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两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清早期,上海江海关的设立解除了海禁,开放了海区,大力拓展海上贸易,使上海逐渐成为国内外、南北方海上贸易的中转站。至清代中晚期,上海俨然已是全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转运枢纽,被称为“江海之通津,

  • 标签: 清代中晚期 上海 银锭 地名 海上贸易 国内外
  • 简介:龙门碑刻中古地名及相关问题杨超杰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12.5公里的龙门山上。自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营造①,隋唐大规模续凿,历数百年镌刻磨砺,现存窟龛2345个②,造像10万余躯,造像题记2780品③,佛塔60余座④。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

  • 标签: 造像记 古地名 龙门石窟 石窟造像 北魏 地方行政机构
  • 简介:琉璃场。民国年间重修之《华阳县志》云:“琉璃厂窑,兴于唐,盛于宋,衰于明末。”可见此地在唐代至明末的八百多年间曾是一片规模很大的古代窑场,以盛产修建王府寺庙的各类琉璃构件(如五彩缤纷的琉璃釉陶器、青瓷器)著称,名闻遐迩。

  • 标签: 锦江区 地名 历史遗址 包江桥 纯阳观街
  • 简介:山西省银行,民国时期于1919年8月1日成立于太原,经理闫维藩,当时资本300万元,实收120万元,发行有1919年版的辅币券1角、2角、5角,主币券1元、5元、10元共6种,据说还发行了大面额的50元,100元钞券,但未见实物,到1924年总发行额500万元。1924年后由于闫锡山扩充军队,大造武器,进行军阀战争,

  • 标签: 山西省 银行 地名 发行额 民国时期 经理
  • 简介:暗记券是加印有暗记的兑换券。在领券活动中,没有发行权的银行或钱庄向有发行权的大银行缴纳准备金,领取钞票使用。为区别不同的领用者.发行行与领用者在签订领券合约时.就约定在领用券上加印双方约定好的暗记,以资区别,即称暗记券。当发行行兑入上项暗记券后,凭暗记确定领用者,持之前往兑取现金,而领用者可再次使用暗记券。如此周而往复,加快了资金的流通。

  • 标签: 中国银行 暗记 地名 上海 发行权 准备金
  • 简介:笔者作为安徽地方钱币研究收藏爱好者,非常关注清末及民国时期安徽地方发行和流通的纸币。在多年的收集研究过程中,对于民国时期由中国银行发行并加盖有"安徽"字样的地名

  • 标签: 中国银行民国 地名券 安徽地名
  • 简介:东周时期金属铸币,如燕国、齐国的刀币,东周、郑国、卫国和晋国的空首布,赵、魏、韩三国的平首布,楚国的铜贝等,其币面常铸有文字,这些文字中有很多是地名。据黄锡全先生统计,先秦时期金属铸币上的地名不少于400个。

  • 标签: 金属铸币 东周时期 地名 性质 先秦时期 文字
  • 简介:《中国钱币》2009年第2期载文《徐州发现冀南银行平原地名蓝色百圆券》,作者将此券以收藏实物品种,同现代成书的图录互相比对,认定因颜色略为差异,而寻证为发现的区币新品种。笔者认为过于武断,理由也不够充分,且容易产生误解。

  • 标签: 冀南银行 蓝色 地名 平原 徐州 《中国钱币》
  • 简介:在近现代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上。纸币票面上除了加盖有与纸币发行单位有关的图章印记外。还加盖有各种记号。这些记号有的属于明记,有的则属于暗记。明记是指那些含义明白的记号。暗记则是指那些意义暗指的特定记号。在整理有关民国时期中国银行、中央银行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纸币资料时.发现这三家银行在某些年份发行的地名券上.不仅加盖有这种具有暗指的特定记号。这些暗记的位置也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便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这种暗记的出现可能与民国时期的领券制度有关。

  • 标签: 中国银行 民国时期 暗记 地名 上海 现代金融机构