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他母亲对小儿子朱橚的培育极为重视,母亲的言传身教、朴实善良、资深远见对他影响极深。孩提时的朱橚聪明机智、勤学好问、抱负远大,长大后更想造福桑梓、流芳万世。

  • 标签: 朱橚 医学 植物学 青铜造像
  • 简介:全文主要依据考古调查、发掘记录对明朝封藩洛阳的伊、福王及其后裔作了一些考证和研究,颇具资料价值。

  • 标签: 墓志 明藩洛阳王 考古工作 明朝
  • 简介:福王朱常洵,《明史》有传。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代孙,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母郑贵妃(1)得宠于神宗。郑贵妃曾数次陷害朱常洛,想废掉朱常洛的太子地位,使其生子朱常洵继承大统,因神宗顾忌臣下非议而作罢,但“爱屋及乌”,封常洵为“福王,婚费至三十万,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下诏赐庄田四万顷”。据说朱常洵体重有360多斤,行走笨拙,李自成陷洛阳,奔逃不及,隐匿迎恩寺被捉处死。之后,福王的的王宫被焚,葬地不明,为史家留下了悬念。

  • 标签: 墓志 明朝 福王 朱常洵 遗址
  • 简介:彭州西北部高山和丘陵区,分布着明代蜀藩宗室墓,为砖石墓葬;其规模大、堆土高、内涵丰富。这些墓在彭州诸多墓葬中占有突出的位置,有典籍记载和实物佐证。已知的有二郡王、二郡主、二县主墓等,为研究明代蜀藩宗室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标签: 宗室 墓葬 藩王 明代 述略 西北
  • 简介:中国的艺术传统和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先哲智慧的结晶.中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奇特的艺术.书法艺术在数千年继承、发展及开拓、创新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位又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师.在明末清初的书坛上,就有一位最具个性,独领风骚的书法大师--铎.

  • 标签: 王铎 书法艺术 创新精神 草书 行书
  • 简介:湖北钟祥发掘的明代梁庄墓是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藩墓葬,梁庄朱瞻为仁宗之子,永乐22年(1424年)册封为梁,宣德四年(1429年)就国,正统六年(1441年)薨,属于明代前期墓葬.该墓随葬品非常丰富,是明定陵发掘以来宝物最多的陵墓.正如整理者指出的,'大量的金玉珍宝,其数量之多,制作之精美,居已发掘的亲王墓之首①.'

  • 标签: 大帽 曳撒 清三代 万历帝 元明 冠帽
  • 简介:一燕刀形制划分1.研究意义历来学者对燕刀币形制划分的意见相对统一,仅是细致程度有别,如石永士的“Ⅵ式法”,张弛、黄锡全等的“三型(期)法”等,影响都比较大。这些分型方法主要是在刀有弧折和方折(即磬折)之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后来的学者们从弧折刀中分离出刀柄线不伸入刀身或仅伸入一点的品种,建立甲型(早期)刀的概念。

  • 标签: 明刀 尖首刀 针首刀 燕刀 黄锡 背文
  • 简介:<正>1980年3月,我队配合驻洛解放军基建工程,于洛阳东郊史家湾村北清理墓一座。该墓形制较大,保存完好,出土遗物比较丰富。兹简报如下:一墓葬结构墓葬地表无封土,墓底距地表5米,正南北向。由墓室、甬道、门楼和斜坡墓道组成。建筑材料以砖为主,砖长28、宽15、厚6厘米。门楼覆瓦。墓门及封门构件,取用石材.基道由封门石处起坡,显有台级。

  • 标签: 明墓 墓葬结构 洛阳 青花 图版 出土器物
  • 简介:明代《戈氏墓志》现藏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本文根据墓志记载,参考有关史料,考证了墓主戈氏及其夫君山西按察副使刘泾的生平及家世。墓志所载部分内容,对史书、方志有纠误、补缺、印证之作用。

  • 标签: 戈氏 刘泾 军户 明代 墓志
  • 简介:近年在我馆收集的一批文物中,有几件形制较大的青花盘,其中两件造型、纹样、风格与薛翘、刘劲峰同志介绍的青花盘(见《江西出土的明万历外销青花瓷盘》,载《江西历史文物》1985年1期)基本一致;另有三件的青花盘则有不同,特别是一件绘有山水人物的青花盘更属少见,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历史文物 菱花口 明万历 圈足 窑裂 人物纹
  • 简介:2006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在北京飞碟靶场发现的一座明代宦官墓(M4)进行了异地保护。迁建地点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田义墓宦官博物馆。复建后的M4在经过2007年的雨季后没有发生阴漏.证明此次迁建工作是成功的。本文对这一迁移保护过程作了简要记录。

  • 标签: 明代 石室基 迁移复建 文物保护
  • 简介:<正>文征泥金小楷《孝经》,册页,墨笺本。页高30厘米,宽16.7厘米。除边净高20厘米,宽9.7厘米。共二十四页,每页六行,行有竖暗格,每行13字,计小楷1825字,每字见方约1厘米。首页第一行“孝经”下钤“停云”白文印一方。末页识“嘉靖甲午春社文徵书”,下钤“文征印”白文印一方,末行钤“兰陵缪氏珍藏”、“兰陵文子收藏”、“公孙长子大有因缘”朱文印三方。民国时期,内江余切得以收藏,民国癸酉年重印精裱。现藏内江县文化部门。文征(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等。长洲(今

  • 标签: 文征明 小楷 泥金 《孝经》 内江 白文
  • 简介:十三陵陵区周围有一道屏障,如同一个院落的院墙。这道墙,建于明朝,时称边城,周围设有二门、十口,它和陵区其它建筑一样,是陵古建群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座宏伟的建筑,经历了五百七十多年的沧桑岁月,长期的雨水浸蚀和战乱破坏,今只存部分残墙及遗迹。

  • 标签: 明陵 边墙山口 军事装备 中国 名胜古迹 防御措施
  • 简介:银行是中国早期的商业储蓄银行.也是最早的华资发行银行之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春由袁鎏、朱佩珍、吴传基、李厚垣、方舜年、严义彬、叶璋、周晋镳、虞洽卿、陈熏十人发起,呈请清政府度支部、农工商部核准,发给执照。同年9月11日(八月十六日)在上海英租界江西路43号正式开业。由于发起者都是清一色的宁波人.故以四(宁波府的别称)为行名,作为旅沪甬商经营的金融机关。总董周晋镳,总经理陈熏,协理虞洽卿均为商界著名的头面人物,

  • 标签: 四明银行 风潮 挤兑 纸币 商业储蓄银行 中国早期
  • 简介:明代书法是继宋、元帖学书法的又一发展阶段。明代的书法,仿古之风很盛。明代历朝皇帝和外藩诸,大都爱好书法,以书法自娱,导致全国帖学大盛。以沈度、沈粲为代表的、规整一律的“台阁体”书法,由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赏识和推崇,沈度竟被明成祖朱棣夸称为“我朝的王羲之”,一时竞相行效,学书者甚多,逐渐形成俗的风气,使书法日益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台阁体”的泛滥,

  • 标签: 朱棣 明代 风气 明成祖 书法 封建统治者
  • 简介:银行全称为四商业储蓄银行,创立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十六日,由发起人袁鎏等呈准清政府度支部和农工商部注册,发给执照后开业。定资本总额为一百五十万两。总行设上海宁波路,在上海南市民国路、南京杨公井、宁波江北岸和汉口特三区鄱阳街设有分行,在上海静安寺路设有支行,办事处有上海城内和南京下关两处。开业时的总董为周晋镳,陈薰任总经理,虞和德任协理。至民国十年

  • 标签: 四明银行 光绪三十四年 资本总额 总董 周晋 储蓄银行
  • 简介: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明代墓地,位于兴庆区西北、唐徕渠东侧,南距海泽路约500米,西距唐徕渠约100米。该地原为银川北郊红花乡北塔七队村民的居民点和稻田区,后经银川市某集团开发为“海宝西区商住楼”。2003年6月,该工地在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了墓葬遗迹,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银川市文管处闻讯立即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

  • 标签: 银川市 兴庆区 发掘简报 宁夏 文物考古研究所 明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