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当前,新旧动能转换是个高频词.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研究员王小广认为,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既是培育新动力和新动能的过程,也是各种风险和矛盾加快释放的过程.

  • 标签: 动能 旅游业 国家行政学院 决策咨询 副主任 高频词
  • 简介:生产性服务对制造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是制约制造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从理论上对生产性服务影响制造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我国东部10个省会城市为例,对生产性服务影响制造劳动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部省会城市生产性服务对制造劳动生产率作用非常显著,生产性服务水平每上升1%,制造劳动生产率增加0.0721%。此外,熟练劳动力水平、创新水平和FDI也对提升制造劳动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劳动生产率
  • 简介:利用百度在线地图和统计面板数据构建物流热度数据和物流热度关联指数,以此探究河南省物流不同尺度上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地级市尺度上,经测算2005-2015年间物流重心及其移动距离,发现河南省物流业经历了豫东平稳发展、豫西快速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以郑州为核心区带状集聚分布。②县级尺度上,河南省物流呈现以郑州为发展核心以陇海铁路沿线为发展主轴的“点-轴”空间格局,“点-轴”区域之间存在较弱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即区域内部空间关联程度偏弱。最后,结合区位交通条件、社会经济环境、政策制度导向分析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并从优化制度、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提出建议,为物流的顶层设计和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 标签: 物流热度 空间格局 物流业 河南省
  • 简介:现代服务的发展是促进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代服务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服务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来确定各个指标权重,计算山东半岛城市群17个地区的现代服务综合得分,并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山东半岛城市群现代服务发展快速,但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仍然不是很高,与全国一些较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现代服务的发展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特征,济南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现代服务竞争力较强,但中西部地区却明显落后。针对各区域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现代服务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现代服务业 区域差异 山东半岛城市群
  • 简介:在我国经济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要求、特点问题与目标路径,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1)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理论与最新要求进行说明;(2)依据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原理,通过对拥有3个5A级景区与迪士尼度假区的上海浦东新区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的调查研究,以及对我国旅游发展的长期观察,说明我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点与问题;(3)依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新的要求及原则,参照世界经济论坛《2017全球旅游竞争力指数》报告对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与指标内容,针对我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点与问题,构建了我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体系;(4)依据系统论与控制论的原理,指出我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路径。

  • 标签: 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理论要求 特点问题 目标体系 实现路径
  • 简介:近代英国主要从政治、商业角度考虑滇越铁路建成后的威胁,这是其提出修建滇缅、滇蜀、滇桂等铁路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英国借鉴了滇越铁路修建经验;另一方面滇越铁路修建费用之巨,也使英国对其在滇修建铁路的商业利益产生怀疑,体现英国商业口号与政治目的之间的矛盾。英国对滇越铁路态度,既揭示英法在中国利益的一致性,也凸显两国在中国西南激烈的政治角逐。

  • 标签: 滇越铁路 英国 法国
  • 简介: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法度量了2002—2012年中国及不同类型省份中旅行社(狭义旅游)的国内完全增加值系数和完全就业系数,旨在分析旅行社对经济带动效应的时间变化和地域特征。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内旅行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保持稳定,但最终需求对国内增加值的诱发程度有所降低,行业自身投入产出率的下降和国际旅游比例的提高成为主要原因;旅行社最终需求对基本旅游消费的诱发作用下降,对非基本旅游消费的诱发作用上升,旅游消费结构正在优化;旅行社对地区经济带动作用的差异与地区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其对景区相对丰富的东部省份的经济增加值带动作用较大,对景区相对丰富的中西部省份的就业带动作用较大。

  • 标签: 旅行社业 经济增长 带动效应 投入产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