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英文seismite是德国地质学家赛拉赫在研究美国加州的一段特殊岩层之后,于1969年正式提出的,用以代表因受地震扰动而形成的一套岩石。此后,这一术语迅速被地质学界接受并加以发展,现在虽然还有部分地质学家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绝大多数地质学家都同意seismite是受地震扰动而形成的岩层,是地层中的古地震记录。1987年和1988年,龚一鸣将seismite翻译成“积岩”。seismite自创立至今已经接近50年,其中文译名“积岩”至今已存在30余年,其间一直没有大的争议。但是到了2016年,山穆玕(Shanmugam)开始质疑seismite一词,列举了十余条与这一术语有关的问题,并强烈建议地学界废弃这一术语。在将山穆玕的思想介绍到国内的过程中,冯增昭先生建议将seismite的中文译名更改为“地震岩”。文章作者认为,山穆玕列举的问题几乎都不是真正的科学问题,沉积学界的地质学家早已经进行了更仔细和深入的讨论,“积岩”这一中文译名既强调地震作用的影响,又很好地体现了seismite主要发生于沉积地层中,并且已经在国内被广泛接受。而地震岩不仅包括沉积岩,还包括与地震作用形成的岩浆岩和构造岩,与英文原文有很大出入。因此,文章作者认为,seismite不能被取消,建议其中文译名仍保留龚一鸣的原始译名,以防止在学术界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 标签: SEISMITE 震积岩 地震岩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桥梁工程不断的建设与发展,减隔技术因此也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加强。尽管我国的减隔技术还处于初步的阶段,仍需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完善桥梁工程的建设。总体来说,文章通过对减隔技术概念以及适用条件的阐述,以及与传统抗震技术的对比,提出新型的减隔技术在应用上的优势。为保证减隔系统的功效,还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 标签: 桥梁结构设计 减隔震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 :火成岩结晶 的温度、压力对于研究火成岩形成时的岩浆结晶环境、熔体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岩浆结晶过程中某些元素在 成岩矿物中的含量 与岩浆结晶的温度、压力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矿物压力获得 岩浆结晶时的压力, 可以计算出岩浆侵位冷凝结晶时的深度。通过矿物温度获得岩浆冷凝结晶时的温度,根据地温梯度推演结晶深度,并能进一步验证通过压力获得的成岩深度的准确性。研究者通过低温热年代学 手段获得岩浆剥露到地表的时间,结合岩浆侵位结晶的年龄、侵位的深度,可以获得岩浆隆升剥蚀的速率。对比区域不同花岗岩隆升剥蚀过程,解释 造山带演化过程。本文综述了矿物温度压力的研究进展,包括角闪石 -斜长石温度压力、绿帘石温度

  • 标签: 矿物温度计 矿物压力计 岩体隆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风向标”原为一种测定风向的工具,用于气象等专业领域。《现代汉语词典》把“风向标”解释为:“指示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安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指着风吹来的方向。”《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跟《现代汉语词典》相似,是指“指示和测定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永远指着风吹来的方向。”而近年来,“风向标”不再仅仅用于气象等专业领域,而广泛流行于各个领域,出现了新的用法和意义。

  • 标签: 风向标 专业术语 《汉语大词典》 温度计 词义 现代汉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的进步,然而在建筑行业之中,其高层建筑已经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隔减震设计,并结合实例对隔减震措施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提供给参考。

  • 标签: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隔震减震 措施
  • 简介:中国经济学概念的现代转型在清末民初的演进过程常深陷于“西化”与“欧化”之漩涡,然而近代中国西方经济学译介过程并非简单地移植,亦非中国传统经济学发展的结果,而是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和传统经济学双重体系影响下的产物.从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名称economics的庞杂译名中可窥一斑.虽最终以“经济学”胜出而告终,但严复所译“学”在众多译名中独树一帜,其译名概念意义凸显了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功用与学科功用,也在语言层面兼顾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的经世之说,有利于学科确立和西方经济思想进一步传播.对“学”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加深学界对近代经济学话语体系形成初期的认识.

  • 标签: 计学 经济学 概念转型
  • 简介:文章主要内容为:(1)同意山穆玕(Shanmugam)的观点,即赛拉赫提出的seismites这一术语有问题。它不是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也没有地震成因的证据,因此应当否定。(2)不同意龚一鸣把赛拉赫提出的seismites译为"积岩",应把它译为"地震岩"。(3)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多成因的。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可称作"地震岩",不是由地震引起的具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岩层不能称作"地震岩"。(4)即使在地震高发地区,也不是所有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都是由地震引起的。(5)在印度北部的一个地震高发地区的河谷中,在2013年的洪水沉积物形成后即刻观察到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一个无可争辩的非地震成因的实例。因为2013年至今该地区没有发生过地震。这一实例应引起重视和深思。

  • 标签: SEISMITES 地震岩 震积岩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非地震岩
  • 简介:有关积岩一词的去留,文章尝试从术语本身的含义和大家已经接受的含义出发,结合青藏高原东缘湖沼地震学研究进展,对积岩的相关质疑提出了最新的解释。对比分析积岩和地震岩,认为这两个术语虽接近,但含义存在明显的不同。积岩是一个意义明确并广为大家接受的术语。

  • 标签: 震积岩 地震岩 湖沼地震学 软沉积物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