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正>激励机制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应怎样激励人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激励理论。作为管理手段的激励,包含有一个基本意识和三个基本原则。一个基本意识就是激励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部份构成。三个基本原则为可行原则、公平原则和差异原则。激励的可行原则从什么样的需求才能产生动机出发,强调这种需求必须是可行的,或者说实现这种需求的可行性较大。反之,不可行的需求,就不会产生动机,也就不会有激励。为此,根据激励的可行性原则,为寻求激励水平的最佳值,我们一定要处理好需求的可行性与需求本身价值的关系。

  • 标签: 激励机 领导者 物质激励 调动员 激励理论 基本原则
  • 简介:本文以地理学为核心,从知识兴趣的角度对宋代的自然观察及其解释方法进行了考察,发现在宋代学者中,不仅以山水游赏为目的的审美性自然观十分发达,更积极地观察、观测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尤为突出的是,在当时的学者中间,从客观的角度探索自然并解释自然并非个别案例,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另外,甚至有部分学者抛开形而上的讨论,积极地对长期观测的自然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表现出了浓厚的经验实证思想。虽然这表明当时的自然知识累积与发展出现了新的方向,但是它们并没有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或在于这些新的因素并没有能够真正地改变儒学知识分子认识自然的基本方式。

  • 标签: 宋代 自然兴趣 审美 观察 实证
  • 简介:地图史研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快就发生了转向。其中,哈利(JohnBrainHarley)、大卫·特布尔(DavidTurnbull)、克里斯蒂安·雅克布(ChristianJacob)是地图史研究转向中展开系统理论阐述的代表性学者。尤其是哈利成就卓著,他关于地图史的理论阐述被称之为地图史哲学,而以他为核心的学者群为地图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他们对地图史研究理论的阐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都强调了对地图的重新定义,地图与其所处的社会的关系,地图与知识、权力的关系。在理论发展的推动下,地图史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蓬勃发展。首先,传统的实证主义专题在继续发展的同时,吸收新的思路与方法,不断深化;其次地图史不再只是地图史本身:地图史同时也呈现历史,而地图更被用来构建历史。第三,也是极为重要的,从权力、资本、知识关联性角度,讨论地图史与地理空间的相互创造过程。第四,地图装饰和女性主义等其他地图史专题研究,同样引人注目。

  • 标签: 西方 地图史 地图史哲学 后现代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