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尽管条件极为艰苦,设备简陋,材料短缺,但其成员仍成功拍摄了大量电影资料和照片。通过对延安电影团的活动经历以及我馆入藏的这批照片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包括吴印成、徐肖冰等在内的延安电影团摄影师,不仅作为一个创作集体在抗战摄影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们每个人所拍摄的经典作品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意义。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重温这些经典之作,更有助于后人体会当年中华民族为谋求独立与解放而奋斗的艰苦历程,以及革命领袖们在特殊年代里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 标签: 延安电影团 抗战摄影 吴印咸 徐肖冰
  • 简介:在博物馆的陈列中少不了人像的陈列,尤其是纪念性陈列则更几乎是必不可少。但就以往国内的人像陈列中由于存在着形象不真及粗制滥造等现象,使一些人对人像能有几多象又能起多大的作用产生怀疑。为此,笔者认为,要搞好人像陈列首先要使陈列人像符合下列基本特性,方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 标签: 陈列 人像 纪念性 雕塑像 历史人物 人物形象
  • 简介:近几年,藏品市场出现一种铜质鱼形器物。据说,这种鱼形器物最初是在清朝晚期被发现的。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出土器物中也有发现。这种鱼形器物通常被认定为“铜鱼”。“铜鱼”虽然出现多次,但人们对其真实用途,各抒己见,原因是对“铜鱼”特性还不够了解,对它与货币发展的关系认识不足。笔者对其颇感兴趣,通过有关近代出土考古资料,就实物的形态追根溯源,提出以下几点拙见,以取共识。

  • 标签: 货币 新中国成立 清朝晚期 出土器物 考古资料
  • 简介:文物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的、科学的和艺术方面的价值。文物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历史事件和发展的第一手材料,它凝结着某一时期人们的科学认识和工艺技术水平:欣赏文物能给人们以美的感受,受以艺术薰陶。拍摄文物,就是要充分表现出文物的“原味”,使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得以图形化展现。

  • 标签: 文物摄影 文化遗产 摄影技巧 拍摄方法
  • 简介:讲解是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公众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博物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好的讲解,可以弥补展陈中的不足,增强与观众的互动,使观众回味无穷。博物馆所具有的集珍、展示、教育等社会功能,决定了博物馆讲解具有故事性、情感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启发性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只有抓住这样几个方面所做的讲解,才能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让观众在博物馆内度过一段美妙时光。

  • 标签: 博物馆 讲解 特性
  • 简介:当今世界博物馆的最大特点是多样化、数量多、分布广、门类齐全、内容广泛,可以说博物馆囊括了有关人及周围世界的一切领域。各种各样的专门博物馆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如英国伦敦的铁路博物馆、日本东京的纸博物馆、美国华盛顿国家宇航博物馆、中国自贡的盐业历史博物馆等。什么是“专门博物馆”,我们认为它是从历史、自然、科学技术等诸类博物馆中游离出来的,是诸种学科的细小分类,自成

  • 标签: 博物馆学 纸博物馆 铁路博物馆 盐业历史博物馆 历史连续性 工程抗震
  • 简介:应台北“国父纪念馆”张瑞滨馆长的邀请,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一行5人于3月27日至4月4日赴台举办“追寻伟人的足迹——青少年书画摄影展”。由104幅(80*120CM)展版组成,其中图表1幅,老照片20张,绘画33张,摄影23张,书法29幅,新闻图片56张。原展期为20天,后延至“五一”期间继续展出。

  • 标签: 武汉市 青少年 书画作品 摄影作品 展览活动 中国
  • 简介:引言对于博物馆来说,文物照片或藏品照片是广泛应用的形象资料,无论是出版藏品画册、研究论著,还是制作展览、陈列,都离不开文物照片.对于文物考古学的研究来说,也是这样,从考古学发掘报告、到考古学研究论著,都是需要使用大量文物照片的.所以文物照片是展示、介绍文物本身所负载的信息的重要手段.把文物照片拍好,对于很好地完成文物照片的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文物考古 藏品 视觉体验 出版 博物馆 论著
  • 简介:晚商时期商民族文化特性的确定,对于厘清商人自身文化发展脉络,辨识夏商周三个不同民族文化基因的异同至为重要。本文结合历年来的考古资料,从建筑、墓葬、青铜器、陶器、祭祀、占卜等六个方面对晚商时期商民族文化的特性进行剖析。

  • 标签: 晚商 民族文化特性 文化基因
  • 简介:石少华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摄影家,与沙飞、郑景康、吴印咸并称为红色摄影史上的四大摄影家。2013年,石少华之子石志民将一批珍贵的石少华原版摄影作品捐赠国家博物馆。这批照片大部分拍摄于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堪称经典。石少华拍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等典型题材作品,既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又不乏细腻的表现力。由于抓拍内容和画面美感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他的镜头也对准挣扎在苦难生活和炮火前线的最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表现最平凡的人物和生活点滴,透露出其浓厚的人文关怀。石少华在其从事摄影工作的一生中,还重视摄影人才培养和摄影理论研究。他是我国摄影理论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 标签: 石少华 摄影 抗日战争
  • 简介: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是全民共同的责任。

  • 标签: 财富 发展 国家 标志 责任 方向
  • 简介:1.新文字文化圈的诞生和西夏文字遗产十一世纪之初北宋年间,在汉字文化圈的西北隅曾诞生了一个新型的文字文化圈,这就是西夏文字文化圈。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已在1032年创造了体现本国文化象征的国字,于1036年颁布推行。创造国字可谓显示了这一新兴王国朝气蓬勃的宏伟壮举。

  • 标签: 西夏文字 文化圈 李元昊 王国 北宋 西北
  • 简介:为了研究唐慕壁画白灰层的特性,本研究以乾陵等7座陕西唐墓壁画的白灰层为研究对象,使川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热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样品的显微结构、物相、尤机物干¨有机物含疆以及力学强度,并探讨了影响白灰层疏松程度、强度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白灰层主要由无机物组成,包括碳酸钙、:氧化硅和锰白云石,平均含量88.71%,有机物平均含量9.33%。白灰层厚度一般为3-5mm,平均孔径约1.77μm,总孔数大致为7920个/mm2,平均抗折强度约0.96MPa。无机物与有机物含趟比与疏松程度早反相关性;疏松程度与强度基本上呈反相关性。小孔径、低含水率、锰白云石可能会增大白灰层的强度,该工作深化r唐荩啭㈣t'l灰层的研究,为后期寻找更合适的渗透加同材料、工艺奠定了科学基础。

  • 标签: 唐墓壁画 白灰层 特性 科学分析
  • 简介:“5·12”特大地震.牵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为了进一步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凝聚全社会力量,支援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举办的“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甘肃省抗震救灾大型摄影展”、省委宣传部、新华社甘肃分社举办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2008年中国抗震救灾展”、“陇南市抗震救灾大型图片展”等三个展览.同时于7月1日~15日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

  • 标签: 抗震救灾 摄影图片 甘肃省博物馆 社会力量 宣传部 文化厅
  • 简介: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在青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深入研究耀州窑青瓷的热释光特性,提高热释光测定耀州窑瓷器年代的准确性,本研究测试了16件耀州窑瓷片。前剂量饱和指数法被应用于测定耀州窑青瓷的古剂量。运用厚源计数法测量瓷胎与埋藏环境土壤样品的α计数、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K含量等方法进行年剂量测定;得到了针对测量耀州窑瓷器样品的热释光特性参数,优化了测量程序,获得了更适用于耀州窑地理环境的年剂量数据,减小了未来样品的取样量,为更好地研究与鉴别其真伪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与方法。

  • 标签: 热释光测年 耀州窑 古陶瓷
  • 简介:<正>编钟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重要的乐器,目前出土的西周到战国的编钟编镈巳超过四十组,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2400年前的编钟规模最宏大,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多种古今乐曲,声律准确,音色优美,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古代文明。编钟作为演奏乐器,其声学特性至关重要.编钟的声学特性主要决定于编钟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和制作的材料,编钟作为双音乐器,钟声的音高和音色还与敲钟的位置和敲钟的工具和手法紧密相关①本文在对曾

  • 标签: 我国古代 正鼓音 曾侯乙墓 曾侯乙编钟 古代文明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