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1月26日.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总馆长马丁·罗特教授、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总馆长克劳斯·施伦克教授一行对国家博物馆进行了友好访问。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会见了德国客人,双方就即将举行的“启蒙的艺术“展览开幕活动安排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 标签: 德国 代表团 国家博物馆 艺术收藏 驻华大使 友好访问
  • 简介:根据中坦文化交流协定,应坦桑尼亚自然资源与旅游部的邀请,国家文物局组成中国文物代表团,于2001年10月30日至11月10日,对坦桑尼亚进行了友好访问

  • 标签: 坦桑尼亚 中国 文物代表团 文物工作 国际合作
  • 简介:8月24日,井冈山秋阳高照、红枫似火。热情淳朴的井冈山人民迎来了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殿下。在井冈山市长王建平、常务副市长刘兰芳、市委宣传部长刘文兰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诗琳通公主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认真仔细地听取了讲解,并不时用泰文快速地做着笔记。她对井冈山斗争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就心中的疑惑之处提出了问题,通过翻译,她得到了详尽的回答。

  • 标签: 泰国 公主 诗琳通 井冈山 博物馆 参观活动
  • 简介:<正>《江谦考古》一九八七年第二期刊载一件战国中晚期量器铭文。内容涉及楚国的历法、城邑、职官、量器等方面,史料价值甚高,周世荣同志已有专文研究,周文(杀隶)定矜慎,考释简赅,多有可采。一九八七年秋,笔者赴湘西开会,?次长沙,承周同志热情帮助,有幸摩娑铜原物,不但得以核对铭文若干文字笔书,而且识出“七月”合文,此后又形成一些看法,凡得十则,缀成此文,以做为对周文的补充,并藉此向周同志鸣谢。铜铭文五十六字,加上合文(享月、之日、二十、七月)整六十字,全铭(杀隶)定

  • 标签: 史料价值 古文字研究 补释 中晚期 考古研究 周文
  • 简介:古代铸器工匠文化水平有限,铭文中出现错字的现象是存在的。量器非玺印,使用方格不能成为伪器的证据。近年临淄出土的四件铜证明中国历史博物馆博所藏“右里”量器为真品

  • 标签: 右里 量器
  • 简介:2018年6月11日,王春法馆长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弗吉尼亚美术馆馆长亚历山大·纳哲斯先生。纳哲斯先生表示,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藏品,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美国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将有助于美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灿烂历史,特别是百年来的发展历程。

  • 标签: 弗吉尼亚 美术馆 美国 馆长 中国国家博物馆 历史文化
  • 简介:<正>1986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在山东长岛召开第六届年会,湖南省博物馆的周世荣先生在一篇题为《湖南出土战国秦汉铜器铭文补记》的文章中发表了一件楚国铜的铭文,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得以看到这一宝贵材料。去年,周先生在《江汉考古》1987年2期上又发表了《楚(尹阝)客铜铭文试释》,吸取裘锡圭、李学勤、林澐、李家浩等多位学者的意见,对铭文做了很好的考释,但阅后感到有些问题

  • 标签: 铜器铭文 古文字研究 战国秦汉 山东长岛 楚国 李学勤
  • 简介:2018年5月23日,王春法馆长会见了到访的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馆长雷诺·沃康摩尔博士。王春法馆长对雷诺馆长一行表示欢迎,并向客人简要介绍我馆情况,希望我馆与世界各国博物馆开展交流,也向各国优秀展览敞开大门。雷诺馆长表示,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致力于增进列支敦士登与中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 标签: 国家博物馆 列支敦士登 馆长 雷诺 王春
  • 简介:<正>《尚书·舜典》说舜“同律、度、、衡。”孔疏:“律者,候气之管,而度、、衡三者,法制皆出于律。”认为这时已经把计量单位和声律相联系。但远古时代显然不可能对乐律和度量衡的关系理解到这种深度。《尚书》几经窜乱,这一说法的可靠性很成问题。因为如《管子·君臣篇》只说:“衡石一称,斗

  • 标签: 黄钟律管 汉代 度量衡 计量单位 容积 同律
  • 简介:易溶盐反复结晶产生的体积膨胀,会对土遗址特别是土遗址表面迹象造成破坏,因此,以易溶盐的含量多少判断其干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易溶盐含量对秦陵陪葬坑土遗址的影响,开展安全含盐问题的探究。将Na2SO4/NaCl质量比为1∶1混合盐掺入重塑土样中,经气候箱老化后,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测定盐胀面积判断土样被破坏的程度,结果表明含盐超过0.1%,就会导致盐胀面积突然增加,这一指标的获得以及本次实验研究中提出的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测定土壤表面盐胀面积评估盐害的方法,为土遗址开展进一步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提出了初步依据和新的研究方法。

  • 标签: 土遗址 秦陵陪葬坑 易溶盐 安全含盐量 盐胀 超景深显微镜
  • 简介:本文通过将郾客铜与楚简文字对比,认为郾客铜中的""字当隶定为"",读为"故",并将包山68号简释为"耆州"的"耆"字改释为"",此字可能为楚文字中"故"的专字,进而对郾客铜铭文中仍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以待考古学的进一步求证。

  • 标签: 楚郾客铜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