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有学者相继发表《科学研究必须按科学规程操作——“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三)》、《在反思中前行——为“夏商都邑暨偃师商城发现30年学术研讨会而作”》文章,断言“过去30年间围绕‘早商文化研究与夏文化探索’经历的曲折道路,已使人们的认识在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点”,郑亳说“崩盘”。然而,这样的断言因不符合证明规则,有违学术史而落空。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郑州商城 商都亳 夏商分界
  • 简介:一、解州关帝庙建筑概况消防现状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运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镇,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建筑技艺最精湛的关帝庙,被誉为“武庙之祖”,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位于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而驰名中外。

  • 标签: 解州关帝庙 消防安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估 运城市 建筑
  • 简介:西戎是戎族的一支,起初可能是戎族中最强大的一支,有具体的活动范围,包括甘肃东部与陕西西部的陇县、礼县、西河县、清水、庄浪、张家川、秦安、甘谷、天水市大部。本文通过对马家塬墓葬的概述,来探究西戎文化。

  • 标签: 马家塬战国遗址及墓葬 西戎文化 探究
  • 简介:浆糊是书画装裱过程中主要的黏合材料,是装裱优劣和成败的关键,浆糊的制作条件决定其使用品质。为此,本工作以书画装裱用的粘接剂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制作糊化淀粉,研究了不同浓度、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和最高温度等制作条件对糊化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增大,说明浆糊的稳定性差、冷却后凝胶性强。随着搅拌时间和速率的增加,最终粘度下降。最高温度对糊化特性曲线形状有影响,最高温度越高,糊化温度升高,最终粘度增大。利用物性仪测试了不同陈化时间对成糊淀粉粘接力的影响。陈化时间越长,糊化淀粉发生大分子链降解或重结晶等不同程度的老化,表现为剥离强度减小,粘附性下降。由实验结果确定浆糊的最优制作条件是浓度3g/25mL,温度95℃,搅拌时间2min,搅拌速度120r/min。以上工作在验证传统经验的同时也给书画装裱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装裱 糊化淀粉 粘度 剥离强度
  • 简介:本文通过对墓葬间层位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墓葬中所出陶器和铜器的类型学研究,将前掌大墓地分为三期,并进一步论证基地的主体年代为西周早期。

  • 标签: 滕州前掌大 墓葬 分期研究 西周早期
  • 简介:夏代是由多层次的政治实体构成的社会,为了表述上的方便,我们把这些政治实体,也即夏代国家的基本成员统称为族邦。而对夏代族邦的考察关系到夏代国家结构、历史地理、夏文化乃至夏代历史的所有问题。只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对夏代族邦及其性质的研究和关注程度都相对薄弱和滞后,

  • 标签: 夏文化 夏代 政治实体 国家结构 历史地理 质的研究
  • 简介:《刘伯刍墓志》出土于西安长安区郭杜镇,于2009年入藏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刘伯刍,两《唐书》有传,然记事较为简略。新出《刘伯刍墓志》多达2100余字,前360余字是刘伯刍自撰,后1700余字则是由其子补充。志文所涉刘伯刍生卒可补两《唐书》不载其生卒之憾,有关刘伯刍科举内容可大致推算出中第时间。志文中特别提到刘伯刍文艺方面的才能,其擅长书画,有《画赞》六章;有文230篇,编成十三卷,又有《后集》十二卷,可纠补《唐书》本传《新唐书·艺文志》相关记载。志中提到刘伯刍自监察御史后的历官,可补《唐书》本传之缺。综合墓志《唐书》所载,可极大丰富刘伯刍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其仕宦情况。

  • 标签: 唐代 墓志 刘伯刍
  • 简介: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出现并日益发展,新技术带动了新媒体的发展,让博物馆文化传播也有了全新的概念。本文从新媒体技术与博物馆整合的必然性、新媒体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作用、新媒体展示技术的定位与“尺度”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讨论在新媒体技术的指引下,如何重新认识并定义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价值,发挥数字化博物馆优势,使博物馆建设更加符合时代需求,更加贴合大众需求。

  • 标签: 新媒体 数字化博物馆 文化传播
  • 简介:由中国钱币学会主办,宁夏钱币学会承办的“西夏蒙元钱币研究”专题研讨会,2014年9月4日至5日在银川召开。来自十二个省市的30多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温克勤、宁夏钱币学会会长麦遵伍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主持。

  • 标签: 专题研讨会 钱币研究 蒙元 西夏 中国钱币学会 副理事长
  • 简介:锁阳城遗址是集古城址、古佛寺遗址、古渠系和古垦区、古墓葬群等多种遗迹为一体的古遗址,它保存了中国古代最为完好的军事防御体系和农业灌溉水利体系。锁阳城遗址自城废至今已有900多年,在长期自然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保存现状较差。笔者尝试从锁阳城遗址的保存现状存在的病害、现代信息技术在锁阳城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锁阳城遗址保护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入手,略作探索

  • 标签: 遗址现状及病害 现代信息技术 遗产监测预警体系 保护应用
  • 简介:黑龙江省的旧石器遗存呈相对集中分布的6个区,各区遗址的地貌部位和地层岩性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旧石器遗存自下至上埋藏在河湖相沉积和黄土状沉积中,前者为早于距今21000年,后者约为距今21000-7500年。石器工业面貌在时间上和区域上表现有较大的差异,大石片工艺类型、大石叶工艺类型、砾石工艺类型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A区和D区),小石片工艺类型和小石叶工艺类型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B区和C区),细石叶工业类型出现较晚且在全境分布。

  • 标签: 黑龙江 旧石器 工艺类型
  • 简介: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昭通市文物管理所及盐津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位于盐津县普洱渡镇夷都山怀疑为乌蒙王府的石马埂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发掘的同时,为了全面了解夷都山区域的文物分布情况,建立起各文物点时间和空间二维框架,我们对夷都山以及附近区域进行了全面踏查。通过这次工作,并结合前人的成果,发现夷都山周边区域分布了众多宋以后的文物遗迹,其中以大量的石室墓(不包括有碑刻纪年的清墓)为主,另有一建筑基址和垒石遗迹(彩版一)。

  • 标签: 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调查 盐津县 云南省 边区 考古发掘
  • 简介:洛阳偃师新出土的《杜嗣俭阎夫人墓志》志主是唐代类书《兔园策府》作者杜嗣先的兄长,墓志内容可以和此前流散台北的《徐州刺史杜嗣先墓志》相印证,证实了《杜嗣先墓志》的真实性,同时对于了解唐代偃师杜氏家族有重要意义.而《杜嗣俭阎夫人墓志》的撰文者杜友晋又是敦煌发现的唐代《吉凶书仪》和《书仪镜》的作者,对于研究杜友晋的生平以及两书的成书年代也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唐代 《杜嗣俭阎夫人墓志》 杜友晋 书仪 杜嗣先
  • 简介:在甘肃现存的石窟中,水帘洞石窟群以其独特的艺术品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其佛教建筑以崖面直接造像、浮塑浅龛造像以及形式多样的浮塑塔,融多种文化于一体的艺术特征,对研究地域佛教美术以及佛教美术民族文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水帘洞石窟群 佛教建筑 艺术特征
  • 简介:在2006年发掘的山东青州香山西汉墓陪葬坑中发现了大量用于陪葬的铁质兵器,其中铁质矛头因锈蚀严重凝结在一起。采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离子色谱对锈蚀产物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其主要锈蚀产物α-FeOOH和γ-FeOOH的生成和特点做了陈述,阐述此件铁质文物的锈蚀特征。对此件铁质文物的保护过程没有采用以往常用的除锈剥离做法,而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整体保护,灵活运用了文物保护原则,同样达到了保护要求的预期目标。

  • 标签: 山东青州西汉墓 铁质文物 锈蚀特征 科学保护
  • 简介:考古学和古生物学通过研究古代骨骼重塑过去,但脱矿过程会影响骨骼机械性能,引起骨质文物变脆、易碎,可能导致部分研究线索的丢失。乙烯和丙烯酸聚合物是常用的骨质文物保护加固剂,它们的作用是充当胶水,填充微小裂隙来加固骨骼,但在兼容性、可逆性和稳定性方面却常不尽如人意。

  • 标签: 文物保护 骨骼 骨质 应用 生长 晶体
  • 简介:山东青州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了数量巨大,种类齐全陶质彩绘文物,尤其是陶马和陶俑上的彩绘保存完好,色彩鲜艳,绘画工艺精湛,非常罕见。为了研究汉代彩绘及其制陶工艺等信息,本研究使用拉曼光谱(Rs)、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偏光显微镜(PI.M)、体式显微镜(OM)、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热膨胀仪等分析方法,对出土的陶质彩绘文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批陶质彩绘文物制作工艺是就地取土,与水混合塑型,在900-1000%烧制陶胎。其彩绘所使用的颜料均为矿物颜料,其中白色为方解石(CaCO3)、红色为赭石(Fe203)和朱砂(HgS)、黑色为炭黑(C)、紫色为人造汉紫(BaCuSi2O6),采用胶料调和颜料调涂刷绘制而成。这批文物的制作工艺属于典型的秦汉时期彩绘陶器的制作方法。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文物的保护提供科学数据。

  • 标签: 香山汉墓 陶质彩绘文物 材质 制作工艺
  • 简介:如何在无损纸张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纸质文物的快速脱酸,是近现代纸质文物脱酸研究的重点之一。为此,本工作使用等离子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近现代纸质文物进行脱酸处理,该方法可以有效对纸张进行脱酸,且克服了传统溶液浸泡脱酸法带来的纸张皱褶、粘连、褪色等问题。针对等离子体能量密度、处理时间次数等因素对纸张脱酸效果以及纵向抗张强度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能量密度为4.5-5.5MJ/m3的等离子对酸化纸张进行脱酸(处理2次,每次5分钟)后,其pH值从5.0-6.0提高到7.0-8.0;纸张的色度无明显变化;处理后纸张的纵向抗张强度增加10%,且老化后的抗张强度仍可达到初始值的95%左右。可以认为,等离子脱酸技术应用于各种年代不同保存条件下的机制纸,均能达到较好的脱酸效果,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脱酸方法。

  • 标签: 等离子体 近现代 纸质文物 脱酸
  • 简介:新疆清钱是指清代在今天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周边范围内铸造和流通的钱币。在收集国外研究者对新疆清钱的研究资料时,笔者获得了捷克学者OndǐejKlimes撰写的《布拉格纳普斯德克博物馆馆藏的新疆钱币研究》(XinJiangCastCashInTheCollectionOfTheNaprstekMuseum,Prague)一文^①,基于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笔者介绍了纳普斯德克博物馆的新疆清钱馆藏情况,并分析了其对中国开展新疆清钱研究的启发。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博物馆 中国 钱币研究 研究资料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