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为探讨用含氟聚合物FEVE和HDI三聚体对纸质文物进行加固保护的有效性,用FEVE树脂溶液和HDI三聚体对纸质文物加固保护后,分别进行了拉伸强度、光泽度、耐酸水解性及抗干热老化性等一系列试验,并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FEVE(浓度5%)和HDI三聚体(浓度20%)对纸质文物的加固保护后,提高了纸张的机械强度,缓解、抑制了酸和热对纸质文物的侵蚀,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含氟聚合物 加固 保护 纸质文物
  • 简介:为对陕西户县大王镇庙底沟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进行保护,在用X射线衍射测得表面风化物的成分及对彩陶含湿量测定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30%、20%、10%、5%)四元含氟共聚物(F4-SS)溶液进行加固防护处理,观察加固后彩陶的外观颜色,机械强度、吸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F4-SS溶液加固处理后,彩陶的机械强度显著提高,外观颜色没变化,孔隙水蒸气通道无影响;5%-25%F4-SS用于酥松彩陶加固保护、5%-10%F4-SS用于硬质彩陶的表面防护处理,效果显著.说明F4-SS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彩陶的保护.

  • 标签: 含氟聚合物 新石器彩陶 颜色 强度
  • 简介:在可以导致文物、艺术品及历史档案资料品质退化的儿种环境因素中,浓度较低的气态悬浮分了污染物甲醛对文物是最具潜在破坏性影响。在光、热等物理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其形成的复合污染对文物的破坏作用更强,而就其对不同种类文物的影响的规律性研究目前尚缺少基础数据。因此,本研究采用聚苯胺膜修饰的石英晶振片电极(简称复合电极),结合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方法,对微环境中不同浓度的甲醛进行了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电极对甲醛有较好的响应信号,复合电极频率变化值与时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并且随甲醛浓度的升高,复合电极频率下降速度增加,频率变化值增大。研究还发现,甲醛的浓度值与频率变化值也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可以推算文物保存环境中挥发性气态分子污染物甲醛的含量。本方法可以对文物保存环境中甲醛浓度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为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依据。

  • 标签: 石英晶体微天平 甲醛 检测 评价
  • 简介:博物馆经费不足是困扰博物馆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作为一种特殊性的文物资产,博物馆资产经营是由其资产的属性所决定的。博物馆资产既包括各种财产,也包含财产权利;表现为财产、债权和各种权利以及知识形态的经济资源。如博物馆藏品复制品授权许可使用费、门票收入等财产权利所产生的收益权,就可以用作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博物馆资产证券化在有效地解决博物馆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同时,依然保留了博物馆资产的所有权;而且,又盘活了博物馆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有利于国有文物资产的保值增值。

  • 标签: 博物馆融资 资产证券化 博物馆资产
  • 简介:文献中汪汉地区存在“有南赤龙”与“有南之国”的传说,但没有受到学者充分的重视.近年来,叶家山、文峰塔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揭示出周代曾固与周代“南”氏、南土之间的关系.使得重新检视“有南之国”传说变得具有价值。分析传世文本,可见此传说内容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与南土有关,二是与商人有关。理解湖北地区两周时期的考古发现时,在充分重视曾国与西周王室之间的密切关系之外.还要注意这个地区的商要素。虽然还不太清楚其中的关系和机刺。但商要素在这个地区的存在和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本研究的文献主证是明清时期的晚期文献,这类文献如何在考古学中加以应用,目前的讨论不多,学者一般会弃而不用。但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文献方面的理论探索工作也应该有相应的推进。本文尝试以“有南”相关问题的文献利用为例,对考古学研究中晚期文献的“可信”与“可用”、适用性与使用路径等问题加以初步探讨。

  • 标签: 有南氏 有南赤龙 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