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给怀孕10d的小鼠胃灌流视黄酸(100mgRA/kg体重)6和24h,对视黄酸合成酶基因Raldh2和代谢酶基因Cyp26a1,Cyp26b1在胚胎肢体的表达进行了分析.Cyp26a1和Cyp26b1在灌流6h,表达增加;灌流24h,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Raldh2在此时间段表达降低.这些结果提示:在小鼠早期胚胎肢体发育中,存在视黄酸诱导的视黄酸代谢.

  • 标签: 视黄酸 肢体发育 视黄酸合成 视黄酸代谢
  • 简介:抗氧剂264是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抗氧剂品种,本文对抗氧剂264的生产工艺、应用和国内技术进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 标签: 抗氧剂264 生产工艺 性能 产品标准
  • 简介:6我国抗氧剂264产技术进展前面已经提到,我国抗氧剂264的合成路线大都为使用高纯度的异丁烯和对甲酚进行反应,产物经结晶分离提纯得到产品。和国外大型的生产装置相比,生产规模较小且工艺和设备均较简单,导致产品纯度、原料消耗定额等方面有所差距。为此,有关科技人员根据我国生产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进展。现重点简介如下:

  • 标签: 生产技术进展 抗氧剂264 应用 产品纯度 生产工艺 合成路线
  • 简介:抗氧剂1010是最重要的抗氧剂品种。本文对国外大型生产装置和国内小型生产装置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阐述了国内外在抗氧剂1010产工艺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动态。

  • 标签: 抗氧剂1010 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研究开发工作
  • 简介:采用柱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种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含量.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出限分别为1.65×10-3,5×10-3,1.65×10-3和5×10-3ng;平均回收率为82.2%-89.6%;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6%-0.61%;色谱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7%-0.54%.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重现性好,可以满足黄曲霉毒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法规需要.

  • 标签: 柱后光化学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黄曲霉毒素 中药材
  • 简介:采用自制电解池作为电化学衍生装置,建立了离子色谱一电化学衍生一荧光法测定饮料中的酪氨酸。在碱性淋洗液作用下,酪氨酸在阴离子交换柱上被分离,到达自制电解池的阳极室,在阳极上被氧化,氧化的产物因具有较强的荧光而被荧光检测器检测。离子化试剂既可以做色谱分离所需的淋洗液,又可以作为电化学反应优良的支持电解液,因此,离子色谱和电化学衍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淋洗液NaOH(10mmol/L)+乙腈(ACN,1+9),流动相流速1.0mL/min,电解池电压1.0V,激发/发射波长320/420NM。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酪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01~10mg/L,检出限为1.2μg/L(信噪比S/N=3)。50μg/L的酪氨酸标准溶液进样7次,得到的色谱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为2.5%。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和选择性好的特点,并成功用于饮料中酪氨酸的测定。

  • 标签: 离子色谱 电化学衍生 荧光 酪氨酸
  • 简介:3国内抗氧剂1010产工艺及技术研究概况3.1国内抗氧剂1010产工艺和装置简介和国外工业规模的抗氧剂1010产工艺及装置不同,我国抗氧剂1010产技术有其本身的特点,这和我国抗氧剂1010发展的过程有关。我国抗氧剂1010的生产技术,是在实旅进口产品的国产化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力量开发出来的,并通过大量的小企业在生产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 标签: 抗氧剂1010 生产技术 国内外 研发工作 生产工艺 工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