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古代麻江型铜鼓的成分、工艺和矿料来源及麻江型铜鼓与遵义型铜鼓的发展源流关系,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谱分析、金相显微镜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等方法,对所取4面砷麻江型铜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为Cu-Sn-As-Pb四元合金。同时结合文献研究可知,古代麻江型铜鼓中砷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含量较高。将该4面麻江型铜鼓与砷遵义型铜鼓进行成分及铅同位素比值对比及地缘、矿产进行相关研究可知,砷的两种类型铜鼓存在着一定的源流关系,并且砷的两种类型铜鼓的矿料可能来源于云南文山地区与广西百色地区一带。

  • 标签: 冶金史 麻江型铜鼓 遵义型铜鼓 Cu-Sn-As-Pb四元合金
  • 简介:为探讨用氟聚合物FEVE和HDI三聚体对纸质文物进行加固保护的有效性,用FEVE树脂溶液和HDI三聚体对纸质文物加固保护后,分别进行了拉伸强度、光泽度、耐酸水解性及抗干热老化性等一系列试验,并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FEVE(浓度5%)和HDI三聚体(浓度20%)对纸质文物的加固保护后,提高了纸张的机械强度,缓解、抑制了酸和热对纸质文物的侵蚀,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含氟聚合物 加固 保护 纸质文物
  • 简介:9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日本共同保护大明宫元殿遗址工程竣工仪式在西安元殿遗址广场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文物保护司司长顾玉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井出敬二公使、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木村信雄所长及西安市政府、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相关领导出席竣工仪式。

  • 标签: 工程竣工 保护工程 大明宫 遗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家文物局
  • 简介:海(1886-1967),俗姓龚,名学光,字辑熙,四川省绵竹县人。从婴儿到青年都处在清光绪西太后(慈禧)专权时期。日往月来,清廷政治越趋腐败,国势日益垂危。正当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时候,海已经成为年届二十、血气方刚的热血男儿。此时,他毅

  • 标签: 能海法师 龙兴寺塔 佛教文化 彭县
  • 简介:本文叙述了我国西北地区探测发现的铅白(类)、角铅矿、碱式硫碳酸铅、硫酸铅、氯化铅、羟基氯化铅、磷氯铅矿-砷铅矿(类)等九种铅白色颜料。它们在我国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它们可能来源自矿物,也有可能是人造的。天梯山石窟有丰富的铅颜料品种;麦积山石窟大量使用磷氯铅矿-砷铅矿类颜料,是上述石窟使用颜料特征之一。

  • 标签: 石窟 壁画 彩塑 颜料 铅白 硫酸铅
  • 简介:为对陕西户县大王镇庙底沟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进行保护,在用X射线衍射测得表面风化物的成分及对彩陶湿量测定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30%、20%、10%、5%)四元氟共聚物(F4-SS)溶液进行加固防护处理,观察加固后彩陶的外观颜色,机械强度、吸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F4-SS溶液加固处理后,彩陶的机械强度显著提高,外观颜色没变化,孔隙水蒸气通道无影响;5%-25%F4-SS用于酥松彩陶加固保护、5%-10%F4-SS用于硬质彩陶的表面防护处理,效果显著.说明F4-SS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彩陶的保护.

  • 标签: 含氟聚合物 新石器彩陶 颜色 强度
  • 简介:作为一种天然的有机材料,纸张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老化。对于脆弱纸张,可通过加固来提高纸张的耐久性。本研究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脂、有机氟树脂在加固脆弱纸张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能有效改善纸张强度,不改变纸张的外表,不发粘不发黄,耐老化性好,不影响以后的再处理。

  • 标签: 纸张 加固 HPMC
  • 简介:本文首次刊布敦煌莫高窟北区B125窟出土的一件回鹘文残卷,对回鹘文原文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文翻译和注释,并对残卷的翻译年代、版本和翻译方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莫高窟北区 回鹘文《增壹阿含经》
  • 简介:平遥文庙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既是儒家经典的聚合场,又是儒家文化的传播源,通过举办祭孔仪式、开笔礼、成人礼,开设国学讲堂,运用立体展陈方式,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标签: 平遥文庙 活化传承 庙学合一 庙馆合一
  • 简介:瓷器文物修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方可完成,修复后的瓷器经过1~3年不等的时间均会出现修复部位不同程度的变色。为不影响瓷器文物的展陈效果,往往进行再次修复,多次修复对瓷器文物带来一定的损伤。为此,本研究以传统瓷器修复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瓷器修复材料变色成因分析研究,以期为提高瓷器修复材料耐久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本研究通过模拟瓷器修复工艺处理市售白色瓷板,然后进行干热、湿热和氙灯老化,利用色差仪和光泽度仪表征了老化前后各模拟样品的色差和光泽度。结果表明:作色处理色差变化最大,而且引起变色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和温度,故瓷器在修复后需避光和低温保存。

  • 标签: 瓷器修复 变色 成因分析
  • 简介:防水材料是在室外岩土文物保护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为了解常用防水材料应用于木材上的效果,使用全自动测色色差仪、接触角测定仪等对防水材料处理前后木材各项性能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包括颜色变化、接触角变化、毛细吸水、全浸吸水、霉菌实验、防水剂分布和对后续保护的影响。实验表明,各种防水材料处理后的木材都有一定的防水效果。其中,高浓度WD-10在各方面表现优良。在长期的潮湿环境下,木材仍然滋生霉菌,因此需要同时考虑使用防霉防腐剂和其他保护材料。防水材料的使用不会影响到后续保护工作。

  • 标签: 木材保护 防水剂
  • 简介:摘要:现存的馆藏壁画和部分原址壁画中,为了加固、保护壁画颜料层,在20世纪70—90年代,曾经大量使用加固剂和封护剂对壁画颜料层进行保护修复。受当时修复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局限,经过仅40余年的变化,一些早期的保护修复有机材料老化,导致许多壁画出现了新问题,主要表现为眩光、变色、龟裂、起翘等病害,严重影响壁画的长期保存和展陈。文章列举了国内外早期修复材料因老化失效而损害壁画的几桩案例,讨论了现代有机材料的老化对壁画保存的不利影响,并对修复材料的“失效”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可以认为,修复材料老化导致壁画外观的变化及保护材料未失效但造成壁画性质改变引发潜在病害的两种情况中任意一种,均可视为修复材料“失效”,为了长久保护壁画必须予以清除。最后探讨了清除失效修复材料时使用凝胶清洗和微乳液清洗等方法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 标签: 失效 保护材料 清洗
  • 简介:为了了解清雕漆描金宝座的材料和工艺,对胎体制作切片进行了显微镜观察,确定了其种属;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了红漆,图谱与桐油很相近,由此可确定调漆工艺中加入了桐油。另外,结合文献,初步复原了此宝座的髹漆工艺。此研究对宝座以后的保护及清代家具及漆器的制作工艺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漆器 宝座 胎体 描金 剔红
  • 简介:考古发现表明,魏晋时期存在着盗用汉代坟墓材料造墓的现象。盗用者既有王公贵族,也有平民百姓。盗用汉墓材料甚至占据墓坑下葬,或是出于经济原因,或是出于风水考虑。这些建墓材料既可能是死者家属直接盗取,也可能是他人盗取后出售。可能为了防止地下被盗取墓葬中的鬼怪伤害死去的亲人,魏晋人在墓中随葬了镇墓兽。

  • 标签: 汉代 魏晋 盗墓 造墓 风水 镇墓兽
  • 简介:我国现存大量的以水泥为基本材料的近现代历史建筑,很多建筑既具有西方建筑美学特征,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在长时间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这些建筑都普遍存在内部结构疏松、强度低的状况,保护这些水泥历史建筑已经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在水分的长期作用下,水泥内部的微孔结构会由于钙质流失而遭到破坏,产生水泥的酥化现象。为加固保护这类历史建筑,本研究合成了一种亲水性高拉伸的有机硅材料。研究表明,该材料能在不明显改变水泥样品表面外观的前提下实现对酥化水泥样品的加固,经有机硅最佳浓度2%加固后的水泥样品的抗压强度可以提升约1倍。同时,这种加固材料在前期施工阶段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加固剂固化后能够有效填补酥化水泥样品中的较大孔隙,从而达到增加强度的效果。另外,这种加固剂具有亲水性的特征,一方面不会存在强憎水性保护剂所带来的保护性破坏,另一方面在大面积现场施工时不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从而避免其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探索和开发水泥历史建筑的加固材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水泥历史建筑 酥化 加固 亲水性 高拉伸 有机硅材料
  • 简介:本文对采集自洹北商城一号、二号大型建筑和小屯西地一座商代大墓盗坑中的商文化建筑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统计、观察和分析,初步揭示了夯土、土坯与草拌泥三种材料在商文化建筑中的使用与废弃状况,进而通过与中原地区其他地点出土先秦建筑材料的比较探讨了商文化建筑本身的一些特点。

  • 标签: 商文化 建筑材料 安阳 洹北 殷墟
  • 简介:利用体视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湿化学分析等手段分析了郑州商城建筑遗址夯土材料的传统工艺、物质结构和原料配比等信息。研究发现:该夯土层可分为上下两层,表层是夯筑灰土,下层是夯筑素土。夯筑灰土主要由两种物质构成,胶结材料碳酸钙和石英骨料,胶结物系由人工烧制的石灰制备而成,其和骨料的质量比为1∶2.68。表明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夯筑灰土材料是二元的“三合土”结构,其比例非常接近明代灰、黄土、河砂1∶1∶1的三合土配比。说明当时施工者在胶结材料石灰与石英砂骨料的使用上已经具有一定经验,体现了商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 标签: 夯土 成分 胶结材料 骨料特征
  • 简介:纸质档案中记录信息的材料称为字迹材料。目前档案字迹材料除了传统的档案字迹材料如墨和墨汁、墨水、复写纸、圆珠笔等外,还有新型的字迹材料,如静电复印件、传真件等。这些字迹材料的耐久性与纸质档案的耐久性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纸质档案的寿命。

  • 标签: 档案字迹材料 纸质档案 耐久性 静电复印件 复写纸 圆珠笔
  • 简介: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们利用敦煌汉藏对音材料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成绩卓著。目前已经刊布研究的汉藏对音材料,由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时的5种增至20多种。在研究唐五代西北方音的全浊声母是否送气、喻三喻四是否有别、精见二系是否合流、鱼虞二韵是否混淆、阳声与入声韵尾是否脱落、浊上变去等声韵调问题上,汉藏对音材料都不失为重要的参考资据。

  • 标签: 敦煌文献 汉藏对音 唐五代西北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