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简述了GPS测量技术,重点介绍了福建地壳形变GPS观测网利用GPS定位技术在地壳形变监测方面及其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并取得了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成果。

  • 标签: GPS地球动力学 地壳形变 观测台网
  • 简介:台湾地处中国大陆东南边缘是菲律宾海板块凸向亚欧大陆俯冲-碰撞异常岛弧带。福建位于台湾岛弧西侧活动地块。闽台独特的构造格架、地球动力学状态和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使之成为研究海陆板块俯冲-碰撞效应及其对板内地震活动影响天然地区。本文主要依据近30多年以来对福建地块的地震地质背景、地壳变形观测、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性以及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地热场等资料,结合台湾学者详细对台湾岛弧地球动力学与强震构造等研究成果,探索海陆板块俯冲-碰撞地球动力学特征及其对板内活动地块影响,进而揭示板间-板缘-板内强震活动关联性和动力学性状的异同性。试图为本区强震预测和防震减灾对策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活动构造格架 地壳变形与应力轨迹 强震动力学特征 弧陆能态结构
  • 简介:采用HBTA2.5程序,对一变刚度钢管混凝土短柱隔震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其隔震装置的水平变形和耗能能力可以大大减轻地震对结构的影响。提出钢管混凝土短柱隔震结构在工程应用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变刚度 钢管混凝土短柱 隔震 HBTA2.5
  • 简介:本文应用二维滤波法,对北祁连地区1989年、1990年及1991年三期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发现反映重力场局部变化的高频部分在1989年至1990年间的变化和1990年至1991年间的变化与1991年1月祁连5.1级地震及1991年10月皇城5.2级地震相对应。本文还对该地区重力场和垂直形变的变化关系、重力场变化的动力学特征等,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 标签: 重力场 垂直形变 二维滤波 水准测量 北祁连地区
  • 简介:本文依据福州———泉州高速公路工程场地所处的地质地震环境、工程地质、现代构造应力场等资料综合研究,探讨在地震活动带内建设场地的工程动力地质效应的力学特点及其产生地质灾害的类型,为工程因地制宜的安全设计,提供一条动力学思路

  • 标签: 地质地震环境 工程地质特征 动力地质效应 地质灾害
  • 简介:系统将地震应急辅助自动化和人工应急数据处理有机结合于一体,能在地震震中定位后几十秒内自动生成震中位置图、裂度线分布图,完成震害快速分级评估,及应急具体详细方案选择,并能随应急工作进展快速调整应急方案、重新评估地震灾害。

  • 标签: 应急指挥 决策系统 数据处理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我省GPS观测网络的主要内容与进展,以及该观测网络1995~1997二期观测概况,观测数据的处理及所得到的结果,网内的地壳运动,包括网内各部分的应变。应变计算表明,福建沿海强震的孕育发生,其力源可能是印度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菲律宾海板块对台湾岛东侧仰冲挤压的共同作用所致,前者作用是均匀的,后者是不均匀的,但福建沿海强震的孕育发生与后者的关系更为直接。

  • 标签: GPS观测 地球动力学 地壳运动
  • 简介:利用正弦波信号对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进行标定,计算各频点的响应灵敏度,确定地震观测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对正确分析和解释地震观测记录以及地震基本参数测定是必须的。

  • 标签: 标定 响应灵敏度 幅频特性曲线
  • 简介:本文根据我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的发展目标,着重研究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解决的实时数据流接收、震相自动识别、震相可靠性处理、实时地震定位、震相到时等值线实时绘制、地震震级的实时计算、地震动强度分布图的实时绘制等问题。我们编制了一套实时地震速报软件,实现了上述功能,并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0至2004年网内ML≥2.5共69个地震事件进行软件功能检测,结果表明网内地震三要素的速报能力,由目前的8分钟左右缩短至30至50秒;与月报目录相比,99%的地震震级误差小于0.2级,1%的地震震级误差在0.3至0.4级;97%的震中误差小于5公里,3%的误差在5至10公里,完全满足地震速报的要求。此外,通过实时仿真技术,系统还可给出实际观测到的PGA、PGV、PGD等值线图,这可为应急救灾确定重灾区和有感范围提供帮助。

  • 标签: 地震速报 实时仿真 地震自幼定位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九五”期间完成的福建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重点阐述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及其在各个方面实际中的应用。说明本系统在我局日常和应急工作中都已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出,经过系统建设出了成果也出人才。这为我局“十五”项目的实施和今后防震减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应急指挥系统 功能 应用
  • 简介:本文根据通信台站雷害调查的情况,分析了通信台站雷害产生的原因,结合高山台站防雷接地系统的现状,应用电磁防护原理和通信防雷技术,提出了通信台站防雷的综合措施。

  • 标签: 通信台站 防雷 接地
  • 简介:本文通过对长乐土壤氡观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针对长乐地震前兆监测系统软件。

  • 标签: 土壤氡 前兆软件
  • 简介: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是“数字福建”的一个组成内容。该文结合福建省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防震减灾数值模型的集成方法,论述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结构、内容、功能和组织方式,分析了地震风险评估、建筑物易损性评价、生命与财产损失估算、救援与救灾管理调度等模型的集成方法,设计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

  • 标签: 防震减灾 信息系统 设计
  • 简介:量取脉冲标定波形的幅度与周期是数字地震台网的一项日常工作。采用人机结合方式量取脉冲标定波形不仅每天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而量取的过程中会引入较大的人为误差。为此,我们开发脉冲标定波形处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脉冲标定波形的计算机自动量取、脉冲变化曲线的自动绘制等功能

  • 标签: 脉冲波形 自动量取 变化曲线
  • 简介:破坏性地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破坏,地面交通及通信等基础设施也遭到极大的损坏,给政府震后应急救灾通信造成很大的障碍。本文旨在为震后现场应急救灾通信及灾情快速评估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在实现该方案时可能遇到的难题。

  • 标签: 破坏性地震 应急救灾通信 灾情快速评估 解决方案
  • 简介:为了能较好地满足台网编目室日常工作的需要,我们开发了数字台网地震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满足了编目室日常编报工作的需要,实现了对地震信息的数据库管理,为用户提供了在矢量电子地图上进行任意多边形地震信息查询的功能。

  • 标签: 地震信息 数据库 矢量电子地图
  • 简介:本文将主要利用容易得到的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人口数据及灾害损失的关系模型,给出基于WebGis区域地震损失快速评估系统的功能设计思路。在系统中采用B/S结构,主要采用VB+ArcObject的开发环境,实现了数据及地图动态更新及预测功能。

  • 标签: WEBGIS B/S结构 震害评估 动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