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为编制能够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中亚地区统一震级标度为矩震级的地震目录,从国际地震中心(ISC)下载得到该地区1907-2012年的地震数据,该数据包含众多机构不同震级标度的地震记录.以MW,GCMT为参考机构震级标度,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其他机构震级标度与MW,GCMT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挑选某次地震事件的唯一震级记录时,以对应转换关系的相关系数大且剩余标准差小为准则进行筛选.对于少量没有震级转换关系或者拟合优度过差的地震记录,使用间接转换关系或者全球转换关系予以补充转换.震级转换后,用时空窗法删除前余震,并考虑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将研究区划分成5个子区域.采用地震记录时间累积曲线法、最大曲率法(MAXC)和拟合优度检验法(GFT)综合分析各个分区的最小完整震级(MC),并在此基础上用极大似然法拟合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结果表明,每种完整性分析方法各具一定的优缺点,但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能够得出最佳的MC.地震记录时间累积曲线法能分析出高质量地震目录的起始时间,以作为后两种方法的基础,但容易受到地震活动水平随时间波动的影响.由于研究区目录质量较差,最大曲率法误差过大以至于只能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拟合优度检验法的GFT参数也普遍只能达到80%左右.GFT最大值点可能并不对应MC,但是MC通常都在GFT极大值点取得.5个分区1964-2012年的MC普遍在Mw4.8左右,b值在1.136-1.514之间波动.

  • 标签: 矩震级 震级转换 最小完整震级 最大曲率法 拟合优度检验法 极大似然法
  • 简介:利用基于G-R关系基础之上的MBS法和GFT法,对比分析了1970年以来汾渭地震带台站建设各阶段ML≥1.0的地震目录的完整性。结果表明:在基础地震台站建设阶段(1970-1977年),ML2.4-ML2.5级以上地震基本完整;在地震台站调整以及遥测台站建设阶段(1978—1997年),最小完整震级为ML2.2;在地震台站数字化阶段(1998年-至今),ML2.0-ML2.1级以上地震目录基本完整。从时间尺度上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汾渭地震带相同起始震级所对应的拟合优度值基本呈稳定增加趋势,表明汾渭地震带的地震监测能力在逐步提高。文中采用改进的b值标准差法对b值基本稳定时所对应的震级进行了识别和评价,提高了最小完整震级识别的准确性,同时还分析了汾渭地震带最小完整震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汾渭地震带北部Mc较中南部偏低。研究结果为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研究、地震台网优化布置提供了基本依据。

  • 标签: 汾渭地震带 稳定b值法 拟合优度值法 最小完整震级
  • 简介: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完整地震目录按照均匀抽取和非均匀抽取2种原则进行抽取地震,得到了地震目录遗漏和b值变化量间的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在进行非均匀抽取地震时,得到的地震目录遗漏和b值的减小量间呈正比关系;在进行均匀抽取地震时,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计算得到的b值变化较复杂,b值随地震目录遗漏的增加,或为增加,或为减少。同时,在进行非均匀抽取地震时,地震目录遗漏对极大似然法计算的b值影响大于最小二乘法计算的b值影响。

  • 标签: 完整性 B值 遗漏率
  • 简介:从横向均匀介质满足的基本方程出发,得到视电阻核函数的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通过方程求解,并利用滤波系数法容易得到电阻随深度任意变化的视电阻问题。当各层介质电性结构随深度呈指数变化时,还可得到各层之间核函数的递推关系,这对实际介质的正反演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视电阻率 核函数 滤波系数法
  • 简介:地电阻观测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大量的观测资料表明,多数中强地震前地电阻出现了异常变化,而快速地发现、甄别地电阻的变化是地震前兆信息还是干扰,高效率地做好地电阻资料日常处理工作是前提。由此,依据地电阻理论和有关规定,基于VisualC++6.0平台,开发了一款关于ZDSB或ZD8BI地电仪产出的地电阻资料日常处理软件,旨在介绍本软件算法的理论原理、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并结合陇南中心地震台地电阻观测资料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应用表明,研发的该软件可以将地电阻资料日常处理工作系统化,将日常处理工作中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自动化,能及时地对资料的异常变化做出初步判定,快速地为地震预测部门提供依据。

  • 标签: 地电阻率 前兆异常 地电仪 软件
  • 简介:对2012年和2013年的浚县地震台测震数据进行了统计。对影响数据连续性的原因以及故障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对提高测震数据连续以及提高测震系统整体工作质量提出建议以及改进方法。

  • 标签: 观测数据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研究了防空洞里地电阻产S的变化与压力、气温、地温和湿度的关系,得到户S法探测深度大的数据内在质量要比小的更好,岩石电阻车具有方向性和年变化,并在一定范围与气温、地温和湿度的变化相关性较好。

  • 标签: 地电阻率 现场实验 方向性
  • 简介:地震观测数据受各种周期性因素影响,其动态曲线表现为周期性变化特征,是大小不同的周期和非周期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利用MATLAB工具包,编程幅频分析和滤波程序,以福州乌鸦咀泉水电导的模拟观测数据为例,对其幅频谱特征和震例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振幅 频率 MATLAB 傅里叶变换 采样率 滤波
  • 简介:高分辨浅层地震勘探技术能够较准确地探测活动断层的位置、性质,并初步研究断裂的活动性。作者在夏垫断裂上采用不同激发震源、不同道间距、不同观测系统参数的探测方法,获得了多条高质量叠加时间剖面图,图中清晰地显示了从几米到几百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和构造特征。通过对这些叠加时间剖面的分析,获得了不同激发震源、不同道间距、不同观测系统参数时间剖面的分辨。给出了对于不同的探测目标层埋深和精度要求所适用的探测方法和工作参数,为提高断层探测的分辨和活动断层最新活动时代的确定精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活动断层 高分辨率 纵横波 可控震源 时间剖面
  • 简介:根据中国地震局电磁学科技术管理组制定的《地电台站观测效能评估方案》,对新沂台地电阻新场地观测效能进行了全面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新沂地震台地电阻新场地远离或避开蔬菜大棚,有效地避免了蔬菜大棚的影响,台址结构条件、电磁环境、台站观测系统等均符合地电阻台站建设规范要求,地电阻观测精度符合异常识别的指标要求.新场地在2013年的试运行中能够记录到十分清晰的区域应力场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观测数据对本区及邻近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新沂台 地电阻率 效能 评价
  • 简介:通过对三个震例的分析,笔者得到了周至台地电阻观测在地震发生前出现的一些异常变化.其具体表现为:①在汶川地震发生前,周至台地电阻观测在三个测向的日均值都呈缓慢下降,幅度为1.0%-3.9%,从异常变化出现至发震的时间间隔为1月左右.②在芦山地震和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前,从2011年9月开始,周至台地电阻观测在三个测向的日均值都呈显著下降且幅度较大.其中,芦山地震发生在异常变化恢复(上升)的过程中,从出现异常到发震的间隔为16个月:而岷县漳县地震也发生在异常恢复(上升)的过程中,但从异常出现到发震的间隔为19个月.表明周至台地电阻观测能较好地反映出地震的前兆信息,具有一定的映震能力,这对陕西及相邻地区的地震监测和预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地电阻率 异常特征 观测条件 地震
  • 简介:大震年发生的评定在地震区划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大震复发行为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建立合理的大震复发模型。本文通过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截断G—R关系模型和特征地震模型组成的混合模型,利用活断层地质定量资料(滑动速率、古地震等)评定了大震的年发生。结合我国的地震构造环境特征和资料的精细程度,将以上方法加以修正,并选择典型断裂进行了计算,同时还把计算结果与我国第三代、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 标签: 定量资料 年发生率 截断G-R关系模型 特征地震模型
  • 简介:针对固原台视电阻2003年7月出现的趋势上升变化,在环境、气候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反演固原台电性分层结构,计算了降雨量和地下水对其视电阻的影响,认为大量降雨和地下水上升造成了该台视电阻的上升.

  • 标签: 视电阻率 降雨 固原 水平层状介质模型
  • 简介:本文通过确立乌鸦嘴泉水电导正常年动态变化,利用典型震例,分析乌鸦嘴泉水电导年变动态与地震关系,讨论了引起水电导年动态变化畸变的原因,并认为地震前兆异常是造成乌鸦嘴泉水电导变化异常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年变动态 水电导率 地震前兆 震例
  • 简介:利用高分辨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波法,探测隐伏断裂。结果表明,该断裂的存在,走向北东40-55°,断层上断点埋深为11m和31m,断距2-4m,为正断层,为工程避让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浅层地震勘探 隐伏断裂 地质解释
  • 简介:利用山丹地震台2年多的多极距观测资料,并结合该台单一极距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2种观测方法的结果。结果显示,多极距观测在干扰排除和异常落实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同一场地不同极距电阻测值的相互佐证,可以为识别干扰和判定地震前兆异常的真实性提供帮助。

  • 标签: 电阻率 多极距 干扰 异常落实
  • 简介:讨论了均匀方位各向异性介质模型,运用电阻变化的视各向异性与真各向异性的理论关系。研究了20个强震近震中区31个地电台的视电阻变化各向异性与主应力的关系发现:与主压应力方位正交的测向(包括近于正交的测向)月速率变化幅度大于平行主压应力方位测向(包括近于平行的测向)的变化幅度;视各向异性变化与地震震级、震中距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均匀方位各向异性 主应力状态 EDA模型
  • 简介: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是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验提取及震例总结分析在地下流体的日常数据分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日常资料分析处理运用的各种方法中选取了映震效能较好的水氡变化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与研究。

  • 标签: 水氡的基值变化率 水氡滑动变化率 映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