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英国首都伦敦不论在当代还是在历史上,都是举世瞩目的城市之一,也是游览者向往的旅游胜地,而威斯敏斯特无疑是伦敦观光的中心区。到了这里,你不能不观赏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而北岸那组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更是引人入胜。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这些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标签: 大教堂 玛格丽特 泰晤士河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政府 哥特式建筑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1639年朝鲜仁祖国王树立在汉城以南三田渡的"皇帝功德碑"的来龙去脉,并参照英、美、俄、日、韩等国的相关摹本、拓本、记录或者研究,以及笔者实地所摄碑文数码资料,厘清了一段自19世纪晚期以来围绕该碑的满、汉碑文发生的学术公案,提供了翔实的汉碑文以及满碑文穆麟德转写。本文指出,满、汉碑文中部分文字无从辨认的问题是发生在1895年该碑被投入汉江之后,就碑文内容而言,朝鲜大臣李景奭撰写的汉碑文,实际上是对1637年时经对主和派崔鸣吉之手的朝鲜致方一系列文书的引用、归纳和润色,并非李氏草创。另外,本文也指出了满碑文对入关前的政权政治话语建设及其政治身份的认同转变所发生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皇太极 朝鲜仁祖国王 三田渡 大清皇帝功德碑 李景奭崔鸣吉
  • 简介:谒陵是一向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清朝最高统治者重要政治活动之一。清朝定都北京,统一全国后,先后共历十帝,除末帝溥仪外,其余九帝陵寝分别建于东陵和西陵。葬于东陵的为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帝;葬于西陵的为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帝。东陵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昌瑞山,即燕山山脉中段南麓,左瞻盛京,右顾北京。俯临冀东大地,遥观浩茫沧海,形势佳胜。位置优

  • 标签: 昌瑞山 马兰峪 遵化县 佳胜 政治活动 最高统治者
  • 简介:济州岛很早以前就流传着一个传说。在中国秦始皇时代有一个叫徐福的人,率领童男童女和船工来此寻找不老草。

  • 标签: 西归清 济州岛 传说 韩国
  • 简介:目前,我们完成了九洲晏景区“乾隆初期(乾隆四年、十年)——乾隆中期——道光中前期(道光十六年十七年)——咸丰年间(咸丰五年、十年)”共7个时空单元的复原设计和三维再现。

  • 标签: 咸丰年间 乾隆 道光
  • 简介:紫禁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明一代,虽主要殿宇多经毁建,但其建筑格局仍维持初建时规制。清朝因袭明代宫阙制度并有所创革,尤以乾隆时期为甚。嘉庆以后,则仅有修缮,少有增建。

  • 标签: 内檐装修 紫禁城 建筑主题 空间分隔 乾隆时期 生活气息
  • 简介:刻本的版本鉴定刻本年代鉴定比较容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代刻书有讳字。康熙避“玄烨”、雍正避“胤禛”、乾隆避“弘曆”,有助于确定清初本的时代,“宁”是道光帝讳,“淳”是同治的标记,这几个字最有实用价值。

  • 标签: 清刻本 收藏 鉴赏 版本鉴定 实用价值 “玄”
  • 简介:提到蝴蝶摄影,有个名字我们无法绕过,他并非科班出身的蝴蝶专家,但对蝴蝶的生活史、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不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却常年奔波跋涉在山林幽谷,用镜头记录下每种蝴蝶的斑斓世界。他认真执着地为蝴蝶拍写真,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乐得其所;

  • 标签: 中国 物种资源 保护现状 工作人员 蝴蝶 生活史
  • 简介:一般的出版社都会出现一定的死库存,如果过多就说明经营不善,在选题的定位上有问题。

  • 标签: 玉山 出版社 选题
  • 简介:<正>《关山行旅图》是清初著名画家邹喆的存世作品之一,收藏于哈尔滨图书馆。该图曾因折裂、离骨,致使画心脱落,画意残坏,图题受损、缺失,加之作品发生霉变,导致画作糟朽,丢失纸性。一九九六年,哈尔滨图书馆特请故宫博物院帮助修复。品鉴《关山行旅图》全图以开合法结景,运用近密远疏的布局手法为山布局。山以短麻皴置景,其间积瀑成流,倚涧结桥。两旁树木枝繁苍古,山间雾霭云迷,显露关城一座。城内一塔高耸,城外庙宇隐迹林间,

  • 标签: 关山行旅图 邹喆 画心 置景 画意 品鉴
  • 简介:滋味对于我,不仅是一份思念,还代表了一种家的感觉。特别是后来只身在外的无数个日夜,鲁菜的成鲜更成了久久铭记于心的家乡味道。

  • 标签: 鲁菜 济南 大滋味酒楼 饮食文化
  • 简介:至民国的306年是陕西自然灾害频发的一个时期,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旱灾和水灾,总计旱灾发生年193年,水灾发生年242年。根据资料分析,平均1.55年有一个旱灾年,1.26年有一个水灾年,频繁性是水旱灾害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水旱灾害的发生还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其高发期也与“明清小冰期”的气候冷暖波动或冷暖交替时期基本对应;从灾害影响的范围来看,旱灾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较大面积以上的旱灾年可占旱灾年总数的51.3%,水灾则具有局部性的特点,较大面积以上的水灾年仅占水灾年总数的29.34%;就水旱灾害发生的地区而言,旱灾主要集中于关中和陕北,水灾则主要集中于关中和陕南,地域性是水旱灾害的一个共同特点;水旱灾害的发生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关中和陕北地区的旱灾主要集中于夏、秋二季,陕南的旱灾则主要集中于夏、春两季;陕西各地的水灾则以秋季为最多,夏季次之;水旱灾害在年际发生特点上具有各自的周期,陕北旱灾变化的周期是40、80年,关中是80年,陕南是20、50年,陕北水灾变化表现出35、90年的变化周期,关中和陕南为30、80年的变化周期。

  • 标签: 清代 民国 陕西 水灾 旱灾
  • 简介:此本为仔世明代缂丝之最大件,织造精细,缂法、花纹、色调均具有明代缂丝之典型风格,可反映明代缂丝的织造水平,又因世存明代缂丝较好若为数甚少,故此本为故宫藏“珍品甲级”.

  • 标签: 缂丝 明代 织造 故宫
  • 简介:到无锡,我的耳边仿佛又想起《太湖美》的熟悉曲调。大自然给予无锡太多的恩赐,自然风光占尽太湖绝佳之处。早有古人惊愕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以"包孕吴越"之佳句颂咏太湖汇纳江河的胸襟和润泽黎民的温情。在曾经的吴越大地上,你会想起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想起范蠡与西施。千古美人西施曾在这里的湖光山色中流连。无锡的蠡园因范蠡而得名,范蠡功成身退,远离政治的攻伐杀戮,不爱江山爱美人(爱江山会掉脑袋),与美人西施驾扁舟,泛五湖,做个有钱的富翁,不亦快哉!美无锡——孕育了流传千古的大智大勇与百代风流!

  • 标签: 大美 太湖 无锡 熟悉曲调 自然风光 越王勾践
  • 简介:在国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文化旅游成为当代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掘成为旅游开发者们新的课题.针对目前文化旅游开发中盲目效仿、缺乏特色、主题匮乏、粗制滥造等现象,文章根据实地考察调研结果,试图从文化体验的视角入手,以山东照文化内涵研究为依据,来探讨旅游开发中文化现象的呈现方式,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验文化的开发思路,为旅游开发者的创新活动找到新的切入点,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提升景区开发的文化品味.

  • 标签: 清照文化 文化体验 景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