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为编制能够应用于地震危险分析的中亚地区统一震级标度为矩震级的地震目录,从国际地震中心(ISC)下载得到该地区1907-2012年的地震数据,该数据包含众多机构不同震级标度的地震记录.以MW,GCMT为参考机构震级标度,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其他机构震级标度与MW,GCMT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挑选某次地震事件的唯一震级记录时,以对应转换关系的相关系数大且剩余标准差小为准则进行筛选.对于少量没有震级转换关系或者拟合优度过差的地震记录,使用间接转换关系或者全球转换关系予以补充转换.震级转换后,用时空窗法删除前余震,并考虑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将研究区划分成5个子区域.采用地震记录时间累积曲线法、最大曲率法(MAXC)和拟合优度检验法(GFT)综合分析各个分区的最小完整震级(MC),并在此基础上用极大似然法拟合相应的地震活动参数.结果表明,每种完整分析方法各具一定的优缺点,但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能够得出最佳的MC.地震记录时间累积曲线法能分析出高质量地震目录的起始时间,以作为后两种方法的基础,但容易受到地震活动水平随时间波动的影响.由于研究区目录质量较差,最大曲率法误差过大以至于只能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拟合优度检验法的GFT参数也普遍只能达到80%左右.GFT最大值点可能并不对应MC,但是MC通常都在GFT极大值点取得.5个分区1964-2012年的MC普遍在Mw4.8左右,b值在1.136-1.514之间波动.

  • 标签: 矩震级 震级转换 最小完整震级 最大曲率法 拟合优度检验法 极大似然法
  • 简介:讨论了阿尔金断裂带1900年以来的5级以上地震活动,结果显示空间上地震活动具有分段,其中在青海段出现5级地震填空性空段,并形成5级地震的平静区,时间上具有平静和活跃交替的特征.进一步分析阿尔金断裂带青海段(茫崖北-肃北)现代小震活动,结果显示:茫崖以西震源深度约40km以内,青海段(茫崖北-肃北)震源深度约10km范围内,超过10km较少,肃北-黑崖子以东约100km处震源深度由浅逐渐变深,从10km左右逐渐变化到40km左右.与此同时,依据上述资料探讨了阿尔金断裂带青海段的强震危险.

  • 标签: 阿尔金断裂带 阿尔金断裂带青海段 地震活动 现代小震活动 强震危险性
  • 简介:本文根据新一代RZB型分量式钻孔应变仪的信号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数据采集器.本设计采用了基于32位ARM的工控核心板以及嵌入式WindowsCE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平台,集成了总线数字信号与多通道高精度模拟信号的数据记录单元,实现了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以及远程监控.实际测试表明,本采集系统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等特点,主要参数指标达到了新型RZB型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系统信号采集要求.实际台站应用表明,本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和稳定性,可满足实际台站观测要求.

  • 标签: 分量式钻孔应变 数据采集 嵌入式系统
  • 简介:互联网是信息的最大和最广泛应用的载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震灾情快速获取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介绍了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获取与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技术流程和功能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的GIS开发平台是ArcEngine,数据库是SQLServer,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采用开源的天地图.

  • 标签: 互联网 地震灾情 灾情获取 GIS 天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