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构建和谐社会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要成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柱。由此,我们应创新办学理念,构建和谐组织,打造校园文化,实施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不断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 标签: 创新理念 和谐组织 和谐教育 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放的中国面临开放的挑战,应答这个挑战的就是改革,包括科学教育的改革,生物学教育改革是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学教学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生物课教学模式。

  • 标签: 学生主体 主动发展 教学模式
  • 作者: 陈莉(重庆市垫江县龙桥小学)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8-18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8期
  • 机构:据《新课标》的要求,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课程内容在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讲,就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历经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过程,在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树立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在学习中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生成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善于把握课堂上各类生成性资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以实际教学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初步探讨了教师如何进行生成性教学来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

  • 标签: 课前 课中 课后 生成 发展
  • 简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程中存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矛盾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小学教学目标要求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解决此种矛盾的方法和策略是把握教材的知识目标,创设为目标服务的教学情境;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把握练习的点、层次和密度,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 标签: 学生 认知水平 教材 知识结构 发展
  • 作者: 方世友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现已步入了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精神文明呈现出许多与现代物质文明相关联的新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信仰、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少年儿童深受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时尚、新潮、独立,富含个性,其行为带有明显的盲目性与反叛性。这不但导致其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缺失,有的连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也不具备了,在社会实践中反映出很大的不适应性。国学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定位、如何统一、如何形成主题、如何营造高品位,以充分放大其育人功能,铸就体魄健壮、情操高尚、人格完美、能力全面的一代新人,已成为现代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彭伯清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数学中的生活现象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走进生活,以此沟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的联系,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自己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各种数学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大难题。本文试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从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开展文学活动,丰富学生写作内容;培养学生“敢说心里话,能写抒情文”等几个方面入手,促进主动发展,培养学生个性,解决作文教学难的问题。

  • 标签: 读万卷书 参与意识 合作精神 文学活动
  • 简介:教育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尤其是要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发展。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是当代教育者的历史责任。本文作者理性的思考本校走育人强校的方略,在“创重”的几年实践探索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深刻而广泛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人本强校之路。

  • 标签: 学生理想发展 教育理念 探索解读
  • 作者: 彭伯清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协作互助而形成的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它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形式,它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帮助,亲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主动构建认知结构,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它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懂得了关心,学会了交往,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思想的旨趣,也是整个人类发展的最高宪章。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的。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 简介:摘要遵照江总书记关于“每一所学校都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的教诲,在小学各科教育过程中,应改革教学活动的结构,适当地增加一些自学训练,以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使教育教学工作由教师的“教”向“不教”转变,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被动式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

  • 标签: 培养 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
  • 作者: 庞日明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8-11-21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8年第11期
  • 机构:我校实施《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已有八余年的时间了。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在衡量学生德、智、体发展水平,评价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对学生实施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师范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综合测评条例也在不断修订,逐步完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陶卫东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8年第12期
  • 机构:笔者曾读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美国教师,在一节自修课里,他让全班同学在两张纸上列出班上其他同学的名字,并在名字后面把那位同学的优点写下来,下课前同学们都将优点单交给了老师。老师再归类填写出每个学生的优点单。第二天,老师把每个人的优点单都发给了学生,有些还得到两张。看得出全班同学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有的人在小声的说“真的吗?”“我从来不知道别人这样看待我。”“我没想到别人竟会这么喜欢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中国对“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概念界定尚不明晰,没有统一的认知,甚至出现将“政治传播”和“政治传播学”混淆使用的情况。文章通过梳理政治传播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脉络,比较各种对“政治传播”这一术语的定义,发现“政治传播是特定共同体中政治信息扩散和被接受的过程”这一定义相对准确。

  • 标签: 政治传播 定义 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