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ArchaeologyoftheSouthernGobiofMongolia)是一本大部头的英文版考古调查报告,副标题为"蒙古古代文明之考察"(anExplorationofanAncientCivilizationinMongolia),作者为范尔舍韦斯(WalterA.Fairservis,Jr.),卡罗来纳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发行.作者在该书的扉页题写道:"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探险队成员纳尔逊(Nelson)和庞德(Pond)的田野工作基础上完成".

  • 标签: 戈壁考古 考古英文版 英文版简介
  • 简介:2012年5月,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鄂托克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对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巴音哈达墓地进行抢救发掘,清理墓葬3座,出土一批北魏遗物.巴音哈达墓地的发掘丰富了对鄂尔多斯地区北魏时期遗存的认识,是探讨4~5世纪拓跋代(魏)时期中国北方人群活动情况的重要材料.

  • 标签: 鄂尔多斯 巴音哈达 北魏 大夏 铁弗匈奴
  • 简介:正2002年6月—10月,为了配合110国道集—老(集宁至老爷庙)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乌兰察布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察右前旗巴音镇土城村二台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二台沟遗址为一古村落遗址,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东部有墓葬区,集老高速路

  • 标签: 金元时期 察右前旗 墓葬形制 村落遗址 随葬品 乌兰察布
  • 简介:本文拟从考古学的角度考察契丹时期戈壁沙漠地区的古文化遗存。其实,被称之为不毛之地的荒漠戈壁里存在很多契丹同时期的遗址。在戈壁沙漠这样极度干燥的自然环境下,木制品、皮革制品及木乃伊等有机物在墓葬里较好地被保存下来。同样,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标签: 蒙古国 戈壁 沙漠 契丹 考古学文化
  • 简介:2012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至乌审旗舍尔利格镇的乡村公路建设中,发现一座墓葬。该公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穿过巴音哈达遗址东部区域。2012年5月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鄂托克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清理了这座墓葬(编号QAHBM1),同时于巴音哈达遗址调查,发现两座墓葬(编号QAHBM2、M3)。

  • 标签: 鄂尔多斯 巴音哈达 北魏 大夏 铁弗匈奴
  • 简介:2005年和2007年,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组成的中亚国际考古团在a·a·科瓦列夫和д·额尔德涅巴特尔的领导下对蒙古国南戈壁省的"成吉思汗边墙"进行了实地调查.

  • 标签: 蒙古国 南戈壁 西夏 长城 受降城 乌兰巴托
  • 简介:殷墟甲骨新缀四,它们是:《合集》34572+《屯南》1295、《合集》33064+《屯南》2915、《屯南》880+989+1010、《屯南》2181+4301。其中第三的前两版系萧楠先生所缀,我们加缀的是末一版。

  • 标签: 甲骨 缀合
  • 简介:对子卜辞《合》21374、21579、21535、21727、21529、21527、21645、21774、21693、21627和《合》21626等进行了新的释读,认为在上举卜辞所讨论的事项中,卜辞命辞中的“开”、“啓”、“戠”皆为动词,非人名。原隶释为“歹孟、殪”者应为“因”字。“古”、“娜”直声,假借为医治之“治”。此中之“商”为“伤”字假借,“梦”也非人名,而是动词,“迎”义。“尹又商”义为“迎接伤者”,此伤者盖指方国战俘,“奠又(有)商(伤)”即将战俘“奠”到某地。“子”家族曾有一次涉及很多人的迁移。

  • 标签: 直、值(治) 商(伤)
  • 简介:辽代摩竭凤有一形玉佩,一级文物,一六件,白色软玉质。一件镂雕绶带纹玉饰,系有五条鎏金银链,分别扣连五件玉坠,玉坠依次为摩竭衔珠、双鱼衔莲、连尾对凤、双摩竭衔珠、单鱼卧荷。玉佩采用线刻、镂空、圆雕工艺,生动精美。1986年出土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斯布格图村陈国公主墓。

  • 标签: 辽代 奈曼旗 通辽市 内蒙古 玉饰
  • 简介:殷墟出土的历二类卜辞的主要内容是商王的祭祀活动,本文在引证和分析了大量有关卜辞的基础上,认为商代对自然神的祭祀是为了拜年祈雨,对祖先神的祭祀则主要是岁、伐、御、拜四种祀典,并对祭祀的内容、对象、择日及祭品等进行了研究考订.

  • 标签: 历组二类 卜辞 商代祭祀 殷墟
  • 简介:本文通过对龙门出土的一唐代女性墓志的研究和探讨,不仅从微观案例角度透视出龙门唐代殡葬文化中充斥着浓郁的佛教信仰意识,更从宏观视域揭示了当年龙门地区佛教文化殷殷繁荣的总体态势。

  • 标签: 龙门 唐代 女性 墓志 佛教
  • 简介:胛骨兆辞主要有"告(《合补》9990)""二告(《合集》31304)"、"三告(《合集》24664)"。兆序辞目前可见最大为"六"(《合集》26875),基本可以分为整版兆序相同以及一版有不同兆序两种。当然,卜辞无钻凿,不刻兆序的情况,如《合集》27929。一、一辞一兆,整版占卜内容相关或事类相同,兆序相同何組胛骨整版兆序相同主要見於卜旬辭。癸亥卜,何,贞:旬亡(忧)1。

  • 标签: 兆序 卜旬 卜兆 骨臼 兆枝 钻凿
  • 简介:2009年,由俄罗斯和蒙古国考古学家组成的'中央亚细亚'联合科考队在领队A.A.科瓦列夫和D.额尔敦巴特尔的带领下,对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瑙木冈苏木的巴彦布拉格(Bayanbulag)西汉要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围绕遗址的三个地点展开:1号发掘地点,发现有大量中国古代士兵的遗骸;2号发掘地点,对墙体及土窑洞进行

  • 标签: 蒙古 巴彦布拉格 汉代 城址 封泥 汉武帝
  • 简介:十二生肖自诞生以来,就因深受广大民众喜爱而广为流传。以“十二生肖”为主题铸造的花钱,在我国历史上很有特色,它既可以供人们收藏和玩赏,也可以用作纪念和馈赠。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着本命年佩戴本命生肖花钱的风俗,尤其在儿童、青少年中佩戴者为数众多。

  • 标签: 花钱 十二生肖 纪念 风俗 民众 流传
  • 简介:通过从乔家大院老照片历史渊源、收藏价值、决定老照片的价值因素、收藏渠道几方面的论述,阐明老照片的收藏价值越来越不可估量,它对史料的研究非常重要。笔者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对老照片的保护重视起来,保护老照片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保护历史文化。

  • 标签: 乔家大院 老照片 收藏价值
  • 简介:从浑小弟一文书看唐代早期健儿制度的几个问题孙继民吐鲁番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有一与军人浑小弟有关系的文书。这组文书共有三件,第一件题为《唐神龙二年(706年)主帅浑小弟上西州都督府状为处分马料事》(以下简称《料状》)①,内容如下:[前缺]1有事至...

  • 标签: 唐代早期 吐鲁番出土文书 小弟 敦煌吐鲁番文书 都督府 三个环节
  • 简介:第一套人民币60个票券共用了57块原版,其中有三块原版各自印制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票券。这三种同版不同颜色的票券分别是1949年版20元六和塔票券(甲、乙)、50元火车大桥票券(甲、乙)和100元北海桥票券(甲、乙)。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三票券,就会发现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 标签: 人民币 票券 中国 形制 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