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在商代晚期的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由甲骨卜辞结合西周金文、考古遗存、锡料来源等多方面来看,商代曾地望应该在两周时期曾位置,即今湖北随州,曾与商王朝是睦邻友好的军事同盟关系。学者曾引用一些卜辞中的“曾”并非作为地名或国名使用,而是一种副词用法,因此不能据此来说明商代曾的地理位置。此外,商代曾也难以断言族姓,与夏代姒姓鄫的关系还需探讨。

  • 标签: 卜辞 曾国 地理位置 商王朝
  • 简介:敦煌文书中出现的“太”称号,是研究曹氏归义军联姻问题的重要线索。也涉及雷氏归义军时期的若干重要问题。S.663、S.5957文书中的“太”夫人索氏,反映出曹氏归义军初期与甘州回鹘之间的复杂关系。BD09015V、S.4537、P.2855、S.1398V几篇文书中的“太”夫人是曾元忠的夫人翟氏,在其子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称太保时期(976—980),敦煌文书中开始称翟氏夫人为“太”夫人。980年,宋朝敕封翟氏夫人为“秦国太夫人”,但是翟氏夫人在敦煌文书中使用的是“太凉夫人”称号。S.4306文书中的“太公主”是曹元忠的于阗公主夫人,“太公主”的使用是在曹延禄任归义军节度使时期。

  • 标签: 敦煌 国太 公主 曹氏归义军
  • 简介:为了更科学地保护我国传统木构建筑,需要研究我国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风振性能,为此,以江南地区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佛教木构建筑——保寺大殿的主殿为例进行风振性能研究。首先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的真实可靠的保寺大殿的几何信息,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主殿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再利用MATLAB软件编写脉动风速时程,并将风压作用于有限元模型上分析,得到主殿的风振响应。得到结构模态、位移时程曲线、位移谱曲线、加速度响应,并对时程位移风振系数和规范风振系数进行对比。结构的振动响应主要由前三阶振型控制,在强风荷载作用下,最容易出现的变形就是南北向振动、东西向振动和扭转振动;各个典型节点的最大位移均在侧向位移容许值内;迎风面阑额中心位移最大、屋面上半部次之、屋面下半部及檐柱柱头最小;主殿相连的两个部分的加速度相差较多,屋面和屋身的连接节点应成为日后保寺大殿的保护重点;时程风振系数变化与规范风振系数的变化规律不同是因为结构横向刚度分布不均匀;时程风振系数是规范风振系数的1.2~1.4倍,这是由于按照规范计算风振系数的过程中只考虑了第一阶振型的影响而忽略其他所有振型的结果;规范风振系数的计算只适用于形状、质量沿高度不变的高耸结构,不适用于类似本研究中的低矮木构传统房屋结构。

  • 标签: 保国寺大殿 木结构 风振响应 AR模型 SAP2000
  • 简介:笔者在2002—2013年,在《新疆钱币》杂志上先后对叶尔羌汗钱币进行过探讨,现再从箧内选出不同版别26枚,对上述钱币论述进行补充。

  • 标签: 铜币 新疆钱币 版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