型自由振荡 Q值
  • 简介:兰州是中国最典型的唯一河谷特大城市,市内多次发生或遭受到强地震波及影响。特殊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使兰州市的震害尤其是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表现出多样性、多发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由于城市的政治、经济结构和地位的影响,使灾害的危害表现在整体性和全局性上,因而兰州市在地震灾害面前又显示出脆弱和易损的一面。建立健全全市防震减灾的机制,预防各种次生灾害,尤其是包括滑坡在内的地质灾害,确保生命线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转,提高各级政府的管理水平,强化公众的综合应急应变能力,是做好兰州市防震减灾的重要工作。

  • 标签: 河谷型城市 兰州市区 震害特点 防震减灾
  • 简介:目前钻孔应变观测一般为水平应变,使用无限岩石平板中的钻孔应力集中模型,可反演出水平应力场分布及变化.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垂向应力测量,就可反演出三维应力场分布.本文介绍的RZB深井宽频带地形变综合观测系统的垂向应变测量单元,外钢筒为波纹管结构,并通过螺旋刻丝、热处理等技术,其垂向等效弹性模量比耦合水泥低一个数量级,同时垂向应变钢筒的水平向等效弹性模量高于垂向弹性模量一个数量级.垂向应变探头的力学结构可以被形象地看成是一个螺旋柱形弹簧,其轴向极易产生弹性形变,而水平向的硬度却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因此可在竖井中较为准确地测量轴向应变.

  • 标签: 垂向应变 钻孔应变 三维应力 深井宽频带地形变综合观测
  • 简介:在现有的日常地震演练过程中,与应急救援密切相关的地震余震信息产品较为缺乏,直接影响发震构造的判断以及影响场修正等关键环节。本文从计算机系统提供的均匀分布随机数出发,运用反函数法模拟生成余震序列,并进行系统检验,证实该方法产生的余震序列满足G-R频次关系。模拟生成的余震震级数据既有助于增强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的现实性,也有助于丰富地震应急宣传产品,提升地震部门的履职能力。

  • 标签: 地震序列 G-R关系 余震震级模拟 反函数法 随机数
  • 简介:对重庆地震台BBVS-120、KS-2000地震计进行系统性能分析,通过噪声功率谱、标定数据、地震波形对比分析,对2套观测系统的差异进行探讨,希望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及仪器的维护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 标签: BBVS-120 KS-2000 系统性能 重庆地震台
  • 简介:将兰州台的VSQ与CZB-1仪的观测资料质量、变化趋势、潮汐响应函数及映震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VSQ的观测资料的质量比CZB-1要好,因CZB-1的资料存在漂移现象;在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方面,VSQ比CZB-1反应灵敏;但CZB-1的映震能力比VSQ强。

  • 标签: 倾斜仪 地震观测资料 潮汐因子 相位滞后 映震能力
  • 简介:本文尝试使用了一种图形编程语言进行数据解码和仿真研究,阐述了用该语言实现EDAS-C24数字测震仪实时数据流的解码过程,提出了在G语言下利用数字滤波器逼近模拟积分器及模拟微分器响应实现对解码数据实时仿真的方法,并通过设定频带宽度,比较了设计的补偿滤波响应和实际的幅频响应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频带内,补偿滤波响应和实际的幅频响应是一致的,仿真的精度是理想的,成果已经在广东省地震科普馆的地震互动区部署运行,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 标签: LABVIEW G编程语言 测震仪 实时数据 解码 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