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正>《江谦考古》一九八七年第二期刊载一件战国中晚期量器铭文。内容涉及楚国的历法、城邑、职官、量器等方面,史料价值甚高,周世荣同志已有专文研究,周文(杀隶)定矜慎,考释简赅,多有可采。一九八七年秋,笔者赴湘西开会,?次长沙,承周同志热情帮助,有幸摩娑铜原物,不但得以核对铭文若干文字笔书,而且识出“七月”合文,此后又形成一些看法,凡得十则,缀成此文,以做为对周文的补充,并藉此向周同志鸣谢。铜铭文五十六字,加上合文(享月、之日、二十、七月)整六十字,全铭(杀隶)定

  • 标签: 史料价值 古文字研究 补释 中晚期 考古研究 周文
  • 简介:古代铸器工匠文化水平有限,铭文中出现错字的现象是存在的。量器非玺印,使用方格不能成为伪器的证据。近年临淄出土的四件铜证明中国历史博物馆博所藏“右里”量器为真品

  • 标签: 右里 量器
  • 简介:<正>1986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在山东长岛召开第六届年会,湖南省博物馆的周世荣先生在一篇题为《湖南出土战国秦汉铜器铭文补记》的文章中发表了一件楚国铜的铭文,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得以看到这一宝贵材料。去年,周先生在《江汉考古》1987年2期上又发表了《楚(尹阝)客铜铭文试释》,吸取裘锡圭、李学勤、林澐、李家浩等多位学者的意见,对铭文做了很好的考释,但阅后感到有些问题

  • 标签: 铜器铭文 古文字研究 战国秦汉 山东长岛 楚国 李学勤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集安县是高句丽中期王都的故地,史迹极为丰富,其中著名的第十九代王广开土王的陵碑屹立在此地。作为中期的王都,据《三国史记》记载,从高句丽第十代山上王于209年将都城从桓仁迁到集安,当时的丸都以后,到第二十代长寿王427年将都城迁到平壤为止,有二百多年。属于这个时期或前后期的坟墓有一万多座。集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是明治十六年末(1883)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酒匈景信中尉带回日本的好太王陵碑的双沟加墨本。近年来,昭和47年(1972)李进熙认为碑文是经酒匈景和参谋本部有意窜改,在碑面上保留涂上石灰石而被窜改的文字。

  • 标签: 高句丽 比定论 朝鲜 历史研究 发展阶段
  • 简介:埃塞俄亚(前名阿西尼亚)帝国的海尔·塞拉一世皇帝(1892—1975,1930—1974年在位),原名塔法里·马康南,出身海拉尔王族家庭。孩童时由法国传教士授教,15岁人新式学校学习。曾任萨拉勒、锡达莫和哈拉尔总督。1916年发动宫廷政变,自任摄政王。

  • 标签: 埃塞俄比亚 末代皇帝像银币 海尔·塞拉-世皇帝 形制 收藏价值
  • 简介:<正>《尚书·舜典》说舜“同律、度、、衡。”孔疏:“律者,候气之管,而度、、衡三者,法制皆出于律。”认为这时已经把计量单位和声律相联系。但远古时代显然不可能对乐律和度量衡的关系理解到这种深度。《尚书》几经窜乱,这一说法的可靠性很成问题。因为如《管子·君臣篇》只说:“衡石一称,斗

  • 标签: 黄钟律管 汉代 度量衡 计量单位 容积 同律
  • 简介: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工艺文化史,无一不见器物中被赋人的人格化特质.翻阅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便可见中国器用的书卷与秀雅气:"管城子,中书君,悉为笔号;石虚中,即墨侯,皆为砚称",即把毛笔和砚台与人联系起来,"剑有干将莫邪之名;扇有仁风便面之号",宝剑和扇子也被拟人化了.从这一系列的名、字、称谓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知识分子崇尚道德修养,追求清高、孤傲、逸致的气蕴,他们借用高贵的器物来表达不与世事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安贫乐道、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高远心态.

  • 标签: 中国 人格化 玉器 图腾崇拜 礼制 民族文化
  • 简介:凡纪念币均有面值,属法定货币,只有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后方可发行。而纪念章不属货币的范畴,当然也无面值,凡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经当地的宣传出版部门批准后,可自行选择铸造单位铸造。古往今来有些纪念章,因纪念意义大,铸造少也十分珍贵。今年中国金币

  • 标签: 申奥纪念章 背面图案 收藏工作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