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选用Gaussian03的B3LYP/6-31G(d,p)、DMol3的BLYP/DNP和deMon的BLYP/TZVP等方法计算了甲烷水合物(结构-1)中平面五水分子簇的结合能和氢键能,作了基组重叠误差(BssE)和色散能(dispersion)的修正,估算了次级相互作用的贡献.在DMol3程序中使用了大型数值基组DNP,将基组重叠误差降至最低.在Gaussi-an03的B3LYP/6-31G(d,p)计算中,采用平衡法(Counterpoise)校正基组重叠误差.两种计算方法给出了一致的结果,证实了在使用6-31G(d,声)基组时,一对水分子在平衡距离的基组重叠误差高达8kJ/mol.为估算色散能的贡献,使用了新近发展的包含色散能的密度泛函的DFT程序deMon计算了五水分子簇.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了经基组重叠误差和色散能修正的五水分子簇的分子间结合能和氢键能的较为精确的势能超曲面,为甲烷和其他气体水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五元水分子簇 气体水合物 基组重叠误差 色散作用 量子化学
  • 简介:将乙二醇分子模拟成一个多自由度无阻尼自由振动体系,用振动力学有限分析方法中的空间刚架对乙二醇分子结构隐氢图进行分析求解,可得到相应的分子结构固有频率.选择其中的基频、总频及其确定的Lennard-Jones势函数为模型参量,用于建立乙二醇液体热导率温度关联式,其相关系数高达0.9945;用于建立乙二醇和1,2-丙二醇液体热导率-温度关联式,其相关系数高达0.9998;用于建立乙二醇、1,2-丙二醇和丙三醇(甘油)3种液体热导率-温度关联式,其相关性高达0.9976.结果表明:基于分子结构固有频率和Lennard-Jones势函数的热导率-温度关联式可用于不同温度下多元醇类液体热导率的预测和估算.

  • 标签: 乙二醇 分子结构 有限元分析 固有频率 热导率
  • 简介:用直接法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具有Keggin结构的以Ag作为第二配位离子的钨硼杂多配合物,利用ICP,IR,XRD和XPS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Gd作为渗入元素对其进行化学气相扩渗,借助IR,TG-DTA,XPS和XRD对配合物扩渗前后的结构及稳定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导电性的测试表明:室温下,扩渗后试样的电导率提高了约10^3倍,且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是一种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导电材料,为制备可实用的导电材料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标签: 杂多化合物 稀土扩渗 导电性
  • 简介:在1,6-己二醇溶剂中,以Ru3(CO)12和Fe3(CO)12为原料,采用低温回流方法合成了Ru-Fe纳米粒子催化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理特征和电催化性能.催化剂粉末以六方结构的Rux簇为主相,呈现出高度均匀而聚集的纳米颗粒特征.在0.5mol/LH2SO4溶液中,Ru-Fe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催化活性高于Rux,主要归因于d电子从Ru原子到Fe原子的转移过程.

  • 标签: Ru-Fe催化剂 非Pt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
  • 简介:采用仪器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相结合测定三前驱体Ni0.33Co0.33Mn0.33(OH)2中镍、钴、锰主含量,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内标法测定镍、钴、锰的摩尔比例,EDTA滴定法测定镍、钴、锰的摩尔总量,计算得到各元素的含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进行了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加标回收率为99.2%-1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65%。方法准确、快速,已用于实际的检测工作中。

  • 标签: 三元前驱体 ICP-AES EDTA滴定法
  • 简介: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ENi(en)2]6E(VO)12O6B18O19(OH)3].6H2O多钒硼酸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三方晶系,R-3空间群.测试了晶体的IR光谱和TG曲线,用循环伏安法详细研究了合成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及电子转移机理,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其电子转移数分别为单电子和三电子.

  • 标签: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多钒硼酸盐 簇合物 氧化还原性质
  • 简介:用直接法合成了以锰为中心原子的过渡元素和钨的三杂多配合物,经ICP和TG曲线确定其化学式为K5,6[MnM(OH2)W11O39]*xH2O(M=Mn2+,Fe3+,Co2+,Ni2+,Cu2+,Zn2+和Cd2+),采用IR,UV,XRD和XPS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测定了其系列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得出系列配合物的氧化性顺序,同时讨论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 标签: 中心原子 三元杂多配合物 合成 氧化还原性 直接法
  • 简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HL的酸常数(L=苯并咪唑,吡啶,3,4-二甲基吡啶,异喹啉)以及二配合物CuL2+和三混配配合物Cu(Bic)L+(Bic-=Bicine的单电荷阴离子)的稳定常数.三混配配合物相对于二配合物的稳定性用△lgKCu=lgKCu(Bic)Cu(Bic)L-lgKCuCuL来表示.结果表明由于δ-π协同效应和疏水作用,三混配配合物有较强的稳定性

  • 标签: 三元混配配合物 BICINE 芳香氮碱
  • 简介:合成了通式为K10H5[Ln(PMo7W2VO39)2].nH2O(Ln-La^3+,Ce^3+,Pr^3+,Nd^3+,Sm^3+,Eu^3+,Gd^3+,Dy^3+,Yb^3)的9种五新型杂多配合物,并用元素化学分析,TG,ICP,IR,UV,31^1P,51V-NMR,ESR,XPS,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新配合物仍保持Keggin结构,稀土元素处于配合物的内界。借助TG-DTA,不同温度下的IR,XRD的水溶性实验考察了新配合物的热解性质,得出了热稳定的温度范围为400℃-500℃,为催化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稀土元素 钼钨钒磷杂多配合物 KEGGIN结构 合成 热稳定性
  • 简介:建立了氯化银比浊法测定镍钴锰三素氢氧化物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选择了合适的测定波长,并对硝酸用量、沉淀剂用量、稳定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确定了较优的分析条件。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3.3%,氯离子浓度在0-4μg/mL与浊度值有良好线性关系。方法为控制镍钴锰三素氢氧化物中氯离子提供了检测依据。

  • 标签: 氯化银比浊法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 氯离子
  • 简介: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备疏水单体为N,N-二环己基丙烯酰胺(DCHAM)的三共聚两亲聚合物P(AM-NaA-DCHAM).P(AM-NaA-DCHAM)临界聚集浓度cAC为800mg/L;浓度大于cAC,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聚集体的表观流体力学半径增加.温度升高聚集体的表观流体力学半径降低,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降低.金属离子的加入降低了聚集体的流体力学半径及溶液的表观黏度;二价金属离子对聚集体的影响远大于一价金属离子.

  • 标签: 三元共聚物 N N-二环己基丙烯酰胺 荧光探针 临界聚集浓度 聚集体
  • 简介: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镍钴锰三素氢氧化物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选择了仪器的最佳测量条件、元素测定的质量数,进行了基体元素的干扰等实验。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测定下限小于0.0000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9.2%~101.0%。方法的建立为控制镍钴锰三素氢氧化物中铅提供了检测依据。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
  • 简介:抗氧剂是重要的聚合物稳定化助剂,文章全面而系统地综述了聚合物抗氧剂工业的理论研究进展和技术开发趋势,进而归纳了近十年来国内外抗氧剂品种的主要结构和应用特征,旨在推动国内抗氧剂工业的技术进步。

  • 标签: 抗氧剂 碳自由基捕获剂 受阻酚抗氧剂 辅助抗氧剂
  • 简介:今年5月份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和塑料助剂专委会在广州举办了一次塑料老化与防老化技术交流会。这是一个专业技术性很强的会议,主办单位是我国在此领域的权威机构,多年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为了办好这次会议,主办单位组织了国内该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塑料老化和防老化技术的有关专题进行了演讲和报告。为了配合此次技术交流会,化工出版社还赶在会议召开之前出版了一本专著《塑料老化和防老化技术》,由此也可看出此次会议的水平和规模。

  • 标签: 技术交流会 防老化技术 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 抗氧剂 应用 产品
  • 简介:抗氧剂264是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抗氧剂品种,本文对抗氧剂264的生产工艺、应用和国内技术进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 标签: 抗氧剂264 生产工艺 性能 产品标准
  • 简介:6我国抗氧剂264生产技术进展前面已经提到,我国抗氧剂264的合成路线大都为使用高纯度的异丁烯和对甲酚进行反应,产物经结晶分离提纯后得到产品。和国外大型的生产装置相比,生产规模较小且工艺和设备均较简单,导致产品纯度、原料消耗定额等方面有所差距。为此,有关科技人员根据我国生产实际情况,从不同方面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进展。现重点简介如下:

  • 标签: 生产技术进展 抗氧剂264 应用 产品纯度 生产工艺 合成路线
  • 简介:微波等离子体光源是一类重要的有较强激发能力的原子发射光谱光源,主要包括微波感生等离子体光源,电容耦合微波等离子体光源及微波等离子体炬光源。本文是微波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发展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电容耦合微波等离子体光源及微波等离子体炬光源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并对它们的技术特点和进展进行评述。

  • 标签: 微波等离子体光源 电容耦合微波等离子体光源 微波等离子体炬 评述
  • 简介:微波等离子体光源是一类有较强激发能力的原子发射光谱光源,主要包括微波感生等离子体光源(MIP),微波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光源及微波等离子体炬光源。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微波感生等离子体光源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并对它们的技术特点和进展进行评述。低功率微波感生等离子体光源用于直接测定溶液中某些痕量金属元素是比较困难的,如Pb,Hg,Se等元素,但它已成功地与气相色谱联用用于测定C,H,O,N,S等难激发的非金属元素。高功率磁场激发的氮一微波感生等离子体光源(N2-MIP),允许使用通用玻璃同心雾化器产生湿试液气溶胶直接进入等离子体核心,等离子体能稳定运行,其分析性能近似于商用ICP光源,且运行费用低廉,是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新型原子发射光谱光源。

  • 标签: 微波等离子体光源 微波感生等离子体光源 微波等离子体光谱仪 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