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分析认为玉树地震台井水温2015年3月出现的异常很可能与尼泊尔8.1级地震有关。进一步分析玉树井水温自2007年以来的观测数据,发现这口井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2009年11月12日德令哈Ms5.0级地震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前均出现较明显的前兆异常,分析这口井对应不同地震的异常曲线形态,得出这口井在尼泊尔地震前的异常形态与汶川、德令哈和玉树地震前的异常形态不同的结论。

  • 标签: 玉树水温 尼泊尔8.1级地震 前兆异常
  • 简介:依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前兆数据库中的水温数据,绘制了中国大陆用于地震监测预报的泉水温度分布图以及井下50-149m和150-250m的水温分布图,统计了人工和数字化观测水温中长期趋势性上升或下降的测点,分析了数字化观测水温长期趋势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泉主要分布在川滇、青藏高原东北缘、中天山、郯庐断裂带及邻区、北京西北和福建沿海等地,这些泉与断裂构造具有较好的空间相关性;其中水温大于25℃的温泉多分布在中强地震多发区;井水温度的空间分布具有北方地区水温低于南方地区、小区域内的温差不显著等特征,其主要受控于气候因素;井下150-250m与50-149m水温相比,符合随深度增加水温升高的地热规律;人工观测水温中10%为客观的长期趋势性变化;数字化观测水温中24%为长期趋势性变化,其中一部分是水温的客观反映,另一部分是水温仪零飘的反映.

  • 标签: 泉井 水温 长期变化 地震 零飘
  • 简介:对鲁32井水温变化、井孔条件及影响因素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2014年以来该井周围300km范围ML4.0级以上地震、2008年以来500km范围M4.8级以上地震及日本本州M7级以上大震及特大地震与该井水温异常的关系,给出了有震异常占总异常的概率水平及有异常响应的地震占总地震的概率水平,显示鲁32井水温异常对300km范围ML≥4.0级小震、500km范围M≥4.8级地震的前兆意义不明显,映震能力较弱;对东部远场区M≥7级地震,尤其是日本本州及近海的“大震”及“特大地震”前兆意义明显,映震能力较强。

  • 标签: 荣成鲁32井 水温异常 异常指标 映震 统计
  • 简介:介绍了青海地区表层水温井孔的观测概况,对各井孔产出数据的可靠性和年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汶川、大柴旦、玉树地震前后水温(地温)的前兆异常变化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 标签: 表层水温 典型地震 前兆异常 青海地区
  • 简介:分析2008-2016年江苏06井2个不同深度(400m、800m)水温观测数据的变化异常,排除仪器故障、人为干扰及降雨等外在因素,与其周边的地震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深度的变化异常所对应的地震震中有明显的地域特征,400m水温异常变化多对应郯庐断裂南段附近地区地震,800m水温变化与苏北凹陷及凹陷的边缘地区地震活动相对应;不同深度水温异常变化幅度一般受地震构造方式的影响,与震级大小、距离关系不大。

  • 标签: 水温 变化特征 地震活动
  • 简介:利用安徽台网记录的2010年以来全球29次Ms≧7.7级地震,从“一震多井”和“一井多震”2个方面,结合井孔地质水文条件,分析安徽台网水位水温观测对全球不同大震的远场效应。研究得出:①同震响应产生的水位阶变,主要由于压应力或拉应力作用于含水岩体时,造成含水层的孔隙压力发生变化所致;②井孔各含水层水压受地震应力变化波动水位出现震荡,由于井孔内混合水含量比震荡打破其内在平衡,故水温随水位震荡出现阶变,水温变化滞后于水位震荡变化;③远场效应的各项特性主要与该井地下结构所受应力变化强弱有关,地震能量释放波及其地下结构变化,导致井中水位、水温观测产生远场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为安徽流体观测异常变化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物理基础,也为安徽及邻近地区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水位 水温 同震响应 安徽省
  • 简介:宁波地震台ZK03井分别于2010年12月7日(LN-3A)和2015年3月2日(SWY-II)进行了水位仪的安装.第-次安装引起的水扰动被该井内2套水温仪记录到,第二次同样安装却未被记录.对观测井结构进行分析,找出了差异原因,认为该观测井需进行改造以保证观测质量,并提出改造方案及今后流体观测井成井的施工建议.

  • 标签: 水温观测 水扰动 成井结构
  • 简介:分析了天水台数字深井水温资料在陕西石泉ML4.7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发现在震前5天内深井水温发生大幅度的降升变化,呈负脉冲形态,表现为典型的脉冲型前兆异常形态特征。

  • 标签: 深井水温 异常特征 石泉地震
  • 简介:统计分析九江1井2008--2011年水位、水温在多次大震中的同震响应特征,结果显示:水位通常表现为在正常背景下振荡,水温则通常表现为突降后恢复正常,水位和水温对远场大震的同震响应存在着一致性。同时,九江1井水位对地震的同震响应灵敏性优于同井水温观测,但水位观测受降雨影响.且气压效应明显。

  • 标签: 水位 水温 同震响应
  • 简介:以宁夏流体台网井水位、水温为例,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对比了同震响应波形特征。

  • 标签: 汶川8.0级地震 同震效应 水位 水温
  • 简介:通过对2008年至2015年腾冲台数字化水温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腾冲台水温动态在腾冲及周边地区一些中强以上地震前表现出异于水温正常动态和主要干扰的震前异常特征。这些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水温阶升、水温阶降和盈江地震引起的震兆异常。这对于利用腾冲台水温震前异常作为地震短期预报的依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水温 异常特征 阶升 阶降 腾冲地震台
  • 简介:依据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动力学原理推导出循环法的水氡观测值同时间关系公式,阐述应用循环法观测的几点认识。

  • 标签: 循环法 水文地质条件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