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浯溪,湖南南部的著名风景区,位于老革命家陶铸故乡的祁阳县城郊,这里江水澄碧,山峦叠翠,风景绝佳。浯溪碑林,为全国四大碑林之一,更为海内外游人所向往。

  • 标签: 碑林 元结 风景区 祁阳县 革命家 陶铸
  • 简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52年。60年以来,本所配合国家、省、市建设项目,相继开展了大量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并为解决学术课题进行了一系列主动发掘项目,取得了许多重要考古发现及重大学术突破。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裴李岗文化研究、仰韶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夏商文化研究、古代冶金研究、古代陶瓷研究等诸多重要考古研究课题中取得突出成就,文物保护、科技考古等工作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科研合作硕果累累,编著出版大型考古报告专集、图录与论文集、学术专著180余部,在专业刊物上累计发表考古发掘报告、简报、简讯、研究论文和其他文章250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 标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六十年 科研 文物保护 硕果
  • 简介:<正>敦煌遗书P·3913卷首尾俱全,原卷长28.5厘米,高10厘米,共174页(87张),每页6行,计1015行.题《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大毗卢遮那金刚心地法门秘法戒坛法仪则》(以下简称《坛法仪则》).尽管题有“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但我觉得它不真实.实际上,这件分为三卷三十五部的文书是在唐末五代才编纂成的一部密宗伪经.

  • 标签: 唐代佛教 密宗 禅宗 法相宗 唐末五代 敦煌遗书
  • 简介:P.2642文书大致包括三个时代的内容,总体上是按照时间的倒叙进行编排。对该写本进行整体的校录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该文书的价值。P.2642反映了曹元德、曹元深、曹元忠时期节度使位“兄终弟及”的过程。该文书汇编的时代在曹元忠时期,但是编者不是曹元忠,而是曹元忠的侄子,曹元德之子。

  • 标签: 敦煌 曹氏归义军 释录 P.2642
  • 简介:2005年,在洛阳市西工区发掘—批东周墓葬。其中,春秋墓M8781是洛阳市发现为数不多的春秋早期墓,保存完整。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随葬有青铜器、玉石器、骨器、木器等器物。

  • 标签: 洛阳市 014中心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春秋早期
  • 简介:本文对于敦煌遗书P.2942号写卷中若干重要问题,如"瘠卤未能肥杞,截鹤岂能续凫"、"有正卯之五盗,无日石单之一心"、"侮法无惧三千,搏风妄期九万"、肃州多乐屯、瓜州境内的铜矿、尚书所过的"玉门"等,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敦煌遗书 《河西节度使判集》 考证
  • 简介:<正>最近,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敦煌吐蕃文献选》一书,书中汇集了王尧、陈践二位先生从法国《敦煌吐蕃文书选集》一、二两辑中所选译的藏文文献,并收有译者的考释文字。把敦煌所出的古藏文文书译为汉文,以利于更多的研究者阅读和研究,这是我国学术界共同的愿望。《文献选》的出版,标志着这个工作有了可喜的进展,而这个进展是与王尧、陈践二位先生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 标签: 战国策 敦煌石室 敦煌文书 史记 吐蕃 民族出版
  • 简介:回鹘文契约是众多的回鹘文资料中的一种,其内容结构、行文用语与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汉文契约中的格式与套语很相似,不少专门词汇也借自汉语,或译自汉语,在表述保人、证人姓名句子中出现的paosin(保人)、tanuq(见人)、koerüpolurγuci(临坐)就是一个例子。

  • 标签: 回鹘文契约 保人 见人 临坐
  • 简介:黄易,号小松,清代中期著名的金石家、学者。本文力求通过考察黄易访碑活动的成果及他与大学士朱筠及其门生弟子的问学往来,从多个角度展现一位学养深厚、治学严谨的人文学者和艺术家的形象,并以此来探究金石活动与当时的学术风气之间的联系。

  • 标签: 黄易 朱筠 金石 访碑 学术风气
  • 简介:室外土遗址经常因遭遇降雨、水淹等发生皮,造成土遗址表层性能改变,影响土遗址的进一步保护。以定量纯净黄土在等降雨大小下,通过控制不同降雨时长,试验了不同降雨时长下土壤皮发育的过程,分别测试了降雨前后的皮厚度、密度、硬度及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在降雨量未达到饱和状态时,随降雨量增大,皮层的厚度、密度、硬度迅速增大,表皮土壤颗粒被击碎,孔隙迅速减小;在降雨量达到饱和状态时,随降雨量增大,皮层的厚度、密度、硬度缓慢增大,但表皮土壤裂缝迅速发育,由周围向中心形成同心圆状或辐射状裂隙。研究结论可为室外土遗址的保护提供参考。

  • 标签: 土遗址 降雨时长 土壤结皮 土壤性能
  • 简介:《都押衙镌大龛功德记》记载了曹氏归义军时期某都押衙镌大龛之事,学术界多将此龛比作莫高窟第108窟,即张都衙窟,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修建第108窟的右马步都押衙与死于后晋时期的衙前都押衙张怀庆没有关系,也无法肯定《都押衙镌大龛功德记》所记洞窟是否就是939年中秋镌成的第108窟。

  • 标签: 《都押衙镌大龛功德记》 莫高窟第108窟 张都衙窟
  • 简介:《成都文物》自1983年创刊,至今已整整经历了20个春秋。孕育、出生、成长于天府沃土的《成都文物》,今已成为西蜀文史科学园地中的绚丽花朵,在国内为数不多的文物专刊中占有重要一席。20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在史学、文博界和社会相关部门、人士的支持、关注下,特别是经过编委会、编辑部同仁们的辛勤耕耘,这个刊物已是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值此《成都文物》20华诞,特别志贺。

  • 标签: 《成都文物》 中国 期刊 编辑出版
  • 简介: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经济文化辉煌的时代,它继承了商周以来的传统,又在春秋战国的基础上有很大提高.冶铁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各地的文化统一.无论是东方的齐鲁文化、北方的燕赵文化、西方的秦文化、南方的楚文化,还是东南的吴越文化和中原正统的周文化,其文化痕迹越来越小,逐渐融成一个形态完整的汉文化.

  • 标签: 《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 选题 学术性 资料 精品意识
  • 简介:P.3562V《道教斋醮度亡祈愿文集》是一份道教斋文辑录长卷,本文从所录斋文的形成时间和文书的抄写时间两方面对之进行了断代,认为其中斋文的形成大致从唐玄宗时期一直延续到晚唐和五代初期的归义军时期。这一长时段的形成过程使该文书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文还对该文书所反映的唐代道教斋事活动进行了一定的考察,分析了这一时期道教斋醮活动的内容及特点。

  • 标签: P 3562V《道教斋醮度亡祈愿文集》 唐代 敦煌 道教 斋文
  • 简介:敦煌写本P.3081《七曜日吉凶推法》是敦煌时日宜忌文书中颇具特色的一篇,以七曜日为纲进行占卜,内容切近民众生活,七曜名称皆用康居语音译:蜜日、莫日、云汉日、嘀日、营没斯日、那颉日、鸡缓日。文章在对文书进行录文的基础上,将其与P.2693《七曜历日》以及印度的《宿曜经》进行对比研究,并且结合其中涉及的“七曜占五月五日直”的占卜对唐代的“五月五日禁忌”进行初步考察,从而揭示该文书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敦煌文书 占卜 七曜 禁忌
  • 简介:敦煌写本葬书P.4930《相冢书》中的六对八将的概念,其实是形法相地的理气相法。六对八将是五音三十八将中的六对八将,专用于占断五音五姓宅或墓外的山冈形势,以山冈形势的高低、绵延连接等占断五姓宅或墓的吉凶。

  • 标签: 敦煌写本葬书 六对八将 形法相地
  • 简介:本文经过对《敦煌名族志》内容研究考订,结合《新唐书》、《旧唐书》进行研究,认为《敦煌名族志》撰写时间是开元十一年到开元十五年之间,敦煌地区的张氏来源主要有清河、南阳、安定和江东,主要部分是南阳和清河,从唐朝初年,吐鲁番地区已经将南阳与清河混为一起,张淮深封爵南阳郡开国公之后,很多清河张姓改称郡望南阳。

  • 标签: 敦煌名族志 撰写时间 张氏 族源郡望
  • 简介:敦煌文献P.2977记载了中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情况,内容可与唐代文献有关记栽相印证,并可弥补传世文献记栽之不足。以之为据,结合20世纪以来的考古资料,并参稽佛教典籍及地方史志的有关记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地理方位、兴建年代、演变历史及保存现状等,大都可以稽考。十九塔中,除曾经存在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崇教寺塔、敦煌市西大乘寺塔、武威姑臧寺塔及四川崇州怀远镇晋原县塔失考外,其余十五座都有遗迹可寻。这些塔据说都是根据印度阿育王塔原型仿制的。根据敦煌石窟壁画、云冈石窟雕塑,尤其是郧县阿育王寺阿育王塔及近期于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阿育王塔的原型应为宝箧印塔。

  • 标签: 敦煌文献 舍利塔 阿育王塔 佛教 考古
  • 简介:敦煌文献P.4064《将军论》残卷是敦煌文书中保存的数种兵书之一,通过对其进行考释,可以为我们了解古代军事提供新的材料。

  • 标签: P.4064 《将军论》 兵书 敦煌 军事
  • 简介:本文在前贤对P.2992v所做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校录整理了该卷抄存的三通书状,认为前两状内容均与发生于清泰元年的梁幸德事件有直接关系,第三状则与之间接有关,故三状是归义军政权于事后为调查梁幸德事件而集抄。作者就此探究了与三状有关的归义军政权的两次朝贡活动的具体情况及归义军朝贡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 标签: P.2992v 曹元德 梁幸德 归义军 甘州回鹘 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