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从历史记载上来看,葛天氏音乐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活动,具有原始性、朴素性及群众娱乐性。葛天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的源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古葛天氏音乐在宁陵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中原音乐文化的历史源头,从中可以看到葛天氏音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乃至对中华音乐的影响。

  • 标签: 葛天氏音乐 中原音乐 中原文化
  • 简介:党项羌在“不知稼穑,土无五谷”,“无文字,但候草木以记岁时”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期,音乐载述着他们迁徙、发展、壮大的历史;西夏在它立国的近二百年时间里,音乐载述着他们的生产,载述着他们的信仰,载述着他们的理想,载述着他们的情感;宗教崇拜中的祷辞咒语、丧葬中的哀吟哭诉、婚宴上的欢歌漫曲,都是他们的生活历史。从一个角度说,音乐是他们的百科全书。

  • 标签: 音乐研究 西夏 游牧部落 宗教崇拜 百科全书 生活
  • 简介:博物馆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在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之间承担着纽带的角色。提升中小学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的动机和能力,既能推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发展,也促进馆校合作的顺利进行。我国中小学教师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力略显不足。本文探讨博物馆如何通过提供教师培训、设立教师研习会、提供辅助教学资源等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利用博物馆资源的主动性和能力。

  • 标签: 博物馆 教师 校外教育资源
  • 简介:江西,位于祖国东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她东邻闽浙,西界鄂湘,南接广东,北濒长江.境内山峦起伏江河密布,由章、贡二水汇合成的赣江纵贯南北,故有"赣"之简称.

  • 标签: 旧石器时代晚期 青铜文化 中原 殷商 王国 文物
  • 简介:敦煌壁画保存着自北凉至蒙元时期丰富的音乐图像,其中包含关于中国古代乐器、乐队、乐舞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而通过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图像进行系统考证,对增补中国古代音乐史大有裨益。同时,对敦煌壁画中音乐图像真实性的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确定壁画音乐图像的来源,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音乐史中的问题,从这一角度讲,二者目的是统一的。音乐图像是壁画的组成部分,而画稿又是壁画绘制的基础。从敦煌画稿中的音乐图像入手,以分析和对比的方式探讨壁画音乐图像的来源,可以印证音乐图像的真实性。

  • 标签: 敦煌画稿 经变画 音乐图像
  • 简介:辽散乐来自于中原地区,但又增加了许多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内容,倍受辽人喜爱,被列为宫廷四部乐之一,在辽境内普及面甚广,朝野皆行,雅俗共赏,从众多考古发掘的辽墓壁画资料中可以得到充分印证.

  • 标签: 地方特色 民族风格 辽国 散乐 宫廷四部乐
  • 简介:<正>《敦煌学辑刊》创刊号上,刊载了牛龙菲同志《中国散韵相间、兼说兼唱之文体的来源》一文。文章从讲唱文体起源辞赋,梵文经偈与楚汉辞赋异质同构,中国佛教偈赞实系楚汉之声,变文即“谈辩”之文、源于纵横风气影响下的楚汉辞赋——四方面,论证敦煌讲唱文源于楚汉辞赋。文章引证丰富,观点新颖,但其中也颇有可商之外。兹就第三方面——敦煌讲唱辞的音乐来源方面提出一些质疑。

  • 标签: 敦煌变文 中国佛教 高僧传 佛教音乐 佛教文献 渊源
  • 简介: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窟顶藻井音乐图像中包含着许多乐器,这些乐器呈中心对称式排列,是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的组合,是传统乐器、外来乐器和佛教法器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外音乐的交流融合及北魏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

  • 标签: 龙门石窟 宾阳中洞 音乐图像 乐器
  • 简介:自1929年在广汉三星堆月亮弯发现成组石璧以来,目前已知四川境内出土石璧中,成组和可能成组埋藏的石璧有6组。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盐亭县麻秧乡和广汉三星堆遗址真武仓包包相继出土成组石璧。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一批石璧,由于挖掘现场遭到破坏,暂无法确定埋藏时是否成组。四川出土石璧中,大小成梯次排列的现象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提出了各种见解和看法。

  • 标签: 音乐声学 考古调查 20世纪80年代 三星堆遗址 测量 成都金沙遗址
  • 简介:三十年代的多产音乐家刘雪庵孙晓芬“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黄金遭灾殃。”这是三十年代的老歌《长城谣》中的歌词。歌曲旋律动听、婉转,音域间回响着一股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祖国命运的呼喊。《长城谣》曲作者就是刘雪庵(同作者潘了农)。刘...

  • 标签: 刘雪庵 三十年代 音乐家 抗日战争时期 郭沫若 日本帝国主义
  • 简介:<正>一、昭武九姓诸国的由来与地理位置昭武九姓诸国是唐代在中亚地区几个小国的总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康国传》所记:“康国即汉康居之国也。其王姓温,月氏,先居张掖、祁连山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南依葱岭,遂有其地。枝庶皆以昭武为姓氏,不忘本也。”《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西域传>云:“康者一日萨末鞬,亦日飒秣建。元魏所谓悉万斤者……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

  • 标签: 昭武九姓 新唐书 西域传 唐西域 旧唐书 突厥
  • 简介:我国古代乐器的研究分为“乐名、乐悬、乐礼”,“乐名”即音乐文物的定名。我国古代乐器可分为中原系统和南方系统,越国乐器即南方系统的代表: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基出土了陶瓷音乐文物400余件,由于《鸿山乐器五说》用杜撰之辞对鸿山乐器进行更名,从而造成了南方乐器定名的混乱。本文遵循“名物学”的要旨,对《鸿山乐器五说》进行了驳议,并就南方音乐文物的定名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鸿山乐器 南方音乐文物 音乐文物定名
  • 简介:在语文课文中。关于鲁迅作品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帮助和促进中小学课文中鲁迅作品的教学,楚州博物馆收集了全国中小学生课文中鲁迅作品理论研究成果。特创意制作了《中小学课文鲁迅作品辅导展》,于近日开展。

  • 标签: 楚州博物馆 中学 小学 语文教材 课文 鲁迅作品
  • 简介: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体育博物馆作为一个新型的教育机构已进入到社会大教育之中.探讨体育博物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体育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 标签: 体育博物馆 中小学教育 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
  • 简介: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了解家乡历史的热情,近期洛阳博物馆向全市中小学生推出了“欢乐七月——走进博物馆”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祖国历史,丰富文物知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

  • 标签: 洛阳博物馆 中学生 小学生 暑期 参观活动
  • 简介:素质教育是近年来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如何搞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度一直是各种教育职能部门积极思考的问题。而素质教育从学校抓起并不意味着素质教育仅仅是学校的教育任务,而应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为青少年素质的形成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教育和熏陶的结果,特别是社会教育,它影响着人的青少年时期乃至一生的素质形成,而博物馆是社会教育中最直观、最亲切的场所,因此,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博物馆成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 标签: 素质教育 课堂 博物馆 社会教育 学校 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