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1997年,新疆昭苏县一座被破坏的土墩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金银器、玛瑙器、玻璃器和丝织品等,当时的调查报告和其后的研究多认为该墓葬为西突厥遗存。本文通过对墓葬形制、葬俗以及出土遗物的形态和风格的研究,认为该墓葬应属于公元1-5世纪的游牧民族遗存。据文献记载,乌孙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活跃在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的广大区域。据此,该墓葬当属乌孙较晚阶段遗存。

  • 标签: 新疆 波马土墩墓 金银器 年代 族属
  • 简介:漳县元代汪氏家族墓地是目前国内罕见的元代墓葬群,现在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墓葬之多,墓室结构之特殊,及出土的元代文物之多,国内实属鲜有。从元代汪世显开始的“三王十国公”及众多的达官显贵均葬于此,原有墓葬120余座。葬有200余人(含合葬墓和明代初期重要汪氏成员的墓葬)。

  • 标签: 元代 漳县 文物保护单位 族属 家族 墓葬群
  • 简介:浅论岷江上游“石棺葬”之族罗进勇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岷江上游的“石棺葬”就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它是分布在眠江上游河谷地带的一种古代墓葬。是用天然页岩石板,竖砌而成的无底石棺(墓制详况参看《文物丛刊》1984年7期)。这种墓葬其文化构成有着独特的性...

  • 标签: 石棺葬 岷江上游 《后汉书》 羌族 羌人 《华阳国志》
  • 简介:延庆县古崖居遗址为人工开凿于山崖之上的洞窟遗址。有学者认为古崖居属于契丹燕王家族墓地,也有学者认为属于西奚人的居住址。从目前的发现来看,将其族定为西奚是可信的,但以往的相关研究和考证的方法值得商榷。本文依据遗存自身的时代与文化特征,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试做更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古崖居 洞室 火炕 直腹罐 西奚
  • 简介:据1994年第2期《安徽钱币》载,河南汤阴刘屹华光生“收藏(有)两枚银币样铜币”。一枚为“北洋造库平七钱二分光绪元宝”,一枚为1911年英国一元站洋。由于“此两钱与同期的银币对照形制绝同”,刘先生甚为不解:“(它们)是试铸币?还是充当大面额铜元参与流通?”

  • 标签: 铜币 银元 1994年 1911年 光绪元宝 第2期
  • 简介:<正>悬棺葬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遍及川、湘、黔、滇、桂、粤、浙、赣、闽、皖等省区。近年来在鄂西南地区也调查发现了大量的悬棺崖葬与岩椁墓遗迹。现依据考古调查及相关材料,对这类遗迹的分类与时代,以及它的形成与巴、濮、僚民族关系等问题,作一探讨。一、鄂西南悬棺的分类与时代鄂西南地区即今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78年以来,自治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境内发现悬棺崖葬与岩椁墓遗迹30余处,其分布情况,邓辉同志在《鄂西南地区

  • 标签: 悬棺葬 鄂西南地区 濮人 崖葬 考辨 遗迹
  • 简介:葡萄牙航海家蒙达·伽马,奉命开辟东方航道,1498年5月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两海岸的科泽科德(今卡利卡特)附近。此后葡萄牙在印度西部阿拉伯海岸占有三块殖民飞地。

  • 标签: “飞地” 印度 银币 葡萄牙 航海家 好望角
  • 简介:<正>江汉地区有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系统,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乃是这一系统全盛时期的前后发展阶段,关于这一认识学术界未见多大异议。然而关于江汉新石器时代文化系统究竟应属古史传说中的哪一族却有不少争论。有的学者将江汉地区以“屈家岭文化为中心的原始文化”推测为“三苗文化”和“先楚文化”。但也有同志不以为然,认为把“三苗文化定在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根据薄弱,矛盾层出,缺乏说服力”。

  • 标签: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三苗文化 汉水中上游 新石器时代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 简介:萨摩亚(AMERICANSAMOA)又称东萨摩亚,位于太平洋南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陆地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约6.31万。多数居民是波利尼亚人,讲萨摩亚语,通用英语,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首府帕果帕果。1722年荷兰人抵此,后法、英、德、美相继到此。1899年美、英、德三国协定,东萨摩亚从萨摩亚群岛中划出,

  • 标签: 萨摩亚 纪念币 国际日期变更线 奥运 基督教新教 陆地面积
  • 简介:1978年至1979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东北部的贵溪县西南鱼塘乡仙岩一带清理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经考证,确定其族为古越族,其考证论点基本依据有四:第一,断发纹身。因为在发掘的14座墓葬中,79M2第四号棺内一男性死者头骨右侧放置有一束长约5厘米的头发;第二,干栏式建筑。清理的37副棺木中有两副屋脊形棺木;第三,信奉蛇图腾。出土的数十件陶器中有一二件陶坛肩部装饰为一扁曲形状的贴耳,另有米筛纹陶瓷装饰(谓蛇皮花纹),故此推测系古越族蛇图腾象征;第四,当时江西境内主要生活着古越族的一支——“干越”。多年来,我对这批崖墓的墓主族存有几点疑窦:第一,崖墓出土文物自成系统,有

  • 标签: 墓主 族属 江西省东北部 考古工作者 越族 春秋战国时期
  • 简介:2011年,蒙古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联合考古队在布尔干省巴彦诺尔苏术东北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按唐墓规制建造的大型壁画墓,墓内共发现唐代风格的壁画40余幅、拜占庭金币及仿制品40余枚及各式金银器。发掘报告这样总结了此墓葬的重要性:根据墓葬形制、葬式及出土遗物,可以认定该墓葬为东突厥汗国时期的遗存,墓主人可能为突厥贵族人物。

  • 标签: 突厥汗国 铁勒 拜占庭金币 萨珊银币 仿制品
  • 简介: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境内的古城寨古城是近年来发现的一座中原地区目前面积最大、墙体保存最好的龙山时代城址。古城寨一带为传说中的祝融之墟,亦黄帝所居轩辕之丘。传说中的黄帝集团中的大隗氏极有可能曾在此地筑城,故当地有一夜“鬼”修城的传说。该传说正反映了黄帝集团与祝融集团在相互通婚的基础上逐步走向融合的历史事实。

  • 标签: 古城寨城址 祝融之墟 大隗氏 黄帝
  • 简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甘肃华亭县南部的安口镇和神峪乡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北朝石刻造像,经过笔者整理校录,其中共计8件造像有供养人题记。根据题记内容和窖藏地理位置分析,笔者认为造像供养人就是文献记载的北朝时期活动于小陇山的南山屠各与陇东屠各。

  • 标签: 华亭 造像题记 供养人 南山屠各 陇东屠各
  • 简介:试论新干大洋洲青铜器群的族及相关问题徐心希关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的族,论者多以为是古扬越人①。笔者以为,商周时期,江南百越种姓虽然繁多,但是并无"扬越"之称。所谓"扬越",实乃百越之统称。大洋洲青铜器群的确切族,当系百越之一支──于越。正如有些...

  • 标签: 族属 商周时期 云雷纹 青铜文化 扬越 百越
  • 简介:炉霍石棺葬族刍议──兼论炉霍石棺葬与草原细石器的关系陈明芳(一)近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发现了一处大规模石棺葬群。这一石棺葬群位于炉霍县充古乡卡沙村风景秀丽的卡沙湖畔,分布面积达二千平方米以上,暴露在地面上的石棺葬群总共有300多座,在卡沙湖...

  • 标签: 石棺葬 细石器 文化遗址 岷江上游 西北地区 文化内涵
  • 简介:盐津豆沙关的"僰人悬棺",科学上应正名为"崖洞式崖葬"。它与川南珙县麻塘坝及贵州的同类遗存最为接近,故其年代也应相近,即相当于明代中期以前,早不过宋代。

  • 标签: 云南盐津 僰人悬棺 考察
  • 简介:叶家山西周墓地M111中“犹作烈考南公宝尊彝”的铭文首次将曾国与南公联系起来。而文峰塔墓地M1所出曾侯舆钟铭文提供了曾国始封和族姓的关键证据。我们在《说西周金文中的“南公”》(《江汉考古》2014年第2期)中曾指出“南公”即武王弟聃季载。本文在重新考释铭文的基础上,结合铭文中有关“南公”的记载,得出如下意见:南公应是南公适;曾国应是南宫适的封国,其族姓为姬姓,始封于西周的成王或康王之世,与东周曾国应为一源。

  • 标签: 南公 西周早期 南宫适 曾国 随国 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