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在地震地球化学前兆观测中,土壤(断层)观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了利用水氡、水质、气体观测仪器设备进行土壤(断层)的实验观测.对濮阳地区土壤(断层)特征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地震前兆 土壤(断层)气 观测方法 气体特征
  • 简介:对青海省乐都台的氡测项用"十五"攻关方法①进行震例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乐都台氡短期异常特征及预报指标,同时计算出了该台氡测项的短期预报效能评分.乐都氡具有一定的短期地震预报信度.

  • 标签: 乐都 气氡 短期异常特征
  • 简介:简要总结了乐都地震台水氡观测资料的利用价值、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乐都地震台的水氡观测改为断层观测后,对氡观测值的年变规律、地表水与地下水、地下水与承压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水氡观测 气氡观测 乐都地震台
  • 简介:在陕西镇安ML3.6、临潼ML3.3、合阳ML3.1、千阳ML3.1级地震,四川汶川M8.0、青川M6.4、宁强M5.7级地震前后,陕鼓井的氡观测数据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异常,表明陕鼓井的氡异常不仅有较好的地震前兆效应而且还有震后效应,对出现的这种对应关系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 标签: 逸出气氡 气氡异常 映震效能
  • 简介:运用CUM-AIC方法分析了聊古-井氡浓度观测资料,发现2006年4月9日山东莘县与河南濮阳交界的濮阳ML4.6级地震前氡浓度有异常变化,异常持续时间达10天,计算结果中的转折点对应着异常的起止时间.CUM-AIC方法优于传统的一阶、二阶统计量分析方法.

  • 标签: 高阶统计量 气氡浓度 CUM-AIC方法 短临异常
  • 简介:本文利用“八·”短临预报的地震学攻关成果来分析福建地区的几个震例,检验其在福建地区的适用情况。

  • 标签: 短临预报 非线性科学 前震序列
  • 简介:通过对格尔木井模拟水氡和数字化氡年动态和月动态曲线的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变化趋势及均值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数字化氡观测受气温、气压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多,而模拟水氡观测精度较低,受人为影响因素较多。

  • 标签: 模拟地震仪 数字地震仪 溶解氡 溶解气 格尔木地震台
  • 简介:台山北麓断裂位于山西地堑系北部。本文以台山北麓断裂繁峙段的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繁峙县的大峪村和岗里村两地断裂沿线进行了无人机测量。利用三维结构的运动重建技术(StructurefromMotion,SfM)进行影像数据处理,得到高精度点云数据,并通过进一步处理获得了分辨率达0.5m的高清断错地貌正射影像(DO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对典型地区的详细野外调查和挖掘探槽等手段对该段晚第四纪的活动性进行研究,发现断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主要是以正倾滑运动为主。同时在台山北麓断裂沿线的大峪村、岗里村等地进行了断错地貌分析和晚第四纪滑动速率计算,得到约20ka以来的断层垂向滑动速率为0.4-0.6mm/a,近18ka以来该段发生过至少两次古地震事件。古地震事件和滑动速率分析表明,台山北麓断裂晚第四纪,尤其是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且不同段落存在明显的活动性差异。

  • 标签: 山西地堑系 五台山北麓断裂 晚第四纪活动性 滑动速率 正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