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契丹大字的重大发现齐晓光继199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契丹皇族耶律羽之墓发掘之后,又于翌年七月在耶律羽之家族墓地东侧约四里的另一处契丹显贵墓地中发现了一座大型墓葬。该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东西耳室、主室组成,全长34.7米。主室棺床前置有...

  • 标签: 耶律羽之 家族墓地 耳室 棺床 考古新发现 皇太叔
  • 简介:<正>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号辛楣,自署竹汀居士,晚年自称“潜研老人”。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乾隆进士,历官内阁中书、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上书房行走、詹事府少詹事。先后充任山东、湖南、浙江、河南主考官,督学广东。他在《潜研堂文集》中说:“官登四品,不为不达;

  • 标签: 修志 中国方志 县志 旧志 实事求是 考证
  • 简介:一、契丹考古材料是对辽史记载直接的补充和订正考古出土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对文献记载,也在多方面起积极参证作用。首先是出土的文字材料,如墓志铭之类,它直接补充订正历史记载。《贾师训墓志》记载了辽在宋辽边界地带设有特务机关。这在《辽史》里没有记载。《张世卿墓志》记载了辽代晚期的

  • 标签: 《辽史》 贾师训 辽代 宋辽 出土材料 中国通史
  • 简介:中国从司马迁作《史记》而下,史书中往往专门列有“平准书”或“食货志”,其中大都论及当时的货币,但这些都是从货币史、币制史的角度来写的,既不研究各种钱币之选材、重量、形态、制造、纹饰、文字,也不研究货币如何能耐用、怎样可防伪,因此这些并非是钱币学专著。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更迭。大大小小政权大多推出体现自己政权的钱币,在社会上当时新莽所遗的各种钱币,甚至更早的先秦钱币

  • 标签: 钱币学 政权 纹饰 史书 《史记》 司马迁
  • 简介:伯希和在学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欧洲东方史研究领域是出类拔萃的,而且他在日本都享有极高的荣誉。然而,大部分日本学者开始得知“伯希和”这三个字,仅仅是在伯希和从中亚凯旋归来之后。正如敦煌学界所普遍熟悉,伯希和先回到河内,

  • 标签: 日本学者 伯希和 汉学 品评 敦煌学
  • 简介:我国发明的印刷术,特别是活字印刷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三大里程碑之一(另两个是文字和互联网),对世界文明总结、传播、交流、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自11世纪40年代汉人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以来,迄今未见宋元时期的汉字活字版文献。有些问题如运用广泛的木活字印刷术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发明的等,也因缺乏早期的记载而不甚了了。这就需要大家多方努力去挖掘、研究。

  • 标签: 活字印刷术 文明进程 世界文明 40年代 宋元时期 发明
  • 简介:甘肃是我国最早开展考古工作的省区之一。也是中西文化交流最早发生的地区。这里古文化遗址众多,类型多样。为充分展现甘肃地区考古发现成果,向新中国六十华诞献礼,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鲲鹏之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甘肃重大文物考古发现展”,于2009年12月29日在甘肃省博物馆隆重推出。

  • 标签: 甘肃地区 考古发现 文物局 鲲鹏 甘肃省博物馆 文物考古研究所
  • 简介:<正>一、关于文明时代的基本特征和标志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文明时代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可概括为:1.经济上的特征:(1)铁器(铁剑、铁犁、铁斧)的使用;(2)私有财产的出现;(3)商品生产阶段的开始;(4)出现了金属货币;(5)生产者之间的中介阶级商人的出现;(6)出现了作为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的奴隶劳动;(7)城市的出现。

  • 标签: 中原地区 山东龙山文化 东夷族 中国古文 氏族部落 历史贡献
  • 简介:江苏宜兴古名荆溪,又名阳羡。其地东南大约13公里的丁蜀镇,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陶瓷产区之一,其地所产的紫砂陶器独具特色。这种紫陶系用当地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被称为“泥中泥”的特殊陶土烧制而成的无釉陶器。其色绛紫,其光幽深而含和,情调温文雅逸。但硬度甚高,叩之有金属声,能接近文火而无炸裂之虞,透气性良好而不渗漏,用作茶具能保持茶的色香味不变不馊,颇受世人特别是文人雅士的钟爱。

  • 标签: 陈曼生 阳羡壶艺 曼生壶 紫砂陶器
  • 简介:2001年12月8日,由哈佛燕京学社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文化研讨会第十六届年会在哈佛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考古学与中国文明的再发现——纪念张光直教授学术研讨会”。在“张光直教授的考古学贡献”专题演讲中,有六位学者发言,他们就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和张光直教授对中国考古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此次以中文为工具的考古学讲座,吸引了大量听众,引起很大反响。为了能够让读者及时了解演讲的内容,征得作者同意,我们特编发这组文稿。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组文稿,使学术界对张光直教授的考古学贡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考古学和中国文明的研究。

  • 标签: 考古学 中国文明 教授 燕京 贡献 纪念
  • 简介:2005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暨云南省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维修研讨班开幕式在云南剑川县沙溪镇举行。出席仪式的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迪努·本巴鲁教授,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龙炳颐等。

  • 标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化遗产保护 云南省 工程 颁奖仪式 古迹遗址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开展了一些列重大纪念活动。7月7日至9月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是第一个重大活动。这一展览是根据中央[2005]4号文件精神,由中央宣传部等中央七部委和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承办,国家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协办。展览推出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取得了圆满成功。

  • 标签: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展览 胜利 主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简介:  2005年隆冬时节,带着浓浓的墨香,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与内蒙古文物局联合出版的一书,摆到了读者的面前.这部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考古著作,由内蒙古20多位从事文物考古、博物馆研究的学者写成.……

  • 标签: 考古发现 纪实出版发行 草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