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白瓷的烧制成功是我国瓷器史上一项重要成就.巩义夹津口墓葬所出隋代白瓷烧造技术已经成熟,胎质大多洁白细腻,釉色白,积釉处泛青,并且装饰以红彩,为以后釉下彩成功烧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巩义市 隋墓 清理 白瓷
  • 简介:2001年9,郑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康店叶岭砖厂发掘汉基15座,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其中一件绿釉陶鼎,在郑州地区已发现的同类墓葬中极少发现.该墓群的发掘为研究郑州地区汉墓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巩义 叶岭 汉墓 发掘 发掘简报 巩义市
  • 简介:InJuly1994,theOfficeofCentralHydraulicControlAdminstrationofHuangheXiaolangdirecoveredanancienttombduringaconstructionprojectinthevicinityofLiaowuvillage,Jiyuantownship.Thetombyieldedseveraldozensculturalrelic’S.HenanProvincialInstituteofCulturalRelicsandArchaeologyacquiredthisassemblagethatincludedceramies,ironswordsandbronzecoins.Themostoutstandingartifactsarethegalzedvesselsbearingdelicatedecorativepatterns.Accordingtothestyleofceramicsandcoinage,thetombisdatedtomid-westernHan.

  • 标签: 河南 济源市 蓼坞村 汉朝 墓葬 形制
  • 简介:河南济源赵庄汉墓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Thetomb,locatedatZhaozhuangvillageneartheoldCapitaloftheStateofZhiinJiyuanCity,HenanProyince,wasdatedt...

  • 标签: 汉墓 济源市 随葬品 墓葬形制 耳室 大小相同
  • 简介:为探讨河南巩义窑、河北邢窑出土的不同时期青瓷、白瓷的原料来源,用显微观察、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分析其原料来源及技术工艺进行分析,并探讨两窑之间的技术联系。分析可知,两窑在瓷釉、瓷胎的原料配置上存在差异:巩义窑瓷胎均使用当地高岭土一元配方,瓷釉中加入瓷胎原料为基体并加入高钙草木灰;邢窑瓷胎在使用当地高岭土的基础上加入长石类矿物原料,瓷釉中除瓷胎所使用的黏土以外,还加入含有高钙高镁的草木灰或矿物原料。两窑还存在一些共性如:两窑瓷釉均添加石英类原料以提高SiO2含量;巩义窑与邢窑两地早期、唐中期产品形制相似,原料配方有共通之处,说明当时两地在陶瓷的原料配方、制瓷技术中有过交流。

  • 标签: 电子探针 白瓷 青瓷 原料 巩义窑 邢窑
  • 简介:1994年8月,为配合京深(北京-深圳)高速公路建设,新乡文物工作队和卫辉博物馆联合发掘了卫辉倪湾遗址,发现了属于龙山文化晚期前、后两段的遗存.遗迹有房基1座,灰坑5座,出土了一批丰富的遗存,是研究豫北龙山文化的宝贵资料.

  • 标签: 倪湾遗址 发掘 龙山文化 遗址发掘简报 卫辉市 河南
  • 简介:2001年4月,南阳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东关发掘晋墓一座。该墓为砖石混合结构,有画像3幅,出土器物有各式陶俑、陶磨、猪圈、井等。墓葬形制及出土物具有中原地区西晋晚期的基本特征。它为豫西南地区晋墓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南阳市 晋墓 发掘 陶器
  • 简介:2006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荥阳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位于荥阳王村镇新店村以北的金元时期水井遗迹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各类瓷器多件,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资料。

  • 标签: 荣阳市 金元 水井 清理
  • 简介:为配合基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于2001年4月至7月对新郑摩托城工地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唐墓10座,且出土了一批较为精美的唐代陶、瓷器,为郑韩故城的唐代考古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标签: 新郑市 摩托城 唐基 发掘
  • 简介:1999年7月,南阳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设在南阳宛城遗址明远顶西侧约50米处发掘水井3口,出土铜钱、陶罐、陶壶等遗物,时代为战国晚期或稍早,一直延用至新莽时期.水井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宛城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河南 南阳市 宛城遗址 战国时期 水井 形制
  • 简介:2012年底,新乡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乡红旗区公村东的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区工地上发掘4座仿木结构砖室墓。经现场清理后,共出土遗物15件,有瓷炉、瓷碗、铜簪及12枚铜钱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分析,该墓地的时代应为北宋中期。

  • 标签: 新乡市 仿木结构砖室墓 北宋 发掘简报
  • 简介:2004年,为配合新郑天燃气管道施工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发掘了位于市区文化路中段的2座汉墓。其中M2保存较为完好,并出土了19件铜器和陶器,其年代应为东汉早期。这2座墓葬的发现,为我们研究新郑的汉墓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新郑市 文化路 汉墓 发掘简报
  • 简介:2016年12月,巩义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巩义大黄冶村新兴家园发掘两座唐墓,其中M599出土有较多的唐三彩。由于此墓的年代已接近三彩俑消失的年代,故对研究巩义唐三彩的兴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巩义市 唐墓 发掘 唐三彩
  • 简介:2000年2月~8月,南阳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在南阳拆迁办工地发掘秦墓2座,出土秦代铜器数件,为南阳地区秦代埋葬风俗及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 标签: 南阳市 秦墓 发掘 铜器 河南南阳市 发掘简报
  • 简介:2004年春,新乡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乡凤泉区王门发掘唐代土洞墓24座,墓葬形制不同,而且分双人葬和单人葬,同时还出土了陶器、瓷器、铜器以及铁器等随葬品。

  • 标签: 新乡市 王门 唐墓 简报
  • 简介:2006~2007年,新乡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市区内5座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5座古代墓葬均为仿木结构墓,在墓室的四壁采用雕刻、拼砌等手法装饰出桌椅、箱柜、衣架、灯檠、门窗等内容。5座墓葬中分别出土了石墓志、瓷碗、瓷罐、铜镯以及铜钱等遗物。根据墓志以及其他信息,发掘者将它们的年代定为晚唐,或至五代。

  • 标签: 新乡 仿木结构砖室墓 晚唐 五代
  • 简介:2000年8月,许昌文物工作队配合基本建设在许昌仓库路发掘战国、汉代墓葬58座,出土陶、铜、铁器199件,为研究许昌地区战国、汉代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许昌市 战国墓葬 汉代墓葬 发掘
  • 简介:西坡遗址位于河南省灵宝阳平镇西坡村西北,地处铸鼎原中部偏东,北距黄河约6公里,南约2.5公里即为小秦岭北坡。遗址坐落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的黄土塬上,海拔460米~472米。汇入黄河一级小支流沙河的夫夫河和灵湖河分别自遗址的东西两侧……

  • 标签: 发掘 遗址 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