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1978年至1979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东北部的贵溪县西南鱼塘乡仙岩一带清理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经考证,确定其族属为古越族,其考证论点基本依据有四:第一,断发纹身。因为在发掘的14座墓葬中,79M2第四号棺内一男性死者头骨右侧放置有一束长约5厘米的头发;第二,干栏式建筑。清理的37副棺木中有两副屋脊形棺木;第三,信奉蛇图腾。出土的数十件陶器中有一二件陶坛肩部装饰为一扁曲形状的贴耳,另有米筛纹陶瓷装饰(谓蛇皮花纹),故此推测系古越族蛇图腾象征;第四,当时江西境内主要生活着古越族的一支——“干越”。多年来,我对这批崖墓的墓主族属存有几点疑窦:第一,崖墓出土文物自成系统,有

  • 标签: 墓主 族属 江西省东北部 考古工作者 越族 春秋战国时期
  • 简介:器铭文杂释王聪一、君与者旨《文物》1980年8期刊载《江西靖安出土春秋国铜器》一文,报道了1979年4月在江西靖安县出土三件国铜器,其中一件自名为卢盘,此盘铸有铭文十八字:"君之孙(令)尹者择其吉金,自作卢盘"。盘铭第一字,该文初认为"似疾,...

  • 标签: 《说文》 《广韵》 文物研究 《金文编》 江苏丹徒 相关问题
  • 简介:在云南石寨山型铜鼓上,常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人物斜事画(即以人物为中心的写实性的斜事图案)纹样,其内容有乐舞图、剽牛图和各种船纹图等.这些图中的人物形象大都头戴羽、冠、身披羽饰,可把他们统称为"羽".

  • 标签: “羽人” 云南 羽人舞 石寨山型铜鼓 古代 青铜器
  • 简介:藏石雕菩萨头像之我见金申政夫先生收藏的这尊佛造像从其造型和装束看,应是菩萨。其头戴宝冠,两侧有低垂的增带,头发分为七络,表情甚为甜美。这种将头发处理为几组而挽系起来的发式,一般在北朝造像上多用于供养天人上,作者应是为了突出造像的童趣,取生活中的侍...

  • 标签: 石雕 北魏 麻浩崖墓 观音菩萨 石窟造像 造像风格
  • 简介:<正>《洪武杭州府志》是明代杭州的第一部府志,也是继宋临安三志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杭州方志。作者是当时颇负文名的一夔。惜不久这部府志就散佚了。明嘉靖间,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谈及是书,但称“今不传”;明王圻纂《续文献通考》、清官修《明史》,均未著录此志。明夏时正作《成化杭州府志序》,虽提到“郡有旧志,洪武中郡学教授一夔所修,”但于该书的卷数、体例均无考。至于该志纂一夔的事迹,《明史》本

  • 标签: 永乐大典 州府 洪武 方志理论 考证 咸淳临安志
  • 简介:鲜虞来自何方李玉瑞先秦春秋时期,冀中西部石家庄、正定、行唐、唐县一带的鲜虞国由于史籍缺载至今模糊不清,有些岐见尚未取得共识。所幸近几十年考古事业大发展,取得丰富成果,众多考古材料可供探索。本文拟就此表述几点浅见,敬请学界给以指点。一鲜虞自最早出现...

  • 标签: 鲜虞 考古材料 春秋时期 白狄 积炭墓 夏家店上层文化
  • 简介:在平遥县博物馆的珍品馆内,珍藏着一组以表现戏曲为主题的艺术品,这就是精美绝伦的堪称中华一绝的纱阁戏

  • 标签: 博物馆 平遥县 艺术品
  • 简介:本文以清代诗人吴雯的一件传世书法作品—《送道冲之粤东》为切入点,结合文献,考证其诗受赠者道冲的生平家世,收集散见于各种史籍中的氏记载,力图以还原一个距今300多年的湮没无闻的士人生平为标本,尝试进行艺术史研究和文献笺注学的关联考证。

  • 标签: 吴雯 徐道冲 徐嘉炎
  • 简介:我市著名的作家李动人先生对地方风土人情的兴趣十分强烈,达到了“癖”的程度。他热爱故乡,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怀着深厚的爱恋之情。在他的藏书中,地方志一类书籍占有相当的比重。他所著的《中国人之衣食》、《说成都》,是当然的民俗学和方志类型的著作。在李劫先生的小说、速写和小品文中有大量的地方风土人情的描述,非常详尽,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诸如各种人物的装束和风俗习惯,红白喜事、茶馆场面、名胜古迹、

  • 标签: 地方志 故乡 风土人情 民俗学 名胜古迹 风俗习惯
  • 简介:澳洲北部的提维C.W.M.HARTARNOLDR.PILLING著王鲁茂,罗亚平译早在十八世纪以前,葡萄牙、荷兰等许多欧洲海员已发现并踏上过澳洲大陆,但第一位真正熟识澳洲的人则是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James·Cook)。公元1769—1771...

  • 标签: 澳洲人 澳洲文化 体质特征 独木舟 澳洲土著人 平方英里
  • 简介:我国古代各民族都存在着自己固有的传统习俗,即各具特色的习惯和风俗。同时,各民族在彼此交往和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吸收着其他民族的习俗。唐代渤海当然也不例外。本文拟初步介绍渤海的各种习俗,以飨读者。

  • 标签: 传统习俗 渤海 唐代 各民族 风俗
  • 简介:<正>为了庆贺中舒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由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舒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于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七——十九日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十余名学者出席了大会,与会者通过对先生在先秦史,古文字、考古学、明清史、四川地方史等方面的研究回顾,一致认为先生学问渊博,学术渊源于桐城派的朴学和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在马

  • 标签: 徐中舒 讨论会 学术思想 教授 成都 四川大学
  • 简介:顿悟者的愉悦──政夫先生藏石雕菩萨头像观后汤池在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大潮汹涌的时刻,台北艺术收藏家政夫先生将新近收集的一件北魏石雕菩萨头像带到北京,慨然借给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展出,供大陆同胞观赏研究,这是一桩意义深远的文物交流盛事,我表示热...

  • 标签: 石雕 佛教造像 菩萨 北魏前期 中国古代 文化交流
  • 简介:上官婉儿的一生跌宕起伏,与武后、中宗相始终。她不仅有文词,而且明习吏事,是武周王朝的政治核心。历史上对她的评价负面居多,对她的籍贯更有错误。本文经过对新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铭进行研究,认为上官婉儿是天水。而且她在当世的评价远远高于后来史书的记载。

  • 标签: 上官婉儿 历史定位 天水人
  • 简介:澳洲北部的提维(续)C.W.M.HARTARNOLDR.PILLING著王鲁茂,罗亚平译1.提维的婚姻与世隔绝的文化在拥挤喧闹城镇生活的现代人,已难以想象处于捕猎、采集阶段的人类及其生活方式与我们的差异。而事实上,从事捕猎和采集生活的人们多以一种...

  • 标签: 巴瑟斯特 妻子 家庭 男子 婚姻 梅尔维尔
  • 简介:盐津豆沙关的"僰悬棺",科学上应正名为"崖洞式崖葬"。它与川南珙县麻塘坝及贵州的同类遗存最为接近,故其年代也应相近,即相当于明代中期以前,早不过宋代。

  • 标签: 云南盐津 僰人悬棺 考察
  • 简介:<正>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珙县“僰”悬棺,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遗存,在民族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由于悬棺置放都是在悬崖陡壁上,长期的日晒雨淋,一部份悬棺木桩腐朽、松动,棺身倾斜,棺木破损。为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最近,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拨出专款,省文物部门派出考古专业人员。对九盏灯、珍珠伞、棺材铺三处悬棺进行维修加固。这次维修加固悬棺,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参加这项工程的全体同志,按照国家文物局维修保护文物的规定,结合实际,较好地解决了工程中有关悬棺木桩的加固,残棺的修复,新材料的应用等复杂的技术问题。对已腐朽松动的木桩,采用将钢筋契入桩孔,再用水泥凝固,使钢筋承

  • 标签: 我国古代 民族学 维修保护 木桩 历史文物 遗存
  • 简介:本文对张闻天等七合影照的拍摄时间与人物进行了考证,说明该照片拍摄于1924年秋季,照片中的人物前排从左到右依次为田汉、张闻天、左舜生,后排从左二起依次为沈泽民、周伯棣、俞秀松。

  • 标签: 1924年 田汉 张闻天 左舜生 沈泽民 周伯棣
  • 简介:城门磔——垣曲商城遗址研究之二董琦(中国历史博物馆)城门,在古人心目中,既有御敌的功能,又有逐疫的效力,是何等的重要,遂有“磔牲以祭国门之神”之举。城门磔牲以祭在先秦已经成为传统礼俗。《吕氏春秋·季春纪》曰:“国人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高诱注:...

  • 标签: 商城遗址 垣曲商城 考古研究所 甲骨文 中国科学院 齐家文化
  • 简介:是先秦时期华夏边缘的一支族群,由于在华夏记述视野之外,早期的历史与地望都十分模糊。文章结合考古资料与文献的记载,认为巴是古东夷族西迁鄂西北融合当地土著居民而形成,在夏及商前期活动在豫西南鄂西北的丹阳地区。在商代中晚期,由于受到商人的压迫而西迁至汉水上游地区,形成了宝山文化。在商周之际,巴人流散,一部随同蜀人北迁至宝鸡,建立了国,并参与了武王伐纣。武王见巴勇猛,在巴故地封建了自己的宗亲,建立了姬姓巴国。

  • 标签: 巴人 宝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