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在H2SO4介质中,锰(VII)能氧化苯胺使其褪色,且褪色的程度随锰量变化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锰的光度分析方法。实验测定波长为602nm,锰的量在0-100μg/25m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茶叶中常见金属元素不干扰测定,在用于测定茶叶中微量锰时,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7%~2.9%,回收率为100.8%~103.2%。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选择性好,所用试剂无毒,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应用于茶叶中Mn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锰(VII) 褪色反应 苯胺蓝 茶叶
  • 简介: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熟石灰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由于样品pH值不适合直接进样,使用传统方法测定费时费力。采用英基体中和为前处理方法,以MetrosepASupp5-150/4.0mm为阴离子交换柱,Na2CO3(3.2mmol/L)+NaHCO3(1.0mmol/L)为流动相,减少引入干扰物质,保证了样品前处理的重现性,并实现完全在线连续分析。基体是强酸、强碱的样品都可使用自动进样器连续直接进样分析。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熟石灰 英蓝基体中和 氯离子
  • 简介:针对钨矿石中的微量元素磷,采用混合酸快速微波消解结合磷钼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经选择优化样品的微波消解和实验测定条件,结果表明:HCl+HNO3+HF的混合酸微波消解后的样品,在硫酸介质中,有钼酸铵存在时,用抗坏血酸将磷还原成磷钼络合物,在825nm处比色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8.9%~101.6%,结果准确可靠.硅在熔样过程中挥发除去不会干扰测定,砷会干扰实验,可在酸介质中加入碘化钾,使砷还原至低价而不干扰磷的测定.

  • 标签: 微波消解 钨矿石 磷钼蓝 分光光度法
  • 简介:采用钼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精矿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研究了显色酸度、钼酸铵用量、加入钼酸铵后的稳定时间、还原液用量以及加入还原液后稳定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7.01%~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8.5%。方法操作简单,流程短,干扰少,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铅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 标签: 铅精矿 二氧化硅 钼蓝分光光度法
  • 简介: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菘中总多糖和游离总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季节,根中游离氨基酸、总多糖含量逐月上升,均在11月份含量最高;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以8月份和10月份含量较高,总多糖含量逐月上升,在十一月份含量最高.菘生长过程中,根和叶中的总多糖和游离总氨基酸含量随着发育进程而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为中药的规范化种植(GAP)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菘蓝 多糖 氨基酸
  • 简介: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合成了功能化的石墨烯(GNSPF6)和磁铁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Fe3O4),并进一步研究了pH值、接触的时间和温度对它们吸附亚甲基(MB)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和温度的增加其吸附量也随之变大,从而说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因为GNSPF6的吸附过程只用了不到20min的时间,所以它的吸附是高效的.用经典的准一级反应、准二级反应和粒内扩散模型对其吸附过程进行动态分析,从结果可以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更适用于描述吸附过程.采用传统的Langmuir,Freundlich和L-F吸附等温线模型来模拟分析数据,在20℃时,由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模拟分析得知GNSPF6和RGO-Fe3O4对M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74.4和118.4mg/g.

  • 标签: 石墨烯 磁性 亚甲基蓝 吸附
  • 简介:在硫酸介质和沸水浴中,As(Ⅴ)与钼酸铵作用,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砷钼络合物,而As(Ⅲ)在同样条件下则不显色,通过研究砷的价态、共存元素及温度对测定砷结果影响的讨论,在波长620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从而建立了砷钼法测定某含金多金属矿碱浸液中砷含量及其价态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6%~1.2%,加标回收率为96.8%~98.5%,测定结果对冶金工艺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As(Ⅴ) As(Ⅲ) 砷钼蓝法 含金多金属矿 碱浸液
  • 简介:用荧光、紫外等分子光谱法研究了他环素(MC)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不同温度下MC与H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同时研究了Cu^2+,Al^3+,Pb^2+,Ca^2+和K^+等金属离子对MC与HSA的结合性质的影响.基于Fo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荧光给体HSA与受体MC间的结合距离.

  • 标签: 人血清白蛋白 美他环素 荧光光谱法
  • 简介:利用水热法首次合成了具有两种配位环境Cd原子的新型杂多化合物[NH3(CH2)2NH3]5[Cd(H2O)][CdMo12^vO30(HPO4)6(H2PO4)2]·5H2O.通过元素分析、ICP、TG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组成,使用IR和EPR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了比表面积和孔径,为催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该晶体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002(2)nm,b=1.4651(3)nm,c=2.1192(4)nm,V=3.5642(12)nm^3,p=83.01(3)°,Z=2,F(000)=2932,R1=0.0300,wR2=0.0716.

  • 标签: 杂多蓝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中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