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材料位移损伤效应研究中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包括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和动力学蒙特卡罗方法,举例说明了3种方法作用和模拟结果,指出了半导体材料位移损伤多尺度模拟研究中待研究问题,为半导体材料辐射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位移损伤效应 第一性原理 分子动力学 动力学蒙特卡罗 数值模拟
  • 简介:一款CCD进行了3MeV质子辐照试验和退火试验,获得了2种注量质子辐照下CCD参数退化规律,分析了CCD产生缺陷与质子注量之间关系。研究表明:不同注量质子辐照下,CCD中产生位移损伤缺陷存在差异,CCD暗信号和电荷转移效率没有明显改变,且室温退火后,不同质子注量辐照下,CCD受到辐射损伤差异更小。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地面模拟实验中质子入射CCD产生缺陷机制、影响因素及建立质子辐射效应损伤模型提供理论与试验方法支撑。

  • 标签: 质子 电荷耦合器件 辐射效应 注量率 缺陷
  • 简介:目的:燃煤过程中释放痕量重金属迁移到大气中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除尘器在脱除颗粒物同时可以协同脱除重金属,研究超低排放除尘器对重金属控制作用效果和影响因素,可以得到提升脱除重金属效率手段和方法,利于实现燃煤电厂重金属超低排放。方法:1.通过测试方法检测出重金属在煤、飞灰和底灰当中绝对含量;2.通过分析重金属在飞灰和底灰中占总输入量比例,得到三种类型除尘器对重金属脱除效果;3.通过皮尔森相关性系数和灰色关联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重金属在飞灰当中富集影响作用大小。结论:1.低温电除尘器和电袋除尘器对于汞、砷和硒脱除效果明显大于常规电除尘器;2.电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越低,汞、砷和硒在除尘器中脱除效果越好;3.煤中硫含量对重金属在飞灰当中吸附作用影响明显,其含量越高越不利于重金属吸附;4.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飞灰当中铁氧化物和钙氧化物对重金属在飞灰当中吸附促进作用较为有限。

  • 标签: 超低排放 除尘器 重金属 影响因素
  • 简介:利用FLUKA程序模拟计算了高能质子束打靶产生仿真大气中子束流时,靶材料、靶结构及入射质子能量中子能谱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重金属铅或钨作为散裂靶材,不仅中子产额较大,而且当质子能量大于3GeV且在引出方向与质子入射方向夹角为30°时,中子能谱更接近标准大气中子能谱。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SpallationNeutronSource,CSNS)第1靶站产生白光中子束流能谱计算表明,该能谱适于开展仿真大气中子在半导体存储器件中引起软错误试验研究;同时,就能谱形状而言,未来CSNS第2靶站在引出方向与质子入射方向夹角为30°和15°两条白光中子束线,更适合开展与大气中子束流相关存储芯片和高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研究。

  • 标签: 仿真大气中子束流 中子单粒子效应 中子产生靶 中国散裂中子源
  • 简介:采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内部近距离化爆作用下花岗岩洞室损伤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炸药空气结构之间流固耦合作用以及花岗岩材料本构模型高应变率、高静水压和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在内部近距离爆炸冲击作用下,该洞室围岩损伤具有时空特征与结构层次特征:首先,爆心截面附近岩石受压产生材料损伤损伤范围随装药量增加逐渐增大;其次,爆炸冲击波在洞室端部会聚,反射超压显著增大,引起该处岩石材料压缩损伤;最后,随着洞室侧壁位移与端部位移先后增大,在侧壁与端部交界处产生撕裂,在侧壁形成平行于轴向裂缝,且随着药量增加,两处裂缝将逐渐扩展、贯通,结构破坏风险随之增大。本工作可为硬岩中抗爆结构设计及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爆炸力学 损伤机理 花岗岩洞室 内部强爆炸 ALE2D
  • 简介:基于磁开关Marx发生器电路结构进行了改造,设计了一种能输出方波脉冲,且结构紧凑、原理简单电路。设计这种输出功率达10GW近方波Marx发生器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脉冲发生器输出脉冲电压接近1MV,前沿约为20ns,半高宽为70ns,发生器全系统无需气体开关。从波形来看,输出脉冲平顶波动小于10%,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 标签: 磁开关 固态 MARX发生器 方波脉冲 可饱和脉冲变压器
  • 简介:利用飞行仿真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视景仿真系统开展了地面模拟飞行状态下无人机电子学系统抗高空电磁脉冲效应研究,获取了典型效应现象,分析了薄弱环节,为后续开展其他类型电子学系统高空电磁脉冲效应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 标签: 高空核爆电磁脉冲 电子系统 半实物仿真
  • 简介:利用拉曼光谱研究了He^2+注入六方SiC晶体样品时损伤缺陷随注量变化关系,并采用直接碰撞/缺陷模拟模型与多级损伤累积模型,模拟了室温及723,873,1023K下晶体样品无序度随注量变化关系。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注量增加,晶体样品无序度增大,样品拉曼特征峰强度减小。

  • 标签: 碳化硅 离子注入 拉曼光谱 损伤累积
  • 简介:复习课是学校教学重要课型,在强调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复习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复习能力”、“精心选材,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丰富手段,提高学生复习学习兴趣”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物理教学 复习课 有效教学 提高素养
  • 简介:弦振动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之一。通过实验装置改进探究弦长振动波长与弦张力关系。同时采用origin软件和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改进后实验装置能有效提高实验精确性,同时操作简单。

  • 标签: 弦振动实验 最小二乘法 驻波 ORIGIN软件
  • 简介:目的:寻找以轴力为主要传递荷载方式单层网壳结构多种合理形态,改善结构受力性能,为建筑设计提供多种合理结构形状方案。创新点:1.建立控制单元组长度移形方程,并在移形方程基础推导基于联动机构势能最小化结构形态创构方法。2.将分组方式应用于网壳结构形态创构,并通过改变分组形式获得不同合理结构形状;临时单元与临时力引入拓展了方法适用范围,也为形态创构提供了新途径。方法:1.将机构单元进行分组,以单元组总长度不变作为条件建立机构移形方程;根据机构势能下降最快方向调整机构形状,使机构逐步达到势能最低。2.在同一初始模型中,通过改变临时单元、临时力以及单元组设置来获得多种合理结构形状;通过多个数值算例说明该方法特性。3.方法所生成结构进行受力性能分析,验证所提方法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网壳结构形态创构方法。该方法简单、灵活,可以通过调整临时单元、临时力以及单元组设置,得出多种以轴力为主要传递荷载方式合理结构形状。可以为设计者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提供多种结构形状方案。

  • 标签: 形态创构 单元分组 联动机构 长度约束 长度自调整
  • 简介:重点介绍了电场磁场聚焦原理、双聚焦条件下计算和调试仿真。磁电双聚焦质量分析系统结构为圆柱面结构静电场,离子轨道半径为360mm,偏转角为65°;磁场离子轨道半径为250mm,偏转角为90°,入射角90°,出射角26.5°。分别对磁场、电场进行独立调试和磁电双聚焦系统联合调试及技术指标测试。测试表明,双聚焦质量分析系统分辨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双聚焦条件。

  • 标签: 扇形磁场 静电分析器 双聚焦 仿真
  • 简介:利用MATLAB软件模拟了核裁军核查领域中用于核部件认证中子计数截断成像方法处理流程,研究了该方法有效性和入侵性。通过引入截断矩阵,使该方法具备了通过调节截断参数改变入侵性能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限制探测器计数方式,可以在满足认证结果有效同时,降低主动中子成像技术入侵性。

  • 标签: 军控核查技术 铀部件认证 中子成像 截断计数器
  • 简介:综述了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ZR(ZRefurbished)装置建设背景、结构及最新进展,梳理了自2011年以来在ZR装置开展实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辐射效应、惯性约束聚变、极端条件下材料科学和天体物理学等研究。最后,介绍了美国未来基于直线变压器驱动器技术快Z箍缩装置发展规划。

  • 标签: 快Z箍缩 辐射效应 惯性约束聚变 材料科学 直线变压器驱动器
  • 简介:目的:喷雾气液吸收化学反应广泛存在于能源、化学和环境工程中。比如在能源环境领域,湿法烟气脱硫(WFGD)中碱性喷雾吸收脱除气体污染物,乙醇胺(MEA)吸收脱除CO_2酸性气体。这类反应表征,有利于控制和改善污染物脱除效率。本文尝试利用气液吸收沉淀反应过程中液滴折射变化来原位表征反应进程。创新点:1.基于彩虹折射法,首次气液吸收沉淀反应原位表征进行探究;2.通过若干实验和详细传热计算分析,成功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1.通过与Abbe折射仪对比,确定全场彩虹测量准确性(图3和公式(5));2.搭建全局彩虹技术(GRT)测量系统进行喷雾测量实验(图2),并记录反应过程中彩虹图像和离线采样液滴用于显微分析(图4和5);3.涉及到气液吸收沉淀反应进行传热计算和分析(公式(7)~(13))。结论:1.初步表明了利用溶液折射表征Ca(OH)_2质量分数可行性。2.实验结果表明GRT测量结果精确;反应后液滴折射减少并趋向于水,反应进程可体现在彩虹角(即折射变化。3.不同浓度Ba(OH)_2吸收CO_2反应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原位表征气液吸收沉淀反应可行性。4.反应传热计算和分析表明反应热所造成温度升高可以忽略,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

  • 标签: 彩虹折射法 原位表征 折射率 气液吸收沉淀反应
  • 简介:介绍了辐射模拟加速器辐射场中脉冲X射线能谱几种常用测量方法,阐述了基本原理、测量装置典型系统组成、主要参数特性、技术发展状况和研究进展,描述了各种方法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吸收法为例,综述了解谱技术发展状况,并描述了多种解谱方法特点。最后,重点介绍了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脉冲X射线能谱测量进展,并测量系统抗噪和散射控制技术进行了评述。结合现有条件和技术成熟度,今后工作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脉冲X射线 能谱 吸收法 解谱方法
  • 简介:针对O型高功率微波产生器件采用无箔二极管结构,在引导磁场为0.6T条件下,研究了二极管电压、电流、阴阳极间距、漂移管管头倾角和阳极半径等参数电子束包络影响。结果显示:阴极附近和漂移管内部电子束包络随二极管参数变化规律有明显差异,阴极附近电子束包络幅值较小并不能确保漂移管内部电子束包络幅值较小;适当增大二极管阻抗有助于减小漂移管内电子束包络幅值;受电子束径向运动空间周期性影响,漂移管内部电子束包络幅值随阴阳极间距增大会出现振荡变化;漂移管管头倾角超过90°后,管头倾角电子束包络幅值影响很小;当阳极半径明显大于阴阳极间距时,阳极半径漂移管内电子束包络幅值影响也较小。通过合理优化二极管参数,可以有效减小电子束包络幅值,这是低磁场O型高功率微波器件稳定工作重要基础。

  • 标签: 高功率微波 无箔二极管 相对论电子束 低磁场 电子束包络
  • 简介:目的:研究润滑油非牛顿流体行为液压往复活塞杆斯特封密封性能影响,为密封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创新点:1.基于幂律流体模型和JFO空化理论,推导出同时考虑粗糙度、流体空化和非牛顿流体效应修正雷诺方程;2.建立非牛顿流体混合润滑软弹流模型,探究流体流变属性斯特封密封行为及性能影响。方法:1.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混合润滑条件下非牛顿流体软弹流仿真模型;2.对比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假塑性(n〈1)、膨胀型(n〉1)两种典型非牛顿流体和牛顿流体(n=1)斯特封密封行为影响区别,揭示假塑性和膨胀型两种非牛顿流体密封机理。结论:1.非牛顿流体效应对液压往复斯特封密封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幂律指数越大,流体动压效应越强,密封性能越好。2.相比于牛顿流体,膨胀型流体润滑条件较好,密封具有低摩擦低泄漏优点;假塑性流体润滑条件较差,密封摩擦力较大,不易实现零泄漏。

  • 标签: 非牛顿流体 幂律流体 斯特封 软弹流
  • 简介:经中国计算物理学会蒙特卡罗方法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商定,第十四届全国蒙特卡罗方法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暂定于2019年6月下旬在新疆伊宁召开,并由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承办。本次会议将为相关领域新老学者提供探讨蒙特卡罗新思想、新技术及其应用交流平台,促进相关学术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撰写论文、提交报告和参加学术交流。

  • 标签: 蒙特卡罗方法 学术交流会 应用 专业委员会 科技工作者 物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