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新一届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于2006年3月成立。为了总结经验,加强研讨交流,保证新一届委员的工作顺利开展,中国地震局于2006年3月27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全体会议。中国地震局刘玉辰副局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杜玮副司长主持,50多名新一届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委员参加会议。

  • 标签: 中国地震局 安全性评定 委员会 会议 北京 总结经验
  • 简介: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5)72号),国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准入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证书制度统一规划。为了保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制度的顺利实施,中国地震局经研究决定(中国地震局文件中震发防[2005]128号)成立地震安全性评价上程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

  • 标签: 地震安全性评价 专家委员会 资格考试 工程师 专业技术人员 中国地震局
  • 简介:“设定地震”概念的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鲜见在我国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应用。同时,概率方法在地震危险性评价中,由于时程线函数的确定源于震级一距离组合的不确定性而带有较大的任意性.本文建议在考虑潜源概率贡献的基础上,引入设定地震的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组合,用以控制线函数。通过修改危险性分析椭圆模型的软件,可以进行计算并给出了算例。

  • 标签: 设定地震 时程包线 地震危险性分析
  • 简介:80年代中期以来地震分形研究在中国兴起,并发展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科学分支。本文综述了近年中国地震分形研究的概况,及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了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 标签: 地震 分形 中国
  • 简介: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数字福建·数字地震》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8月23日在福建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会商室举行。陈祥熊、王洪涛、王孝铣等26位论文作者在大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福建省地震局副局长史华主持会议。福建省地震局局长、福建省地震学会理事长林思诚代表学会致词。林思诚说:《数字福建·数字地震》学术研讨会是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分会场。会议宗旨是,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为新世纪福建高新技术发展,数字福建、数字地震发展献计献策。日前,福建省地震局已被确定为“数字福建”第一批上网单位。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为福建

  • 标签: 数字福建 数字地震 学术研讨会 福建省 学术年会 防震减灾
  • 简介:本文收集了1991年之后我国西部地区71个地震的烈度等震线资料,并以此对1918—1989年间176次地震的烈度资料进行了补充,采用长、短轴椭圆模型重新拟合了西部地区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区和川藏区2个统计单元内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有显著不同,应作为不同的分区对待。同时与其他研究者给出的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对比结果显示,本文结果合理可靠,体现了近、远场地震烈度分布的特点,适合于该地区工程地震研究和应用。

  • 标签: 西部地区 地震烈度 衰减关系
  • 简介:本文论述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对中国地震大趋势所产生的可能影响。作者认为,这次地震应属于中国大陆板内地震,它可能标志着中国大陆及边邻地区7级以上地震从本世纪以来第五活动期(起始于1988年)的相对平静时段转入活跃时段并可能步入高潮。它打破了近十年来中国大陆7级地震只分布于青藏块体的格局,但并不意味着本期主体活动区(青藏块体及边邻)的改变;同时,这次地震标志着东南沿海地区进入新的地震活跃幕;台湾地区7级地震活动也将增强。

  • 标签: 台湾海峡 强震 地震大形势 中国大陆
  • 简介:本文将20世纪全球强震活动划分为7个活动期,以国内中强以上地震同期活动资料进行比较,对未来国内强震活动趋势作出中期的统计概率预测,似乎可以作为一个较为有力的判据。

  • 标签: 历史类比法 概率预测 强震活动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了地壳形变GPS点的选址、埋设及建设。说明了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地震地质构造情况,选埋工作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埋石和观测工作的建议等。

  • 标签: 选址 埋设 建设
  • 简介:<正>福建省地震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6月15日至17日在福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市地震学会、工作委员、专业委员和挂靠单位的正式代表78人,来自福建省气象学会、学会研究等兄弟学会、省地震局各部门和上一届理事的理事长等特邀代表30人,省科协、省社团办、省地震局领导光临大会指导。

  • 标签: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地震学会 学术研讨会 福建省 防震减灾工作 省气象学会
  • 简介:主要研究中国大陆西部(E107°以西)区域中长期地震危险性和可能发生强震的区域。文中选用了可靠时段地震目录,应用震级一频度关系,计算6级以上各震级段年优势发生次数,对近100年以来的7级以上地震的地震波能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近30年来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应力场的方向。结合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缺震次数及不同区域的能量释放情况,认为中天山南北区域、中印巴三国交界区域、青甘藏川交界区域及祁连地震带(即南北地震带中段和北段)等几个区域应为未来的重点监测区域。

  • 标签: 大陆西部 强震 地震预测 危险性分析
  • 简介:按照中国大陆边界的划分方案,使用Mapsis软件选取了1900年以来Ms6.0级以上地震资料。使用数学中19阶多项式非线性函数建模,模型中的参数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对地震资料进行最佳逼近拟合,并递推未来1~2年时间尺度预测。在此引用了一种数学方法来描述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趋势规律。

  • 标签: 中国大陆 地震区 地震趋势 数学建模
  • 简介: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对我国西藏地区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与房屋破坏,道路、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及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本文介绍了本次地震的基本情况,并在现场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损失评估的基础上,对灾区震害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灾区房屋类别与破坏情况以及生命线系统与各行业的受损情况。通过分析此次地震的灾害特点,指出了灾区在抗震设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大地震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科学编制恢复重建规划,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提高农牧民抗震设防意识,加强农牧区房屋建筑的指导和监管等建议,以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尼泊尔8.1级地震 西藏地区 地震考察 震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