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正>新莽时期的“货泉”钱出土和传世品种类很多,如就所见,钱径有大有小,钱郭有厚有薄,内郭或有或无,或单或双,外郭成宽或狭,或平或斜。并且有文、传形、合背、合面、上星点、下星点、面星点、背星点、孔决文、背四出等很多类型。但是,我们在清理千余枚窖藏“货泉”时,发现了一枚笔“货泉”(见图),尚未见于史书记@。这枚笔“货泉”形状与一般“货泉”相同,有内外郭,钱径2.3厘米,郭厚0.11厘米,穿宽0.6厘米,2.6克,“货泉”二字皆为篆书,“泉”字也是中直断为二。与一

  • 标签: 新莽时期 星点 古代钱币 外郭 窖藏 品种
  • 简介:《唐勒》作者为“唐勒”,论者或以为“宋玉佚赋”,不可信。原整理报告在竹简编联上有问题,本文依据“反趋逆趋”、“入日”三例与“义御有三”相照应,以御术三境界为线索编分章。考释结论主要有:“免”应释“骛”;“夜囗夕日而入日蒙氾”为日夜兼程,绕天一周,与“月行而日(动)”相照应;“骛若归风”乃以鸟乘归风状骏马飞奔,不必读归为“遗”;“义御”为驾御艺术境界之分。

  • 标签: 唐勒 竹简编联 义御
  • 简介:前不久,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收集到一枚民国时期在浙江嵊县出土的金代银锭(彩5上)。据以前公布的考古资料,金代银锭在内蒙、甘肃、陕西、北京、河南、山东、山西、黑龙江等地均有出土,但是,在浙江地区,尚属首次。

  • 标签: 银锭 金代 中型 钱币博物馆 民国时期 考古资料
  • 简介:宋代宫内庆典,常有分送金银钱的习俗。北宋金银宫钱基本沿用年号钱文,如崇宁元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室、靖康通宝等等。其中最精美的是绍圣通宝楷书旋读小平银钱,最珍贵的则首推靖康通宝小平银钱,以前仅张叔驯旧藏一品,今存美国。十多年前发现了第二枚。南宋宫钱分

  • 标签: 南宋 万寿宫钱 钱文 形制
  • 简介:<正>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枚一斤八两铜权(图1),通高4.2、底径2.9厘米。体呈扁圆形,桥形钮,饼足,环腹由右向左刻铭“官平秤槌(锤)一斤八两”九字(图2),足底刻一“平”字。实测权重332.4克,

  • 标签: 单位量 东汉 度量衡器 西汉 杆秤 标称值
  • 简介:本文所要介绍的五宝塔,据说是“早年从北方黄河沿岸某地流失”,由西安的王崇仁先生于2007年自海外回购,无年款;从形制上判断,五佛舍利塔应属于某一舍利塔地宫中的遗物;舍利塔由大小递减、质地不同的五个独立的塔依次套接,以及四尊单体石刻天王立像组成(图一)。

  • 标签: 舍利塔 佛像 法身 佛塔 2007年 黄河沿岸
  • 简介:为探讨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仿生膜对碳酸盐石材的保护作用,采用仿生合成技术,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有机模板,能过壳聚糖调控二氧化硅颗粒的生长,在碳酸盐石材表面仿生合成得到了一层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保护膜,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检测评价,并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膜的结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具有优良的耐酸、耐污性能,提高了膜层的抗冻融性和耐热老化性能,并保留了石材原有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膜改善了单一二氧化硅膜的开裂问题,且该保护膜与石材基体结合紧密、膜层薄,小影响石材外脱,是一种良好的碳酸盐石材保护材料。

  • 标签: 碳酸盐石材 仿生合成 壳聚糖/二氧化硅复合膜
  • 简介:“佛化新青年”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以改造旧佛教、创造新佛学为目的,以佛法为本、兼收西方文化并以之为用的佛界革新青年。他们在宣传和肯定新文化的同时也用佛法批评“统摄”之。“佛化新青年”激进与保守兼具的新佛学理论,尽管存在不足,但仍有其文化价值。近百年来,如何兼融中西文化,创造出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和国民进步的新文化体系一直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文化问题,因此,多方借鉴对今人来说十分必要。

  • 标签: 佛教 新文化 保守 激进
  • 简介:一、三星堆祭祀坑向鱼凫靠拢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器物出土时,我有幸参加了年底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会上放映了两坑器物出土的录象。当黄金杖的特写镜头显示出杖上镌刻的带冠人头象和一对鸟、一对鱼时,鱼鸟掠过的印象,使我一闪念想到了鱼凫氏。这种感觉并非我一个人所有,大家会后小议,都有这种意想,只不过出自慎重,谁也没有提出坑内器物属于鱼凫氏的主张。

  • 标签: 三星堆祭祀坑 学术讨论会 鱼凫氏 文字资料 考古学
  • 简介:“二证据法”的提出推动了古史研究和考古学研究的发展,但是对此方法的滥用也招致了批评之声。对考古学学科特点和考古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梳理,可以证明“二证据法”应用于中国考古学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而有关西方考古学不使用历史文献以保持“纯洁性”的观点是一种误解。本文分析了考古学研究在使用“二证据法”过程中存在的“滥用”和“不用”现象,指出该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范畴和操作程序,认为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和严谨的态度采用包括“二证据法”在内的一切有效的方法,推进中国考古学的新发展。

  • 标签: “二重证据法” 考古学研究 反思
  • 简介:200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一年,也是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推动文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文物工作对于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所提出的各项任务的顺利落

  • 标签: 《文物保护法》 中国 国家文物局 工作计划
  • 简介:《新疆钱币》1999年第4期载有胡桂珠先生的《新疆红钱减与钱银比价》一文(以下简称《胡文》)。阅读之后认为红钱的减与钱银的比价都应以当朝铸的钱与银比价才真实和确切。

  • 标签: 《新疆红钱减重与钱银比价》 中国 古钱学 铸造 形制
  • 简介: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是我国首个遗址保存在恒温恒湿环境的博物馆,但遗址表面仍然析出了硫酸钙(CaSO4·2H2O)。本研究通过对汉阳陵13号坑封闭展厅内环境温湿度、土壤蒸发量、遗址本体及地下水可溶盐的长期监测分析硫酸钙(CaSO4·2H2O)产生原因。结果表明,13号坑环境湿度长期保持100%,由于遗址表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空气中水分子在土壤表面不能转化为液态水返回到土壤中,而随着土壤水分蒸发遗址表面土壤溶液浓度逐渐增大,溶液中离子相互发生反应在遗址表面析出白色的硫酸钙。

  • 标签: 遗址 环境 可溶盐
  • 简介:为纪念成都永陵(王建墓)考古发现60周年,从2002年9月26日至11月2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化局、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四川省历史学会主办,成都永陵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四川博物馆、四川省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院协办的“永陵考古发现60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成都举行。

  • 标签: 考古发现 文物考古 四川省历史学会 考古研究 纪念活动 历史文化
  • 简介:河北容城杨继盛忧国忧民,嫉恶如仇,忠肝义胆,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是为读书人之楷模。河北博物院度藏有常州恽氏《杨继盛传》册,从未付梓,不见著录。文章刊发了全文,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考略。

  • 标签: 杨继盛 恽绍芳 恽日初 恽宝惠 考略
  • 简介:在本期《南方文物》“两两利、文明重光”栏目中选登了《浙江余杭星桥后头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和《广东省韶关市矮石墓地发掘简报》三篇简报。

  • 标签: 发掘简报 良渚文化 墓地 浙江 余杭 文明
  • 简介:敦煌初唐卷子本裴注《史记·管蔡世家》残卷之附篇前、后,有两大段包括两个相同的“太史公曰”在内的重复之文,又,附篇增衍“曹叔振铎世家”一题。敦煌本此卷这两处重大文字错误,乃因附篇拼补入卷所造成。敦煌本《管蔡世家》中误之文和增衍的附篇之题,后为司马贞《索隐》所据本、北宋景祜本《史记》相继沿存下来,而又有所变易。初唐盛唐至北宋这三个重要阶段有代表性的《史记》传本文本之同异,既显示出《史记》夹注本之传承有绪,又反映该本在不同时期的重要特点。

  • 标签: 《史记·管蔡世家》 敦煌本 《索隐》本 景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