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9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外国钱币收藏界无人不知美国克劳出版社(KrausePublications,KP:700E.StateStreet,Iola,WI54990-0001)和(StandardCatalogofWorldCoins,SCWC).克劳出版社创办人、董事会主席切特·克劳(ChesterL·Krause)1923年12月出生于美国西部威斯康星州艾奥拉小镇农户家,是六个孩子中最小的.

  • 标签: 出版社 克劳斯 标准目录 钱币收藏 美国 中国
  • 简介:美国紧邻纽约曼哈顿闹市的纽约湾.有两个小岛:自由岛和爱立岛。自由岛上高大的自由女神像是美国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游客们首选的观光重点。而其旁边的爱立岛则以拥有大型的国家纪念馆——移民博物馆著称。2004年旅美探亲期间,我曾搭乘游船分别游览了这两个小岛。在爱立岛的移民博物馆内,意外地见到一些来自中国的货币,引起了自己的极大兴趣。

  • 标签: 美国爱立斯岛 移民博物馆 中国货币 货币陈列 “嘉庆通宝” 清代宝云局
  • 简介:罗敦(1834—1904年),1859—1904年在位.柬埔寨国王安东的长子。在暹罗(泰国)长大、受教育。1859年,其父逝世后回国继位。1861年其弟西伏塔起兵争位,出逃马德望,次年赴曼谷求援,得暹罗之助返回首都乌东。

  • 标签: 柬埔寨 诺罗敦 法郎银币 文物考古 钱币学 图案设计
  • 简介:<正>“阿伦木”,又作“姥弄苏木”、“鄂伦苏木”、“敖伦索木”,系蒙古语音译,意为“许多庙宇”。阿伦木古城,俗称“赵王城”、“五英雄城”.其遗址位于北纬42°,东经110°.行政区划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古城座落在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东北约30公里、黑山西侧的南缓坡上。南临艾不盖河,

  • 标签: 古城遗址 内蒙古 百灵庙 乌兰察布盟 达茂旗 蒙古语
  • 简介:一、发现与调查那台为蒙古语,意为"松树坡"。1980年秋巴林右旗博物馆在考古调查中发现,那台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巴彦汉乡那台村,坐落在查干木伦河西岸。遗址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000米,总面积150万平方米左右。遗址中间被乌兰沟隔断,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台地,西部是斜坡地。那台村居于遗址东部,对遗址人为破坏严重,再加上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文化层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地表散布许多陶片和石

  • 标签: 那斯台遗址 巴林右旗博物馆 兴隆洼文化 陶片 考古调查 圈足
  • 简介:鄂尔多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进入秦代,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逐匈奴,修长城、通直道。到了汉代,卫青大败匈奴的“河南战役”、“昭君出塞”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此,伴随着西汉王朝的移民农垦政策,大举在鄂尔多地区建城设县,形成了中原王朝对鄂尔多的第一次大开发浪潮。本文通过考古资料与文献的相互印证,分析汉代城址的分布、城址与长城、城址与秦直道、城址与昭君出塞的关系,进而透视汉代鄂尔多地区的大开发与大繁荣。

  • 标签: 汉代城址 汉长城 秦直道 昭君出塞 鄂尔多斯地区
  • 简介:美国绝对是一个博物馆大国。美国建国的历史不长,传统文化的积淀不深,没有与四大文明古国(或六大文明古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相抗衡的资本,叉不甘心于仅仅做一个经济、军

  • 标签: 美国 博物馆事业 管理机制 历史文化 中国 文物保护
  • 简介:《鄂尔多式青铜器》一书中收录一件晚商时期的龙首匕,编号为E·220①。出土地点不明,传出鄂尔多。此后学者们对这件器物的认识基本依从本书,将其归入鄂尔多青铜器或者北方系青铜器,没有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本文试从现有考古资料入手,对这件器物的功用及其他问题进行研

  • 标签: 出土地点 环钮 考古工作 夏家店上层文化 殷墟文化 青铜文化
  • 简介:美国历史博物馆内有一个邮政厅,展览美国早期的邮政上所用的物品。人类的通讯有好几种方式,最基本的应该是个人对个人的通讯,而面对面的会话,则是其基本的形式。但与遥远相隔的人的会谈的方法,此后也逐渐被开发出来。这便是邮政和电信、电话。该博物馆对这些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作了极精彩的展示,就是贝耳曾经用过的电话线,也保存其原状,同时还可以做有趣的实验。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

  • 标签: 美国 邮政博物厅 邮政制度 邮局 邮筒 邮袋
  • 简介:<正>1990年5月,内蒙古文化厅派我和李逸友先生陪同日本国泛亚细亚文化交流中心会长江上波夫、理事长森住和弘一行五人,到阿伦木古城遗址考察.阿伦木古城遗址,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东北约30多公里处。据有关文献及《王傅德风堂记》碑文记载,阿伦木古城为元代的赵王城,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 标签: 古城遗址 内蒙古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址 乌兰察布盟 考察
  • 简介:景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并非拘泥于单纯的传播教义,而是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方法,其重要手段之一便是行医。汉籍文献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景医的个案,但是景教徒善医已成学界共识,并且前人也已经考证出僧崇一等几个景医。本文通过对景教碑中“艺博十全”的重新解读,明确提出景教碑中“伊”也是一个景医。

  • 标签: 景教碑 伊斯 景医 十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