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依据传世的佛教文献和方志材料以及正史记载,论述了唐代玄宗和僖宗二位皇帝播越成都.对本来已经非常发达的成都佛教所造成的影响

  • 标签: 唐二帝 播越 成都 佛教
  • 简介:为了研究公路的交通振动对彩塑损伤状况,对山西省晋祠圣母殿内彩塑进行了脉动和汽车振动测试。脉动测试与分析得到了彩塑基频自振周期、阻尼比及传递函数;单车公路汽车振动测试及利用传递函数进行的多车振动数值计算分析,得到了彩塑在单车行走下的最大位移为3.40×10-2μm,五车纵列行走振动最大位移为1.32×10-1μm,及在不同汽车流下的振动位移。根据彩塑残损情况和振动最大位移角2.24×10-7rad,提出了瞬时振动对晋祠泥质彩塑影响的判定等级和准则;根据疲劳损伤理论和振动测试结果,提出了持久振动对晋祠泥质彩塑损伤的判定准则;根据晋祠泥质彩塑的现状损伤和其在振动时的瞬时位移极限角,提出了不同等级公路应有的避让距离分别为3200m、2400m、1800m、1200m、800m,并对晋祠周围的公路状况进行了判定。

  • 标签: 晋祠圣母殿 宋代彩塑 振动
  • 简介:硝酸铵是清洗石质文物表面污垢的常用方法。然而,有研究认为硝酸根离子可能会溶解大理石或石灰岩等含碳酸钙成分的石质文物中的部分钙质。针对此问题,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院博物馆保护协会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硝酸铵是否会在清洗石质文物的同时对文物本身产生伤害。研究人员制备了8种不同pH值、不同浓度的硝酸铵溶液:pH值分别为7、8、9、10(用氢氧化铵调配);

  • 标签: 石质文物 硝酸铵 石灰岩 清洗 研究人员 常用方法
  • 简介:在气候影响下,塔砖材料性能的劣化加剧了中国古塔结构的损伤,减少了古塔的结构寿命。为此,课题选择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砖塔一1500年历史的嵩岳寺塔和1200年历史的法王寺塔进行同一性研究,欲证明两塔在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形制、塔体古砖制造原料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同一性。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了两塔塔砖的材料成分,采用压汞法对两塔塔砖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结构和孔隙分布特征进行了实验。两塔塔砖材料实验结果的差异证明:在公元5世纪到公元8世纪的300年气候影响下(该气候为自然营力而非实验室人工模拟),塔砖材料孔隙率的增大是导致中国古代塔砖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大约30%左右的孔隙从小于1000nm孔径发展扩大到10000~50000nm孔径是塔砖材料孔隙率增大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预防小孔径孔隙(小于1000nm)在气候影响下发展扩大的防治措施应该成为中国古代砖塔保护工作的研究重点。同时,对因塔砖材料性能劣化而产生的古塔塔体的表观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有利于中国古代砖塔的保护。

  • 标签: 气候变化 同一性 材料成分 材料结构 表观特征
  • 简介:《敦煌学辑刊》是我国第一份专门刊登敦煌学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刊物,在刊发敦煌学研究成果、推动敦煌学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阵地作用。文章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对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对《敦煌学辑刊》(1983-2011年)刊发论文的高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总发文量呈明显增长趋势,显示了敦煌学研究的繁荣发展;三个时段的论文总被引量分别为1018次、1228次、1131次;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宗教、历史、考古、民族、文献、地理、文学、艺术等;项目基金的资助推动了敦煌学专题研究的深入发展;高被引论文已显示出敦煌学研究越来越趋向于交叉性和综合性。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敦煌学辑刊》 高被引论文 学术影响力
  • 简介:熏蒸剂被普遍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处理中。曾经被广泛使用的一些熏蒸剂(如溴甲烷等),由于它们对环境、人体以及藏品的危害,如今还在使用的已极少。人们致力于寻找新的熏蒸剂。同时,替代技术也在被开发、利用,如采用气调技术等非化学方法来处理文物。博物馆有诸多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的藏品,如肌肉、皮革、动物胶、丝织品等。

  • 标签: 熏蒸剂 馆藏品 蛋白质 组分 保护处理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