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蒙元时代,倘若有哪种织物最得青眯、最具影响,那它一定是纳失。何谓纲失?按无人的翻译,是“金锦”,以今世的称谓,则是织金锦,即一种以金线织花的丝绸。

  • 标签: 纳石失 蒙元时代 织金锦 艺术风格
  • 简介:2003年第3期《民俗研究》刊登了曲彦斌煌鞍山端午节“克仗斗”民俗探析》一文。文章基于踏实的田野调查,对东北某地端午节械斗性“克仗斗”做了非常详尽、生动的介绍,读来如临其境,让我们对这一今天已经很难找到的古俗孑遗有了很详尽的理解,这是我们要深深感谢的。这篇论文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在“斗”之俗的流行范围问题上提供了新的线索。因为直到目前仍然有外国学者认为“克仗斗”只流行于中国的华南地区。

  • 标签: 民俗研究 东亚国家 田野调查 范围问题 外国学者 “克仗斗石”
  • 简介:维扬名士江溪大可,叔成江溪(1870一1938),字汉,是清末民初一通儒,维扬城内大名士。他性度高阔,多才多艺,兼擅琴、棋、书、画、医药、诗文,充过军幕,办过新学,搞过实业,交游广泛。他的子女中,有革命烈士,有知名教授。他寄予厚望的次孙泽民,成为...

  • 标签: 张謇 扬州学人 扬州八怪 大达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革命活动
  • 简介:<正>1984年10月,在南京市燕子矶乡人民医院基建工地出土石辟邪一只。出土地在燕子矶镇南约一公里处的太平村,位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幕府山东陲。出土时,辟邪身上覆有约一米厚的杂土。从它站立的姿势看,似乎没离开原立置地。辟邪用青灰色石灰岩雕成,四足立于底板上。其面部早年被砸坏,尾部缺断一截,其余部分较完好。它昂首张口,长舌及胸,头有鬣,前肢各附翼翎五支,右足前跨,腹微收,

  • 标签: 石辟邪 太平村 南京市 燕子 站立的姿势 附翼
  • 简介:<正>最近,一座恢宏壮观的汉画像馆在滕州市建成,该馆藏品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汉代社会的缩影,东方艺术的瑰宝”。汉画像馆位于滕州市龙泉塔下,占地一万平方米,将全市已发现的汉画像集中陈列、保护。第一期工程在龙泉塔四周建长廊300米,展出汉画像366块;第二期工程建环廊,设角亭,完善陈列、服务设施。汉画像馆白墙碧瓦,拱门叠架、雄伟壮观。著名书法家王学仲题写了馆名,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彭湃写了馆记。众多的汉画像面世之后,与国际墨子研究中心、王学仲艺术馆、龙泉塔、“荆泉飞瀑”等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构成滕州的一大景观。

  • 标签: 汉画像石 汉代社会 滕州市 人文自然 第二期工程 东方艺术
  • 简介:民俗学者大多认为,敢当信仰源于古代的泰山灵石崇拜.但泰山地区现存的古迹文物中,却极少有反映敢当信仰的内容.近年笔者在泰山周边作考察时,新发现了两处关于敢当信仰的文物遗存,可为研究这一民俗现象提供新的史证.

  • 标签: 信仰处 处文物 敢当信仰
  • 简介:清初画家涛和当时其他三位画家八大山人、弘仁、并称为“四僧”,他善画山水、兰竹、花果,兼画人物,还有画论《画语录》问世,其理论及实践在当时皆有独到之处,因此他被现在的许多理论家、画家所推崇。近几十年关于他的论文、著作、画集有很多,有的全面介绍,有的侧重于他的作品、画论或生平。本篇想简单地论述一下他一生的三个阶段对他的画风的影响。

  • 标签: 清朝初年 画家 石涛 绘画 艺术风格
  • 简介:20世纪中国艺坛上,涛可以说是一个被褒奖最多的古典画家之一。主张变革者称他为“现代艺术之你”,主张艺术反映生活者视他的《画语录》“看重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更有表现主义者在他的作品中看出了水墨恣肆与“本能宣泄”的互通,而精研笔黑者则从他的“蒙养”中体会笔墨功力……

  • 标签: 石涛 绘画艺术 艺术风格 民族文化 自然和谐
  • 简介:雨花石文化是南京特有的赏石文化,有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对其中蕴涵的人文历史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雨花石 南京 赏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