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宋中书令神道碑调查苏健1984年秋末,笔者渡伊水,涉足万安山进行文物普查,途中遥见一巨碑,即临瞻视,发现为宋神道碑。此碑坐落于洛阳东南25公里的偃师李村乡之南约4公里的袁沟村西、马在村南。这里南隆北库,南去万安山约9公里。在马在村东,南去...

  • 标签: 神道碑 中书令 《宋史》 李处耘 都总管 补史之阙
  • 简介:甘肃有很多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代表人物和作品,他们是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陇东剪纸是其中重要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剪纸大师祁梅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代表人物之一”。祁梅的剪纸作品蕴含着原生态、次生态的文化内涵,诸如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反映了中国人的自然观、生死观、宇宙观,她的智慧与创作对陇东民间剪纸的传承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东剪纸 祁秀梅 传承 创新
  • 简介:为纪念民族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建湖县博物馆利用群众集资,陆氏家族捐资,政府支持等多种途径,启动陆夫纪念馆建设工程,历时一年多,已建成忠烈堂、读书处、碑林和陆夫研究会办公用房,于2003年2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陆夫纪念馆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主建筑忠烈堂,正厅供有木雕陆夫坐象,东厢房陈列陆氏生平事迹的图书及文字资料,

  • 标签: 陆秀夫纪念馆 民族英雄 爱国主义教育 陈列内容
  • 简介:毛泽东一生勤奋好学,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特别偏爱,从幼年发蒙识字到晚年生命垂危,始终如此。在他最喜欢阅读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有一部是《三国演义》;在他最喜欢读的史书中,有一部是《三国志》。

  • 标签: 《三国志》 史书 诸葛亮 中国历史 晚年 毛泽东
  • 简介:游览武侯祠走进诸葛殿,抬头往正梁看,上面有八个大字“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其书法浑厚清峻,沉着道劲。在武侯祠博物馆2003年编写的《武侯祠漫游》中是这样写的:诸葛在《诫子书中》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求其子恬静寡欲,以实现远大志向。语出《淮南子·主术》。这一名言

  • 标签: 武侯祠 成都市 诸葛亮殿 脊梁题字
  • 简介:诸葛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湖北襄阳隆中。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联吴抗魏,统一全国的建议,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诸葛任丞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亡,刘禅继位,封诸葛为武乡侯,统领益州(今四川),无论政事大小,都由他决定。

  • 标签: 刘备 诸葛亮 称帝 三顾茅庐 军事家 襄阳
  • 简介:宜春水利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一渠的开创,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据史籍记载,在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将顺来袁州任刺史。当时袁州城因东面城地低洼易遭水灾,后把交通和商业中枢居住中心移到西城台地,州厅、判官厅、州学等重要官舍也移到了西城台地上。但伴随而来的是出现诸多不便:一是当时房屋多为竹木构筑,一旦不慎发生火灾,远水难救;二是江水面低城数丈,居民用水极不方便;三是城外一些农田又常遭干旱,灌田非常困难。将顺到任后,了解到民间的疾苦,对周围水源作了详细的调查,“知南山水可

  • 标签: 居民用水 水利史 曹叔远 秀江 兴水利 曾孝序
  • 简介:公朴(1900—1946),江苏常州人,著名民主爱国人士。1936年11月,他与沈钧儒等领导“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公朴日记两册。本刊的前身《党史研究资料》在1984年、2002年和2004陆续刊登了由孙景贤、王健、贺秦华、安跃华等人整理的部分公朴日记。此为日记的最后一部分。这些日记记载了公朴在1937年、1939年、1946年间,反对美蒋勾结发动反革命内战和在国民党监狱中坚持抗日民主的战斗生活,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李公朴 日记 中国民主同盟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特务 中国国家博物馆
  • 简介:绵阳杜祠赵义元杜祠位于绵阳市东郊沈家村。祠背依富乐山,前邻芙蓉溪东津古渡,隔涪江与绵阳市区相望。这里“人家几户傍江村,水绕池边竹掩门。满地黄花秋色早,一龛同俸两诗魂。”为国内外仅此一处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合祀一祠的纪念地。四川省人民政府1991年...

  • 标签: 李杜 杜甫 绵阳市区 抬梁式 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面积
  • 简介: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北京人,上个世纪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在4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曾演旦角、刀马旦,尤以青衣为主.长期舞台实践中,他对京剧的音乐、舞蹈、唱腔、念白等进行创新发展,形成自已的艺术风格,故称"梅派".

  • 标签: 《梅兰芳墨兰真迹》 绘画艺术 艺术风格 线条 水墨
  • 简介:贺,中唐杰出诗人。唐时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市宜阳县三乡)人,公元790年出生于昌谷,816年终老于昌谷,传世诗作243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中唐诗坛上,贺如一道炫目的闪电,划破了诗坛的夜空。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对晚唐及宋金元明清均产生了极大的影

  • 标签: 李贺 昌谷 唐朝 诗歌 人文景观
  • 简介:金山,号听泉阁主人,1963年生,洛阳市栾川县人。自幼酷爱书画,植根于伊河水灌出的沃土,生长在八百伏牛山那博大的怀抱里。明山秀水赋予了他艺术的灵性,加之他对书画艺术不懈的追求,他的艺术源泉,犹如奔流不息的伊水河水,滋润着他书画艺术的生命之树,使之长青不枯,根深叶茂。

  • 标签: 李金山 书画艺术 画家 绘画风格
  • 简介:2004年7月,河南省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发现并发掘了北宋从生墓葬,该墓中出土了宋人从生的墓志。据墓志记载,墓主从生为北宋神宗年间籍贯泽州的平民,哲宗元祐初年,其子吉从泽州带领全家迁徙至怀州开采煤矿,经营矿产并兴业旺族。此墓志对研究宋代焦作的行政区划沿革与交通路线、宋代焦作的煤炭开采及北宋富民阶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标签: 北宋 焦作 李从生墓志
  • 简介:汝南(1827~1884年),字湘石,四川温江维新乡(今温江天府镇)人。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以书画名闻当时;终年仅57岁,乃晚清著名书画家。

  • 标签: 咸丰 维新 晚清 书画家 书画艺术
  • 简介:在四川省庄镇的西南面,原本只有一些零星农舍,现在逐渐变得密集起来。从东岳庙沿江岸上行,穿过农舍檐前屋后的竹林树阴,约三华里左右,是一片略略向长江倾斜的开阔地。因处于庄坝的上游,人们习惯将其称作“上坝”。上坝中央最大的田垄种满了菜蔬,从江边看过去,如一弯绿色新月,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美妙的名字“月亮田”。月亮田月弓顶部边缘,山丘逶迤作结,绿竹掩映,树高林密之地,便是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 标签: 李庄 国营 四川省 东岳庙 月亮
  • 简介:<正>安阳的殷墟发掘,自从1928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六十个年头了。其工作是伟大的,成就是辉煌的。提到殷墟发掘,不能不提到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提到史语所的考古组,就不能不提到考古组主任济先生。济是国内外著名的考古学家。要论中国现代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他是一个开山

  • 标签: 殷墟发掘 李济 史语所 安阳殷墟 考古报告 历史语言研究所
  • 简介:河南宝丰县坪村古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ThetombwasIocatedatLipingVillage,25kmtothenorthwestofBaofengCounty,HenanProvince,Asasingle—roombrick—made...

  • 标签: 宝丰县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木构建筑 北宋晚期 元宝 宋徽宗
  • 简介:本文主要对后唐延范纂《敦煌新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辑考,共辑得群书征引该书佚文7则,其中有4则群书既引作《敦煌实录》,又引作《敦煌新录》,另有2则内容,群书征引仅作《敦煌新录》,前辈学者或辑作刘晒《敦煌实录》,或辑作刘晒《敦煌新录》。经过考辨我们发现,该书并非刘晒《敦煌实录》,更不是刘晒《敦煌新录》,而是后唐延范所纂《敦煌新录》。

  • 标签: 后唐 李延范 敦煌新录 敦煌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