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上一股收藏的热潮正在悄然兴起,有人说我国正面临着第四次收藏的高潮。在各种收藏品中金融藏品因其独特的地位和良好的收藏增值预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值得收藏的金融藏品有哪些呢?

  • 标签: 金融藏品 生活水平 人民币 私人收藏 市场流通 国债
  • 简介:我会为了推进钱币研究工作,特为学员编印《钱币专辑》第二辑,对钱币文字、秦半两、唐乾元、革命根据地造的几种银元,以及新发现的“大泉五十”铜范等,作了介绍和探讨。现尚有余书,每本收费三角,如有需要,请将书款邮汇陕西省西安市解放路233号,

  • 标签: 大泉五十 秦半两 铜范 中国钱币学会 革命根据地 乾元
  • 简介:中国钱币学会会员、甘南藏族自治州钱币学会秘书长詹中宏(运中旺苏)同志编译的《汉藏金融词典》一书,现已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国金融学会会长黄达先生和藏区著名学者赛仓活佛题写汉藏书名;由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檀景顺先生撰写序言。

  • 标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发行 词典 中国钱币学会 甘南藏族自治州 中国人民银行
  • 简介:2003年3月,笔者在宁波范宅古玩市场收集到一张宁波当地的光绪癸未年金融汇票(如图)及其他借票、除票等若干张。这批票据均是在镇海被发现整理出来的,同时发现的还有清代的田契、税单等,《宁波晚报》2002年11月8日“清代税票现身范宅”曾作报道。

  • 标签: 《宁波晚报》 汇票 金融 光绪 古玩市场 清代
  • 简介:陈光甫(1881—1976年),原名辉祖.后改辉德,字光甫,人们习惯直呼其字日光甫先生。江苏丹徒人。他十二岁开始做学徒,勤备好学。后到美国留学,在著名的沃顿商学院获商学学士学位,1909年归国。曾担任江苏财政司副司长.并改组裕苏钱庄,任江苏银行总经理。但他不屑于担任政府官职.于1915年6月以10万元注册,与庄得之创办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自任总经理。成立之初.上海银行只有10万资金和七个员工.是当时上海资金最少的银行,被同行讥称为“小小银行”。但陈光甫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将上海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私营银行之一,资产逾3亿元.并开创了数个第一:第一个提供银元、银两并用账户,方便顾客的银行:第一个提供礼券业务,为开此风气之先的银行;

  • 标签: 陈光甫 货币思想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上海银行 沃顿商学院 金融
  • 简介:中国钱币博物馆作为总行直属事业单位,在货币金银局的直接领导下,分工负责钱币的征集、保管、陈列、展览和研究、宣传工作,同时代管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主办《中国钱币》杂志。钱币博物馆、钱币学会、钱币杂志的工作,如何做得更好,如何更加贴紧当前的货币金银工作,为货币金融事业服务,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尤其是金融机构改革以后,我们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 标签: 中国钱币学会 博物馆 时代 事业 货币 陈列
  • 简介:一百年前,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政府的最后一位皇帝宣统时期,中国正处于风云变幻、社会即将发生大变革、清王朝摇摇欲坠之时。在这样一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此时新疆的金融是个怎么样的情况呢?笔者试作浅显的分析。

  • 标签: 新疆钱币 金融 封建王朝 清政府 中国 大变革
  • 简介:职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蜀汉承袭汉代官制,但因其国情,与汉制又不全相同.本文通过对刘备当益州牧、汉中王时的职官构架,蜀汉王朝职官以及地方职官等方面的分类总结统计,整理出了蜀汉职官制度的大纲和基本体系.最后,又指出蜀汉官制的特点,如多承汉制,相权过大,官宦子弟入仕太便,文官武称,高位低职普遍等等.

  • 标签: 蜀汉 职官制度
  • 简介:在世界货币体系中,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独具特色:它是15个国家的共同货币,其多年实行同法国货币保持固定汇率的制度,保证了这些国家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各参与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按照地域的不同,非洲l金融共同体法郎又分为西非金融共同体法郎和中非金融合作法郎。本文将要讲述的是中非金融合作法郎。

  • 标签: 金融合作 法郎 中非 世界货币体系 共同体 共同货币
  • 简介:票号是晚清道光初民间自发创办的金融机构。它起源于异地汇兑,为不同地区间资金调拨服务。山西票号分支机构遍及全国,经济实力也很强。按票号所在晋中地域来划分主要有平遥帮、太谷帮与祁县帮。早期的山西票号主要活动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因汇兑部分“京协饷”‘骊得以在财力和地域上的大拓展。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山西票号的日异昌、蔚泰厚和日新中三家。已在各地设立了众多分号,江苏苏州则是其中之一。

  • 标签: 山西票号 金融活动 清末民初 上海 金融机构 资金调拨
  • 简介:《历史档案》杂志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馆刊,创刊于1981年,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批准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在当时,它是全国唯一的一份既公布历史档案史料,又刊发学术论文的学术刊物。25年来,《历史档案》出版已逾百期,它作为档案馆展示馆藏档案的窗口,为史学研究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民族等各方面数百个专题史料,计1200余万字,其中有关货币金融的史料有23个专题,时间从康熙八年(1669)至1941年。这些原始档案翔实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货币史中诸多方面的情况,其价值是其它文献所不可比拟的。

  • 标签: 《历史档案》 档案史料 货币金融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建设 学术刊物
  • 简介:<正>汉代墓葬是目前出土数量最多的古代墓圹群体,大约有上万座,其中大批的随葬器物、墓室彩绘、砖雕、石雕,品类繁多,内泽广泛,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汉代墓葬中的文化遗存如此丰富,与其丧葬制度有着密切关系,《后汉书·成帝纪》中有诏曰:“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至于富者奢僭,贫者惮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政治、经济,伦理、宗教等一系列的诱

  • 标签: 丧葬制度 后汉书 封建社会 孔子 儒家思想 西汉中期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纸币的国家。北宋的交子、钱引,南宋的关子、会子,金代的交钞、贞祜宝券等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纸币。这些纸币流通行用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流通区域较小,影响不大。到了元代,元朝政府汲取宋、金王朝发行使用纸币200多年的经验教训,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纯纸币流通制度.实现了纸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禁止金银和铜钱的流通,

  • 标签: 元代 纸币流通 处置 地域性特征 人类历史 流通制度
  • 简介:一、开埠:贸易金融时代(1843-1864)160年前,一位法国冒险家如此描述黄浦滩:这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丑的地方.它那平庸的外貌具有一种令人可怕的单调乏味的气象。土地上没有一点树木.有一半淹在水里,差不多全部种上了庄稼,不计其数的污水间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低矮肮脏的茅屋.其实只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栅子。

  • 标签: 金融中心 中央商务区 上海外滩 冒险家 贸易体系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使制贩假币的行为在绝大多数地区得到了有效遏制,反假币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基层的实际情况来看,假币的收缴、鉴定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有一定数量的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 标签: 假币收缴 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鉴定管理 鉴定过程 反假币
  • 简介:按照货币学原理,进人流通领域的货币可分为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义称主币,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其作用主要有:担任小额交易之媒介;应付巨额收付之余数;便利日常买卖之找零。辅币一般用贱金属铸造,其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辅币具有有限法偿性,可与主币自由兑换。辅币是不足值货币,因此为防滥铸,不能自由铸造,而只准国家铸造。辅币制度是一国货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辅币 制度演变 近代中国 实际价值 自由兑换 货币制度
  • 简介:一、银两制度及其主要内容明后期的银两制度并不是由明朝某个皇帝诏定的一个制度而宣告诞生的。银两制度是经明后期数朝政府陆续颁定的一系列律令而构成的综合法规,其内容很广,主要包括以银两为法货单位;国家财政收支概以银两计算;规定白银货币的形制、分等、成色标准;规定银两与钱钞的法定比价等重要法规。其中,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基本确定白银本位货币地位的政策制度这两方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诞生的银两制度的要点所在。中国封建社会虽始终未能建立银本位制度,但在明后期,白银已成为当时社会实际经济生活中货币社会职能完备的

  • 标签: 银两 中国封建社会 形制 朝政 白银 明朝
  • 简介:银钱业的领券制度.是近代中国货币发行史上一项独特的制度。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曾对领券制度产生的源流做了初步的梳理。然而,现存关于领券制度的资料比较缺乏.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仅是提供一些基本情况.并谈点自己肤浅的看法。

  • 标签: 近代中国 货币发行 基本情况 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