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考古发掘的新思考曹兵武一考古发掘是考古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将考古学按资料的回收、整理、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结论的验证这样的操作流程来观察,考古发掘是考古工作的基础,后边各个环节以及认识结论的准确性程度,都必须接受发掘的制约和检验。如果将考古学按照认识...

  • 标签: 考古发掘 考古遗存 结构性原则 地层学 埋藏学 考古学文化
  • 简介:文物作为历史的本体是史者进入历史的一条路径,是主观历史和客观历史沟通的桥梁。因此,研究文物与历史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物与历史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而:文物与历史事实、文物与历史证据、文物与历史情感、文物与历史问题。

  • 标签: 文物 历史 事实 证据 情感
  • 简介:截止2003年6月,北京地区有各类博物馆121座。目前,全市博物馆的常设展览有200多项,每年推出临时展览400多项,接待观众达3000多万人次。临时展览的数量比常设展览的数量多1倍。一年中每个馆平均要办几个展览,什么样内容和形式的展览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这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根据我多年参加筹办展览的实践和工作经历,认为办好展览的第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策划选题。

  • 标签: 博物馆 临时展览 选题 观众需求
  •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文物作为一种有极高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升值空间的特殊商品,被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看重,民间收藏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有人统计,目前全国已有民间收藏品交易市场和拍卖行200余家,从事收藏者近百万之众。仅西安就有大型民间收藏品交易市场(旧货市场)5家,从事收藏行业者近万人。

  • 标签: 民间文物收藏 中国 管理体制 历史文化
  • 简介:文物监督执法是依法管理文物部门的重要内容,是文物事业客观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文物保护法》全面贯彻施行的重要措施。近年来,由于我们国家已经处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文物战线许多旧的管理格局被打破,新的管理法规正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尚未被人们熟悉了解,因此,文物管理部门现行的行政管理观念、体制、方式,都还不能有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造成文物监督执法工作也不能到位,其突出表现在:一是执法过程中时有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二是普遍存在“有法难依,执法难循”。究其原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监督执法工作 文物部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文物保护法》 依法管理 文物事业
  • 简介:年初,本人受命为文物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培训班讲“建筑识图”。为更贴近实际工作,顺手抄来一份在施工中的文物建筑修缮设计图,作为范例。粗略过目,便觉有不少难以理解的问题,忍不住想提出来,以求高人指点。

  • 标签: 文物建筑 古建筑 建筑设计 文物保护
  • 简介:班村考古的思考与体会编者按:从70年代末期起,西方考古学界自6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些新思潮,陆续被介绍到我国。这在我国年青一代的考古工作者之中,曾引起了相当的思想波动。他们不安于我国考古学的现状而希望有新追求的愿望,强烈表现在这时期举行的若干次座谈会中...

  • 标签: 理论与方法 传统考古学 考古学文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思潮 考古发掘
  • 简介:1999年8月至10月,北京市文物局党组进行“三讲”教育时提出:“进一步探索和把握文博事业发展规律”的问题,并写入局党组的《剖析材料》和《整改方案》。

  • 标签: 文博事业 发展规律 中国 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 简介:邯郸兴起于殷商后期,战国时期成为赵国的国都,是当时我国黄河北岸广袤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灿烂的赵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产生过十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全貌的形成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赵邯郸故城(以下简称“故城”)遗址,是古代赵国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

  • 标签: 邯郸故城 赵国 国都 殷商 遗址保护 战国时期
  • 简介:从原始博物馆诞生以来的二、三千年中。博物馆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普及,从未间断过,显示其很强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近现代的中国虽然经济不太发达,博物馆建设起步比较晚,但解放以来,博物馆事业也蓬勃发展,每个省区都有几十个甚至近200个博物馆。

  • 标签: 博物馆建设 性质 功能 收藏机构 文物标本 思想认识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切实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得到严格实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要进

  • 标签: 文物鉴定工作 中国 《文物保护法》 机构设置 管理体制
  • 简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于2000年9月27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1.1万平方米,工程建设启动于2000年12月29日,主体工程于2002年10月28日开工,2005年6月18日对外开放。开放后的三峡博物馆不仅在选址和建筑外形上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更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新颖的陈列展览形式折服了众多同行和广大观众。大家一致称赞“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不愧‘中国’二字,它把中国的博物馆推向了一个新高潮!”,“三峡博物馆创建了另一种新的模式,是中国博物馆一个新的里程碑!”,观众纷纷留言“我所感到的不仅是一种惊讶,更多的是感动”,

  • 标签: 博物馆 实践 国务院办公厅 建筑面积 对外开放 工程建设
  • 简介:农业起源一向被作为中石器时代的重要课题和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而倍受考古学家的关注.在稻作起源的探索中,珠江流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中国乃至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借助于农业起源动力机制的理论探讨,认为稻作起源的"华南中心说"并不成立,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目前的考古材料,还不足以证明珠江流域是我国稻作农业起源的中心.

  • 标签: 稻作起源 珠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