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文献中汪汉地区存在“有赤龙”与“有之国”的传说,但没有受到学者充分的重视.近年来,叶家山、文峰塔墓地的重大考古发现,揭示出周代曾固与周代“”氏、土之间的关系.使得重新检视“有之国”传说变得具有价值。分析传世文本,可见此传说内容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与土有关,二是与商人有关。理解湖北地区两周时期的考古发现时,在充分重视曾国与西周王室之间的密切关系之外.还要注意这个地区的商要素。虽然还不太清楚其中的关系和机刺。但商要素在这个地区的存在和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本研究的文献主证是明清时期的晚期文献,这类文献如何在考古学中加以应用,目前的讨论不多,学者一般会弃而不用。但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文献方面的理论探索工作也应该有相应的推进。本文尝试以“有”相关问题的文献利用为例,对考古学研究中晚期文献的“可信”与“可用”、适用性与使用路径等问题加以初步探讨。

  • 标签: 有南氏 有南赤龙 邓国
  • 简介:2011年9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对位于四金川县沙耳乡丹扎木村一组的神仙包遗址进行了调查。初步调查表明,该遗址可能包含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和秦汉时期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神仙包遗址的发现,为进一步探讨大渡河上游区域的考古学文化丰富了实物材料。

  • 标签: 四川金川县 神仙包遗址 大渡河流域 新石器时代晚期 秦汉时期
  • 简介:大学博物馆馆藏书籍档案数量多、时间久、价值丰富.但历经长时间的保存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亟需科学的保护修复.为此,本次研究首先对该馆线装书的病害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在不破坏文物的基础上,利用无损或微损分析技术,包括酸度计、光学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等,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调查发现,这些线装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虫蛀、霉害、受潮、污染、断裂、脆化等病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馆藏线装书的纸张原料以竹纤维和草纤维为主,亦有添加麻纤维、韧皮纤维以改善其机械性能;CaC03的存在能有效减缓纸张的酸化;纸张原料中CaC03等碱性物质的缺乏、霉菌的滋生、Fe等金属元素的混人等可能是造成部分纸张酸化的原因.

  • 标签: 线装书 病害调查 纤维种类 成分分析 病害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