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丹霞地貌的定义为“有陡崖的陆上红层地貌”,是1928年由冯景兰等人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考察时首先命名的.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

  • 标签: 丝绸 大地 丹霞地貌 丹霞山 仁化县 广东省
  • 简介:皇城村是山西省阳城县境内、地处太行山上的一个小村落,全村216户,733口人,耕种着360亩土地,辖区面积仅2与平方公里,发展旅游业之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

  • 标签: 乡村旅游 多极 单极 阳城县 山西省 太行山
  • 简介:1778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意外发现了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一百年后,马克·吐温发表夏威夷连载报道“我从未在一个地方待得如此愉·悦,或是离开时如此恋恋不舍”;在夏威夷始见“沧海之阔,轮舟之奇”的孙中山,于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半个世纪前的猫王唱响了电影《蓝色夏威夷》中的情歌……就让我们跟随名人们的足迹,来一场夏威夷跳岛之旅。

  • 标签: 夏威夷群岛 黑土地 太平洋 詹姆斯 航海家 孙中山
  • 简介:清朝统一新疆后,积极鼓励内地人移居新疆,以达减轻内地人口压力、开发新疆及实边之目的.随着内地人移居新疆,内地文化亦逐渐传入并扎根新疆,尤其是北疆.而内地的各种坛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很快便充斥于新疆尤其是北疆各地,并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内地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于进一步吸引内地人向新疆流动,加强内地人对新疆的认知和认同,以及巩固清朝对新疆的统治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满、汉档案以及其他清代相关文献,对内地坛庙在新疆的发展及其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清代新疆 内地坛庙 人口流动 文化认同
  • 简介:清朝在东北蒙地推行盟旗制度,乾隆中后期后,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清廷“借地设治”,建立起一批内地型政区。这之中长春、昌图二厅(府)就是最早出现的两个内地型行政建制。此二厅在行政建制上均经历了由理事厅到抚民厅的发展阶段,并最终演化为吉林长春府与奉天昌图府。在职权范围上,长春、昌图二厅(府)也由建制之初只管理民人事务,发展到政务几乎无所不包(地税等除外)的内地型州府。通过对长春、昌图二地设置之原因、行政变迁之经过、后续之影响的考察,可以略窥东北蒙地行政建制变迁之概貌。

  • 标签: 东北蒙地 政区内地化 长春 昌图
  • 简介:没见过苏金榜之前,先在电话里听到过几次他的笑声,那笑声爽朗、洪亮,让人过耳不忘。当我如约赶到沈阳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时,寂静的走廊上,一扇门打开着,屋里有人正谈话,声音铿锵。循着声音走过去,那间办公室的主人正是苏金榜。

  • 标签: 苏金榜 中国 艺术创作 文艺演出 话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