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正>1986年6月,在兴和县团结乡叭沟村东南约300米的高岗上,曾发现一座古墓。此后这里建起了一座机制砖瓦厂。连年来,由于挖土有许多古墓被破坏.1988年7月,县文物普查组在这个砖瓦厂周围又发现五座古墓.这里是一处鲜卑墓地,墓群中心已被破坏.我们清理了三座墓葬,出土陶器13件,铁器4件,磨石1件,另征集陶器6件.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古墓葬 鲜卑 陶器 团结乡 情况报告 腹径
  • 简介:1987年6月,内蒙古兴和县一农民携小银铤一枚到县工商银行请求鉴定。据本人讲,这件银铤是前几年在田间拾到的。经鉴定,系金代银铤“承安宝货”。银铤呈束腰形,长4.8、首宽3、束腰宽2、厚0.5厘米,背面呈蜂窝状,与已发现的五枚承安宝货形制完全一样,实测重60克,成色95%以上,铤面錾刻文字,铤首由右自左横书

  • 标签: 承安宝货 工商银行 金代 蜂窝状 兴和县 錾刻
  • 简介:关于先秦时代南方古越族的来源,史学界众说纷坛,有的认为“古越族很象是马南族的祖先留居在大陆的一部分”;有的认为“越族是夏民族的演称,是商灭夏后,夏族南迁的一支”,有的则主张越族是几何印纹陶文化遗存的主人,是由当地原始居民发展而形成的。而具体落实到文化遗存的族属问题上,也就见仁见智。如吴城文化,有的认为是“殷人的一支”创造的;有的认为是“与中原商民族有着甚为密切的关系的古越族的文

  • 标签: 吴城文化 几何印纹陶 越族 众说纷坛 夏民族 族属
  • 简介:庄上大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全国首批传统村落福建省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建于清顺治,至康熙年间竣工,是福建省目前发现最大的方形土楼。庄上大楼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福建土楼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

  • 标签: 福建土楼 历史文化 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