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万历银钱铸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为了弥补财政拮据的状况,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遂派遣太监担任路矿使,到各地开采矿银。据史书记载,到万历三十三年,九年间共采得三百余万两白银。这些路矿使为了奉承皇帝,用所得的银铸造了一批进奉银钱。

  • 标签: 万历矿银钱 中国 明朝 市场流通
  • 简介:旧中国的一些矿山为解决现钱紧张,防止现金流失,在矿山内部或特定范围内用票支付工人工资。1915年发行的江西安源萍乡矿局官钱号银元票伍元券就是这个类型。该票呈米黄色,正上方印有“萍乡矿局官钱号银元票”。正中为“伍元”.两边分别为双龙戏珠和“永远通用银元”、“只认票不认人”字样,右边为发行序号。

  • 标签: 矿票 “萍乡矿局官钱号银元票” 货币制度 民国时期
  • 简介:雍正时期,宫中造办处用银制作了一些银器,将之用于宫中膳房、赏赐等。此时银制器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宫中银器需求增长及用银不敷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因为银与雍正皇帝炼丹有着密切的关系,乾隆皇帝登基后将之束之高阁,使得银制器未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但其在清宫银器史上仍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 标签: 雍正时期 宫廷造办处 矿银 银器
  • 简介:许多濒危石质文物表层劣化现象严重。但是,以往使用的表层加固材料很难令人满意,探索新的疏松岩石表层加固材料已是当务之急。由于天然生物化物耐候性优越,与基底岩石相容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加固作用,本工作依据生物化的原理,以不同生物大分子溶液作为有机模板,分别控制草酸钙、磷灰石和碳酸钙过饱和溶液于室温下在疏松岩石仿制样品的表层及孔隙内结晶生长。通过抗压强度、表面硬度和耐水浸泡等试验进行了加固效果评价,以考察仿生物化材料对含钙疏松岩石的加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仿生合成的生物化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加固效果,其中以磷灰石仿生化材料的加固强度最大,以硫酸软骨素为模板的加固效果为佳。并且,在考察的3种加固方式中,以“直接混合”的加固强度更好,以“表面渗透”的耐水浸泡能力更强。本工作为开发濒危石质文物表层加固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生物矿化 石质文物 加固 草酸钙 磷灰石 碳酸钙
  • 简介:创建于1916年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是我国成立最早、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地学博物馆。为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年在馆大楼全面修缮改造过程中,适时启动Ⅵ系统,将形象视觉传播理念引入博物馆,现已设计完成并逐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国地质博物馆 Ⅵ系统 形象视觉识别系统 形象设计 营销理念
  • 简介:大量现场地质调查结果表明:大型平原土体遗址原地原样保护的主要环境地质病害是地下水形成的渗水对遗址及其文物造成的腐蚀和破坏,因而治水工程是这类遗址保护中最主要的岩土工程。结合该类遗址原地原样保护原则要求:①遗址围岩和文物的含水率要低于40%;②遗址区地下水位要长期保持在遗址底板高程减去土层毛细水上升的水平面上;③为遗址长期保护服务的地质工程要能长期保持稳定正常运行;④地质工程要与文物景观相容。提出了治水工程的基本技术思路;①查明遗址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②建立遗址区水文地质模型;③遗址区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评价;④遗址区治水工程方案论证;⑤工程优化设计;⑥工程施工。其中,治水工作的关键是查明遗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规律,而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能够模拟计算地下水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本工作以抗州萧山独木舟遗址为例,分析了该遗址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模拟计算遗址区原始地下水位分布;根据遗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原始地下水位模拟结果,提出了暗沟疏干排水方案,并模拟预测疏干排水工程实施后地下水位随时间变化规律,模拟结果合理,能够用于指导治水工程设计施工。

  • 标签: 水害 模型 地下水渗流场模拟 疏干排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