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是重要的抗氧剂类别之一,主要包括抗氧剂168、抗氧剂626、抗氧剂618、619和抗氧剂TNPP等。其中抗氧剂TNPP,即亚磷酸三壬基苯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亚磷酸酯类辅助抗氧剂,也是一种液体状的抗氧剂。在用于天然和合成橡胶和胶乳等产品时,能赋予橡胶优良的稳定性能,

  • 标签: 抗氧剂168 TNPP 生产工艺 亚磷酸酯类 合成橡胶 辅助抗氧剂
  • 简介:介绍了国内抗氧剂的生产与研发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 标签: 抗氧剂 生产 发展
  • 简介:抗氧剂264是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抗氧剂品种,本文对抗氧剂264的生产工艺、应用和国内技术进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 标签: 抗氧剂264 生产工艺 性能 产品标准
  • 简介:6我国抗氧剂264生产技术进展前面已经提到,我国抗氧剂264的合成路线大都为使用高纯度的异丁烯和对甲酚进行反应,产物经结晶分离提纯后得到产品。和国外大型的生产装置相比,生产规模较小且工艺和设备均较简单,导致产品纯度、原料消耗定额等方面有所差距。为此,有关科技人员根据我国生产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进展。现重点简介如下:

  • 标签: 生产技术进展 抗氧剂264 应用 产品纯度 生产工艺 合成路线
  • 简介:由于客户的需求,朗盛重新开始生产橡胶抗氧剂VulkanoxDPPD(N,N’-二苯基对苯二胺)。产品在南非的Isithebe工厂生产,销售到世界各地。

  • 标签: 抗氧剂 生产 橡胶 对苯二胺 二苯基
  • 简介:最近有产品出口到欧盟地区的的企业可能已经注意到,现在欧洲的一些企业在进口产品时已经要求供应商填写REACH法规要求的物质数据表,无疑这预示REACH法规实施在即,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注册(Registration)是REACH法规的第一步,而预注册则是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根据规定预注册的时间是今年6月1日到11月1日,未能在规定期限完成注册的企业,出口欧盟的业务将被暂停。由于整个可供预注册的时间仅为6个月,

  • 标签: 生产企业 注册 抗氧剂 产品出口 进口产品 数据表
  • 简介:抗氧剂1010是最重要的抗氧剂品种。本文对国外大型生产装置和国内小型生产装置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阐述了国内外在抗氧剂1010生产工艺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动态。

  • 标签: 抗氧剂1010 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研究开发工作
  • 简介:通过双桥反应机理、电环合反应和催化反应三个不同类型的过渡态优化,说明当标准方法难以给出结果时,对物理问题本身的分析有助于给出过渡态优化的线索.第一个例子根据化学问题给出限制条件,通过平衡几何构型优化方法优化得到过渡态;第二个例子是在使用标准过渡态优化方法失败后,根据物理问题从反应途径上用平衡几何构型优化方法选择过渡态优化的初始结构;第三个例子通过Gaussian98程序中的标准方法QST2直接得到过渡态.

  • 标签: 过渡态结构 优化方法 线性协同转化方法 量子化学 双桥反应机理 二芳基乙烯
  • 简介:采用温浸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四因素对黄芪多糖提取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100℃时提取3次;采用乙醇沉淀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其最佳分离工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三因素三水平对黄芪多糖分离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乙醇加入量〉沉淀时间,分离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90%,加入量5倍体积,沉淀时间4h;选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和聚酰胺为吸附剂,不同浓度乙醇为洗脱剂对黄芪多糖最佳纯化工艺进行了探索,确定了最佳纯化工艺为: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30%乙醇洗脱.这些条件的确定为黄芪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黄芪多糖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分离工艺 纯化工艺
  • 简介:建立了在酸法生产金属镓过程中,用NH1F掩蔽溶液中的铝,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使之与镓元素完全络合,调整条件试剂硼酸溶液和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保证终点的准确判断,过量EDTA以PAN为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溶液回滴求得液体物料中镓含量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6.5%,加标回收率为97.14%~104.0%。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可实现酸法生产金属镓液体物料中镓含量的快速检测。

  • 标签: 酸法生产金属镓 液体物料 镓元素 EDTA容量法
  • 简介:以玄参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面法对比研究不同溶剂与溶剂体积分数、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及液固比等因素对玄参总黄酮提取的影响.2种实验优化方法所得玄参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固定微波功率值为500W;乙醇体积分数为60%或60.37%;提取时间为10或11.17min;液固比30∶1或31.39∶1mL/g,验证实验总黄酮提取率为1.107%~1.192%.2种优化方法所得结论基本一致,正交设计实验次数少,响应面法更精确,预测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

  • 标签: 玄参 总黄酮 微波提取 正交设计 响应面法 比较研究
  • 简介:建立了在常压氧化硫酸浸出合金硫化镍矿过程中通氧反应结束后铜离子浸出镍的动力学方程,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29.88kJ·K^-1·mol^-1.根据该动力学方程,可以进一步对硫酸氧化浸出合金硫化镍矿过程中镍的浸出速率进行推导.

  • 标签: 合金 硫化镍 浸出 铜离子 动力学
  • 简介:3国内抗氧剂1010生产工艺及技术研究概况3.1国内抗氧剂1010生产工艺和装置简介和国外工业规模的抗氧剂1010生产工艺及装置不同,我国抗氧剂1010生产技术有其本身的特点,这和我国抗氧剂1010发展的过程有关。我国抗氧剂1010的生产技术,是在实旅进口产品的国产化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力量开发出来的,并通过大量的小企业在生产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 标签: 抗氧剂1010 生产技术 国内外 研发工作 生产工艺 工业规模
  • 简介: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1,4-丁二醇(1,4-BDL)在Pt电极及以Sb和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1,4-丁二醇的氧化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Pt电极表面Sb吸附原子能在较低的电位下吸附氧,可显著提高1,4-丁二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与Pt电极相比,1,4-丁二醇在饱和吸附Sb原子的Pt电极上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0.20V,峰电流增加了1.5倍.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饱和吸附的S原子抑制了1,4-丁二醇的氧化.

  • 标签: 1 4-丁二醇 PT电极 修饰电极 吸附氧化 石英晶体微天平 电化学循环伏安
  • 简介: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相应的二项式数学模型优化厚朴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最优工艺条件为包合时间75min,包合温度60℃,羟丙基爷环糊精与厚朴酚的投料比6:1(质量比),包合率的预测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小.实验结果表明,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厚朴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是可行的.

  • 标签: 厚朴酚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Box—Behnken实验设计
  • 简介:硫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主要参与作物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因此,土壤中硫的含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也成为人们研究土壤中硫的关键。在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土壤硫含量中,碘酸钾溶液滴定亚硫酸时,对于低含量样品,滴定终点的判断较为困难。通过大量的实验,采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吸收器中反应后剩余的碘酸钾溶液,滴定终点由蓝色消失为无色。终点便于肉眼的观察,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再现性;采用Excel中的Linest函数回归标准物质滴定校准工作曲线,方法简便快速。通过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分析验证,结果显示,方法的检出限为50.0mg/k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lgC<0.03,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中硫的测定。

  • 标签: 燃烧碘量法 土壤 终点判断
  • 简介:为提高小样本定量构效关系(QSAR)预测精度,基于支持向量机全局核函数与局部核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先依不同核函数筛选描述符,再依保留描述符构建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子模型.子模型预测活性值与实验值组成混合样本.以均方误差(MSE)最小为原则,对混合样本再次基于SVR实施核函数寻优与子模型筛选,基于最优核函数和保留子模型以留一法完成预测.对2个小样本体系的QSAR研究表明,该方法兼具局部核函数和全局核函数的优点,既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又有较好的推广能力,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

  • 标签: 支持向量机 小样本 定量构效关系 组合预测
  • 简介:以药企提供的西帕依固龈液药渣为材料,固龈液药渣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正交实验设计基础上,采用超声细胞粉碎法对影响固龈液药渣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经实验优化得到西帕依固龈液药渣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25g/mL、超声功率为400W、超声提取3次、每次35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糖平均提取率为1.08%.通过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分析得出,超声细胞粉碎法提取西帕依固龈液药渣多糖结构未发生改变.

  • 标签: 西帕依固龈液 药渣 多糖 超声细胞粉碎法 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