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文物局、文管会:关于规范文物拍卖经营活动问题,国家文物局曾三令五申,多次发文强调各文物拍卖企业耍严格遵照相关法规执行,但仍有少数企业令行不止,违反有关规定。2005年5月16日,北京市文物局以《关于北京翰海公司征集境外回流署毛泽东签名书画作品可否上拍的请示》(京文物[2005]475号)上报我局,称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来文请示能否拍卖署有毛泽东签名的书画作品《牡丹松石图》。

  • 标签: 北京翰海公司 国家文物局 文物拍卖 有限公司 通报 违规
  • 简介:10月30日下午,文博时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签字仪式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出席发布会的有国家文物局前副局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先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董琦先生,合资公司总裁谢明明先生、韩方董事长朴基锡先生等中韩人士及北京青年报、

  • 标签: 文博时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新闻发布会 文物展示 文物保管 文化产业
  • 简介: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出身士族,自幼好学多识,博通众学,享誉于时。好文学,精书法、乐律、围棋。曾创制准音器等乐器,撰有儒、道、佛、文学等多种著作。

  • 标签: 南朝 五铢钱 萧衍 梁武帝 古钱币
  • 简介:梁钱币铸造遗存在20世纪有多次发现,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三次.即民国24年(1935)冬,在南京通济门草场圩因修筑铁路取土,出土了大量梁钱范.1997年、1998年又分别在南京东八府塘西井巷和镇江医政路金田工地发现两处梁钱币铸造遗存,并出土了大批梁钱范、相关铸造遗物和一些钱币等①②③.南京、镇江两地发现的数处梁铸钱遗存,为研究梁时期钱币铸造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大约到了六朝初期,我国的传统钱币铸造工艺再次发生巨大变革.即从西汉、新莽、东汉以来的单面型腔叠铸工艺过渡到了双面型腔叠铸工艺.这些深刻变革历经孙吴、刘宋时期的探索、发展,直到梁时期完全成熟.在钱范的形制、钱腔的布局与浇铸系统的设置、钱范材料的选取和处理、钱范的厚度等方面均有所改革和突破,显示出此时的钱币叠铸工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④.梁钱范充分体现了尽可能提高铸钱生产效率的思想,它以其高超的技术思想和工艺技巧,将中国传统范铸工艺水平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同时,梁钱币的双面型腔叠铸工艺也可能是范铸法向母钱法过渡的中间产物.因而引起钱币学和铸造史界的广泛兴趣.

  • 标签: 萧梁铸钱遗址 铸造工艺 古钱币 历史文化
  • 简介:《大洋洲侯庙志》(以下简称《庙志》),初称《太洋洲侯庙志》,是一部有关江西新干大洋洲侯庙的专志。该《庙志》初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由郭子章辑录,后经清代、民国重修、续增印布海内,包括侯神像图、图赞、传、神迹、世系,勅谕、祝文、勘合、告文,以及明清以来名士缙绅所撰写的碑记诗文等。是志资料丰富,内容详实,是珍贵的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拟对《庙志》版本作简要分析,对其文献价值作初步探讨。

  • 标签: 文献价值 郭子章 地方文献 明万历 神迹 祝文
  • 简介:一、引言通过大量的实物观摩和资料调研,我们发现梁铸钱工艺思想之先进,钱范的设计、布局之合理,钱范的制作水平之高,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科学内涵.梁钱币叠铸工艺思想先进且技术上也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这就说明,梁钱范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优良性能,是不可能满足梁钱币叠铸的复杂工艺的.按照现代铸造学和造型材料的理论,并且参考有关学者对古代陶范研究的成果①②③,可知梁钱范应具有下列基本性能:1.可塑性、复印性、脱模性良好;2.足够高的干湿强度和干硬度;3.足够高的耐火度和化学稳定性;4.收缩-膨胀率低;5.发气量足够低;6.足够好的高温退让性;7.足够好的充型性能.为了能够满足上述的基本性能,就必然要求在制作钱范时,首先要精选合适的原料,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如粉碎、精选、配制、练泥、陈腐等等环节,缺一不可.亦即钱范性能的优劣、铸件质量的好坏、铸钱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钱范原料的选择和对其进行的相关处理上.2003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我们在鄂州博物馆文物复原复制研究所进行梁钱币叠铸工艺的模拟实验时④,董亚巍先生亦反复强调原料的精选、配制、练泥、陈腐等环节的重要性,本次实验中,由于对钱范材料选取及处理恰当,实验取得了成功.

  • 标签: 萧梁铸钱 矿物组成 科学技术 X射线
  • 简介: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日清战争)爆发.清军大败。翌年4月派李鸿章为全权大使,与日本数度媾和。同年4月17日(阴历三月二十三日,以下同),李赴日本下关(马关),在春帆楼与日方正式签订马关条约,并决定将台湾及澎湖诸岛割让于日本,消息传来,全台震憾,群情哗然,然割台一事已成定局。

  • 标签: 中日甲午战争 银票 股份 马关条约 李鸿章 日本
  • 简介:船丘山遗址于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位于都昌县桥乡横渠口村以南的山坡上。这里紧靠鄱阳湖,遗址山坡地成半岛,遗址东西两侧各有两条水系自北向南流过,在山坡地南端汇合于鄱阳湖。因山坡地似船形故名船丘山。遗址长50、宽40米,总面积2000平方米。土质为灰红色,文化堆积约40

  • 标签: 商周 丘山 文物普查 山坡地 灰红色 横渠
  • 简介:中国境内石墓葬形式的演变略论谭长生Stone──constructedtombshadexistedanddevelopedformorethan5000yearsinChina。Theydistributedmainlyinsveralareas...

  • 标签: 墓葬形制 中原地区 石棺墓 石构 西南地区 石室墓
  • 简介:本文主要对河南省境内咽前发现的汉代仿木墓葬的建筑形式进行了类型学的探讨,主要包括了仿木墓葬的类型、历史分期等,最后分析了河南地区汉代仿木墓葬的建筑特征和技术成就,进行了建筑学的总体论述。

  • 标签: 河南省 仿木构墓葬 汉代
  • 简介:正2011年9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组成的联合考古调查队,对蒙古国前爱省瓷器城遗址进行了调查。该遗址位于前爱省与中戈壁省交界地带的戈壁沙化平原上,北距巴彦高勒苏木20公里,西为翁金河(图一)。西北角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 标签: 瓷器 遗址 蒙古国 哈剌和林 巴彦高勒 文化研究
  • 简介:<正>1978年,徐州博物馆在徐州市铜山县驼龙山南坡一座汉代砖室墓出土了一把五十炼钢剑。(图一)剑锋部稍残,通长109厘米,原有鞘,为苎胎髹漆,已朽附剑上。剑的正面有隶书错金铭文一行:“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涷□□□孙剑□”,另剑镡内侧阴刻隶书“直千五百”四字(图二)。这把创的组织品位、工艺制作水准之高在我国尚属罕见,特别是剑上文字更为珍贵,对于研究四川、徐州两地冶铁业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实物价值。

  • 标签: 四川 徐州博物馆 徐州市 冶铁业 砖室墓 铜山县
  • 简介:为了研究木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应用概率的方法,以结构损伤指数、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概率法的木古建筑地震破坏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在综合现状分析与实验数据,在一定烈度下计算各种破坏状态等级中每一种破坏状态出现的概率,古建筑地震破坏状态应为概率最大的地震破坏状态,从而比较准确地判别木古建筑地震破坏程度。并对经受过汶川地震的两种结构形式的古建筑进行了验证,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一方法将提高木古建筑震害预测的准确性,为古建筑抗震加固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 标签: 木构古建筑 地震 评价方法
  • 简介:2017年7月至9月,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在蒙古国后爱省境内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田野工作,清理了M189的12座陪葬基。这些陪葬墓顶部均有圆形积石,自南向北呈弧形分布于主墓葬东侧?大部分人骨都是上肢和头部遭到破坏,因此墓葬可能曾遭到报复性扰动。出土遗物有铜器、陶器、铁器及金银器等,其中3面铜镜为汉文化遗物,其余均为典型匈奴文化遗物。墓葬的布局特征表明这些死者可能是贵族的殉葬者。这是蒙古国境内第二批经过系统发掘的匈奴贵族陪葬墓,与同墓地M1的陪葬墓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 标签: 中蒙联合考古 高勒毛都2号墓地 匈奴 陪葬墓
  • 简介:2003年12月,为配合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东生活区七号楼施工,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对施工区内的4座唐代墓葬进行了发掘,出土了瓷器、陶器、铜镜等随葬品,其中出土的两件"盈"字款瓷器,为邢窑白瓷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邢台市 唐代 墓葬 发掘简报 地理位置 考古研究
  • 简介:1992年3月,在洛阳市木材公司家属楼基建工地发掘_座春秋墓ClM3529,位于东周王城遗址内中部偏北。墓中出土有青铜礼器鼎、敦、垂、盘、叵及玉器、骨贝等,具有春秋中期器物特点。该墓为研究春秋时期的社会习俗与墓葬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洛阳市 西工区 竖穴土坑木椁墓 春秋中期
  • 简介:自清末五口通商以来,上海是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港埠,许多西方商务都在此发展,因而洋行林立。中国在开始以机器制币后.除了广东钱局是直接与英国原厂往来外.其他各省多数设备的订购或进口.皆经由上海的洋行代理.而这些供应造币机器的工厂及代理洋行为展示其产品.往往制出类似钱币之广告章。在这些以银或铜为材料的章中.有一枚罕见而来龙去脉不为人知的铜章,

  • 标签: 葛林活公司 展示章 铜章 钱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