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正>在我国广大农村,有数天一次的集市贸易,人们把这一天上集买卖叫赶集,赶街、上圩等。而福建省则叫“赶墟”、“趁墟”。有人则满,无人则虚,“墟”是为“虚”之误矣。这种乡村市集起源很早,唐代柳宗元即已有“绿荷包饭趁墟人”之诗句。日本学者加藤繁,对此曾作过历史的考察。(见吴杰译本《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清以来墟市已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聚落散处,乃各择适中之地,以为有无贸易之场,故有墟。耕贩兼营,乃共悬确定之,以为贸迁往来之约,故有日。”但是,福建省的墟是如何编排的?它有何特色?各地有何差别?它是否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些问题,在农村集市贸易日益发展的今天,颇值得我们作一探讨。

  • 标签: 墟市 诏安县 赶墟 城市志 农村集市贸易 大农村
  • 简介:舍男孩”的假唱表演作为一种网络视频文化,开创了一种新的戏仿方式。文章从“戏仿”的角度,具体阐述他们如何进行戏仿表演,并揭示其积极意义和局限。

  • 标签: 后舍男孩 假唱表演 网络视频文化
  • 简介:王美是在插队时认识吴平的。1972年初,20岁的王美和大她一岁的吴平“上山下乡”,插队来到永清县惠元庄村,同来的还有天津市的三名青年。王美姐妹共三人,她是老大。

  • 标签: 感激 上山下乡 永清县 天津市
  • 简介:清初画家石涛和当时其他三位画家八大山人、弘仁、石并称为“四僧”,他善画山水、兰竹、花果,兼画人物,还有画论《画语录》问世,其理论及实践在当时皆有独到之处,因此他被现在的许多理论家、画家所推崇。近几十年来关于他的论文、著作、画集有很多,有的全面介绍,有的侧重于他的作品、画论或生平。本篇想简单地论述一下他一的三个阶段对他的画风的影响。

  • 标签: 清朝初年 画家 石涛 绘画 艺术风格
  • 简介:画家、艺术教育家吕风子先生自1911年创办正则学校始,直至他去世,整整从教50年。他无论作为画家、绘画理论家,还是作为学者、教育家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他对教育事业的那份坚定执着、那种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前行。

  • 标签: 吕凤子 画家 教育家 正则学校 生平事迹 中国
  • 简介:《〈东南文化〉200目录索引》收录了《东南文化》自创办至第200(即《文博通讯》1975年第1~《东南文化》2007年第6)的全部篇目,按学科、研究领域及内容等分类,共分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民俗学、文物研究与鉴赏、建筑与园林、书刊评价与学术动态、知识介绍及其他、图版等十一部分;另附录有作者姓名索引与《东南文化》2008、2009年目录索引。《索引》内容全面、分类科学,是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及遗产研究与保护、文化史论、艺术史论、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 标签: 目录索引 博物馆学 征订启事 遗产研究 学术动态 文物研究
  • 简介:<正>《〈东南文化〉200目录索引》收录了《东南文化》自创办至第200(即《文博通讯》1975年第1~《东南文化》2007年第6)的全部篇目,按学科、研究领域及内容等分类,共分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民俗学、文物研究与鉴赏、建筑与园林、书刊评价与学术动态、知识介绍及其他、图版等十一部分;另附录有作者姓名索引与《东南文化》2008、2009年目录索引。《索引》内容全面、分类科学,是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及遗产研究与保护、文化史论、艺术史论、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 标签: 目录索引 博物馆学 征订启事 遗产研究 学术动态 文物研究
  • 简介:作为上海旧时四大食品公司之一“冠生园”的开创者,冼冠生在经营食品工业的同时也涉足农业,大举开展农业合作实践活动,并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农业合作活动的附加值。本文就以冼冠的农业合作活动为中心,探讨他在农业合作方面的理念、实践和成就,探讨其灵活的经营理念和以公众需求为本的商业价值取向,剖析他独特的商业眼光和的社会关怀。

  • 标签: 冼冠生 冠生园 农业合作
  • 简介: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多方位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发扬发掘民族文化,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清远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我市的文化生产力。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群众文化建设 民族民间文化 创新农村文化
  • 简介:<正>丹徒下湖遗址,位于沪宁铁路三山车站南约2.5公里处,西北距镇江市约13公里(图一).下湖,平面略呈葫芦形,南接丹阳县中心河,北连上湖.下湖原与上湖同为一体,后由大坝将两者隔开,有利于保持等差水位.环湖一周,有下东沟、西因、前韦、前后庄泉、池家坝、两湖、倪家等村庄围绕分布.该湖南北长约2000、东西最宽处约400米,若连同上湖的面积共有百万平方米以上(图版叁.1).湖底近平,中部稍高,海拔高度约7米左右,内长有芦苇和水草.湖岸的东、北、西三面是缓坡高地,西北面并与宁镇丘陵的余脉相连,整个地貌呈北高南低之势,其南为地势稍低的丹阳练湖平原.考之,所谓上、下湖以及丹阳练湖,它们最早的成湖时间大约是六朝初期.史载“晋时陈敏为乱,据有江东,务修耕织,令弟谐遏马林溪以溉云阳(今丹阳),亦谓之练塘(湖)”.可证以上三湖在形成之前,原都是丘陵高地之间的大小平地.该遗址发现于1980年春.当时,丹徒

  • 标签: 吴文化 遗址 丹徒 鼓座 楚文化 湖熟文化
  • 简介:民间信仰因缺乏统一教义和组织形式而被杨庆堃先生归为分散性宗教,但是这种分散性的信仰形式却与世俗社会的制度和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以闽南保大帝信仰为例,当地民众宣之于口的三个信仰观念——"灵""份"与"缘"以及相关实践,从信仰观念的共享和实践的角度,展示了民间信仰神明与庙宇网络的形成以及民间信仰的弱关系与地缘、血缘强关系的结合,从而围绕神明信仰形成了超越社区、地域甚至跨国的信仰共同体。

  • 标签: 信仰观念 人群结合 保生大帝
  • 简介:战争博物馆作为时间性、空间性与物质性的复合体,通过表征赋予战争记忆以合法性。在为公众提供纪念、默哀空间的同时,在后战争时代一度成为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载体,战争记忆存续与传递的媒介。在全球化进程中,批判的博物馆学与世界主义记忆建构在博物馆内部合流,富有反思精神的战争博物馆致力于超越民族-国家叙事的窠臼,转而突显在战争中被淹没的个体性记忆,并从人权角度思考战争的本质。

  • 标签: 战争 世界主义记忆 博物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