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唐卡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从简单的陶瓷彩绘纹饰上,可以领略到唐卡绘画艺术的延续、延伸。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和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及珍珠唐卡等。藏传佛教唐卡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十分讲究,必须遵循佛教教义的规定。我们现在所见的唐卡也称之为布画,伴随着佛教在青藏高原宏传,外来文化的渗透,使唐卡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久而久之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

  • 标签: 卷轴画 绘画艺术
  • 简介:<正>渌水池位于长江之畔,座落在丰都县名山镇甘蔗坝江心蚕背梁(石梁长1000米、宽150米)内侧。外侧为长江险滩,滔滔江水、汹涌澎湃,而内侧却是另一番景象,每当初春季节,桃李争艳、碧水荡漾、清澈见底、鸳鸯戏水、游鱼可数,观景者络绎不绝,为丰都著名胜景之一。为什么叫渌水池?据古代民间传说;很早以前,丰都县城后面有一翠屏山,山上有一古刹——鹿呜寺,寺前有一对石雕白鹿,每到深夜入静时,白鹿结

  • 标签: 丰都县 清水池 民间传说 长江 翠屏山 甘蔗
  • 简介:龙门石窟的摩崖刻经达19部之多,全部为初唐所。这些佛教经,对研究唐代佛教宗派、佛教信仰的流行情况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标签: 摩崖刻经 版本 毛道
  • 简介:<正>1983年—1986年间,在江西鹰潭角山商代窑址出土的陶质生活器皿和制陶工具上,发现一批刻划符号和文字,按类别粗略排比和归纳,计有241种,1489个。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是国内同时期遗址中罕见的。因而探寻其含义,找出其规律,是很有意义的。一资料概述角山的刻划和符号文字,大多数是刻划在罐、瓮类器的口沿上和沿内等明显之处,三足盘、豆和钵的器内壁或足上,盂、带把

  • 标签: 角山 刻划符号 类符号 考古学 遗址 出土
  • 简介:花钱”不同于铸“花钱”,因为“花钱”本身是流通货币,而铸“花钱”是非流通货币。但两者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都带有压胜性质,这就是“花钱”与“铸花钱”的主要异同点。

  • 标签: “刻花钱” 民俗文化 流通货币 “铸花钱” 中国
  • 简介:1984年,河北省文物商店在配合公安部门打击文物走私活动过程中,查缴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一件磁州窑黑釉花梅瓶,通高34cm,最大腹径22.5cm,口径3cm,足径9cm。此器造型优美,瓶身修长,底足为凹状卧式足。胎质细密坚硬,瓷化程度较高,胎为白色微闪黄,除足跟无釉外,通身施黑釉,釉色光可鉴人,有漆的质感。器身上中下排列三层纹饰,肩部两道弦纹环绕,中腹绘有三组荷花图案,下腹饰一圈卷草纹,纹饰线条均采用刻划手法,所之处,线条纹理显露出胎色,釉面与纹饰黑白分明,两色形成

  • 标签: 黑釉 磁州窑 梅瓶 文物商店 此器 弦纹
  • 简介: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大量的金器辞,经有关专家的考证研究,除少数文字外,已经基本弄通。个人在研读中,仍觉个别文字,值得再作推敲。一、蒦《王(?)鼎》四至六行:蒦其汋(溺)於人旃,宁汋(溺)於渊。”各家读蒦为与或获。按当从字读获为佳。此为盍之假借。盍为疑词。《国语·吴语》:“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文法结构与此都很相似。二、形《王(?)鼎》三十七至三十八行:“天其又(?)(形)于兹厥邦。”各家都释(?)为刑,谓为“成也”或“径也”。按此字右部从犬,同中山金文中其它从刀的刑字,显然有别,当作形字。见也,《国语·越语》:“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又云:“天地未形,而先为之征。”注曰:“形、见也。见其吉凶之象。”“天其又形于兹厥邦”、即天又现吉象于兹厥邦,与上文“天降休命于朕邦”的思想,完全一致。

  • 标签: 刻辞 天其 考证研究 疑词 吉象 右部
  • 简介:在铜钱的钱郭及地张上雕刻出各种花纹图案,即称为花钱。铜钱花自汉有之。历代不绝,如唐代开元、乾封等钱背均有雕刻莲花纹者。我国民间历来有在日用小铜器上镌刻吉祥图案的习俗,显示了人们祈求安居乐业.生活美满的心愿,铜钱上花其意亦源于此。早期花钱并不多见,明清以后逐渐增多。尤以清代为最。

  • 标签: 花钱 咸丰重宝 花纹图案 吉祥图案 铜钱 莲花纹
  • 简介:洛阳新发现的战国纹铜匜。图像由乡饮酒礼、射礼、蒐礼三部分组成。坐饮者是老人而不是“抱孙不抱子”的“尸”。蒐礼图所反映的是捕猎鸟兽的场面,不是为准备祭祖而宰杀“牺牲”。器底的绞结蛇纹和流部的鱼纹是同类器物中常见的纹饰,解为“冥府图”似属牵强。

  • 标签: 乡饮酒礼 蒐礼 射礼 获旌
  • 简介:介绍一方清代铭端砚刘友恒,王巧莲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收藏有一件清代铭端砚(照一)。砚作长方形,紫端石质,质坚细而润泽,叩之作瓦声,长19.3、宽12.4、厚3厘米。四周出边沿,沿外侧稍抹角。首部雕一月形砚池,砚面与池相接处呈圆弧形并作一斜坡,两侧各...

  • 标签: 石质 氏族谱 太子太保 允升 狼牙口 吏部尚书
  • 简介:1961年6月27日,河北省平泉县商业局供销燃料库收购到一件北魏太和十三年铭铜造像,现藏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本文介绍了此造像的形制,并对其铭文做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河北平泉 北魏 铜造像
  • 简介:从相关卜辞和本身内容来看,小臣墙辞可以补缺,本文对其进行了补释,对其中一些字、句阐述了新的认识;并探讨了小臣墙的身份,认为小臣墙是来自墙族的军事首领。

  • 标签: 小臣墙刻辞 小臣墙 小臣 危美 伯(?)
  • 简介:山西运城北周石补释张荣强《文物》1995年第12期曾刊登《山西运城发现北周石题记》一文(以下简称《题记》),对运城中条山发现的两处北周摩崖刻石作了简要报道,刊有第一块题记的录文,并附有图版。这个《题记》对研究周隋之际的盐业及盐政极有价值,笔者读后...

  • 标签: 山西运城 北周 《隋书》 盐池 大夫 《北史》
  • 简介:正定现藏有三方朱熹书“容膝”石,一方存隆兴寺,两方藏于民间。隆兴寺藏的一方刻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为原始石,但漫漶严重。第二方系摹刻前石而重立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文字保存较完整,可弥补第一方石文字之缺。第三方仅见拓片,应为三方“容膝”石中时代最晚者。

  • 标签: 正定 明代 “容膝”刻石 范志完
  • 简介:1981年,石家庄地区文物商店征集了一件唐越窑青瓷花鱼水纹印盒。高6、口径11、底径4.8厘米。整体扁圆形,斜坡形盖,子母口,饼形实足。通体施青釉,底足满釉并有五个圆形支钉痕。盖面中心用浅手法装饰鱼水纹,一尾鲤鱼首尾跃出水面,身子隐于水中,线条精美流畅,活泼生动。1982年2月,故宫博物院著名瓷器专家耿宝昌先生将其鉴定为一级文物。现藏石家庄地区文物管理所。

  • 标签: 越窑 瓷刻 耿宝昌 文物商店 青釉 文物管理所
  • 简介:1982年4月.灵台县百里镇古城村的野狐湾农民在修挖庄基时,挖出金代窑藏一处,出土了两件宋代耀州窑花瓷器:一件是青釉花牡丹纹瓷盘,敞口,卷沿外翻,折壁斜收,浅腹平底,圈足,高3.6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6.3厘米,重299克(照1);另一件是青釉花渣斗,敞口,高领斜直,圆腹下收,小圈足,高11.3厘米,口径11.6厘米,

  • 标签: 耀州窑 瓷器 宋代 古城村 灵台县 牡丹纹
  • 简介:永清县龙花寺经碑龙花寺经碑在霸州信安龙泉寺。原嵌于龙泉寺正殿墙内,著录于清乾降四十四年章学诚主修的《永清县志》,因无纪年,《县志》“以官衔推之,当是唐碑。”碑仅存碑额和上截碑身,额高55厘米,宽72厘米;碑身仅剩22厘米,与额同宽。碑首雕四螭下垂...

  • 标签: 永清县 《资治通鉴》 《新五代史》 《旧五代史》 新唐书 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